第371章 沒有選擇〔1〕(2 / 2)

加入書籤

然而,洪承疇似乎興奮過度,把那個人訓了一頓,說:

我乾這行十幾年,還需要你提醒?

大多數歷史學者認為,這句話,就是他失敗的最終原因。

因為就戰略而言,固守是最好的方法,進攻是最差的選擇,而更麻煩的是,當時的洪承疇,在進攻之前,隻帶了三天的糧食。

無論如何,隻帶三天的糧食,是絕對不夠的。

所以結論是,一貫英明的洪承疇,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最終導致了戰敗。

我原本認為,這個結論很對,洪承疇很蠢,起碼這次很蠢。

後來我想了想,才發現,洪承疇不蠢,起碼這次不蠢。在他看似荒謬的行動背後,隱藏著一個極為精明的打算。

其實洪承疇並不想進攻,他很清楚,進攻極為危險,但他沒有辦法。

因為有個人一直在催他,這個人的名字叫陳新甲,時任兵部尚書,而這位陳尚書的外號,叫小楊嗣昌。

楊嗣昌同誌的特點,是風風火火,玩命了乾,能得這個外號,可見陳大人也不是白給的。

自打洪承疇打持久戰,他就不斷催促出戰,要洪督師趕緊解決問題,是打是不打,多少給個交代。

但洪承疇之所以出戰,不僅因為陳尚書嘮叨,像他這樣的老油條,是不會怕唐僧的。

他之所以決定出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兩個字——沒錢。

我查過資料,明末時期的軍餉,以十萬人計,吃喝拉撒外加工資、獎金,至少在三十萬兩白銀以上。

要在平時,這也是個大數,趕巧李自成、張獻忠都在鬧騰,要是洪承疇再耗個幾年,崇禎同誌的褲子,估計都要當出去。

所以不打不行。

但洪承疇不愧為名將,所以在出發前,他想出了一個絕招:隻帶三天糧食。

要還沒明白,我就解釋一遍:

帶上三天糧食出征,如果遇上好機會,就猛打一悶棍,打完就跑,也不怕對手斷後路。

如果沒有機會,看情形不妙,立馬就能跑,而且回來還能說,是糧食不夠了,才跑回來的,對上麵有了個交代,又不怕追究政治責任,真是比猴還精。

精過頭,就是蠢。

如果換了別人,這個主意沒準兒也就成了,可惜,他的對手是皇太極。

皇太極不愧老牌軍事家,剛到鬆山,還在擦鼻血,看了幾眼,就發現了這個破綻。

八月二十日,就在洪承疇出發的第二天,他派遣將領突襲洪軍後路,占領錦州筆架山糧道。

「欲戰,則力不支;欲守,則糧已竭。」洪承疇徹底休息了。

當然,當然,在徹底休息前,洪承疇還有一個選擇——突圍。

畢竟他手裡還有十幾萬人,要真玩命,還能試試。

於是他找來了手下的八大總兵,告訴他們事態緊急,必須通力合作,然後,他細致分配了工作,從哪裡出發,到哪裡會合,一切安排妥當,散會。

我忘了說,在這八個總兵裡,有一個人,叫做王樸。

第二天,突圍開始。

按照洪承疇的計劃,突圍應該是很有秩序的,包括誰進攻,誰佯攻,誰殿後,大家排好隊,慢慢來。

可還沒等洪承疇同誌喊一二三,兩個人就先跑了。

那兩個先跑的人,一個是王樸。

如果沒有重名,這位王樸兄,應該就是八年前,在黃河邊上收錢,放走諸位頭領的總兵同誌。

照此看來,他還是有進步的,八年前,收錢讓別人跑,現在撒腿就跑,也沒想著找皇太極同誌拿錢,實在難得。

而另一位帶頭逃跑的,史料記載有點兒爭議,但大多數人認為,是吳三桂。

無論如何,反正是散了,徹底散了,全軍潰敗,無法收拾,十餘萬人土崩瓦解,被人殺的,被踩死的,不計其數,損失五萬多人。

洪承疇還算是鎮定,關鍵時刻,找到了曹變蛟、丘民仰,還聚了上萬人,占據鬆山城,準備伺機撤退。

可是皇太極很不識相,非要解決洪承疇,開始圍城、勸降。

洪承疇拒不投降,派使者向京城求救。

可他足足等了半年,也沒有等來救兵,他很納悶兒,為什麼呢?

因為他糊塗了,就算用腳趾頭想,也能明白,援兵是絕不會到的。

要知道,他老人家來,就是救援錦州的,能帶的部隊都帶了,可現在他也被人圍住,再去哪裡找人救他?

其實洪承疇同誌不知道,皇帝陛下也在等,不過他等的,不是救兵,而是洪承疇的死亡通知書。

按史料的說法,洪承疇同誌被圍之後不久,京城這邊追悼會什麼的都準備好了,家屬慰問,發放撫恤,追認光榮,基本上程序都走了,就等著洪兄弟為國捐軀。

其實洪承疇原本也這麼盤算來著,死頂,沒法頂了,就捐軀。做夢都沒想到,他連捐軀都沒捐成。

崇禎十五年(1642)二月十八日,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鬆山副將夏承德與清軍密約,打開了城門,二月十九日洪承疇被俘。

幾個月後,無計可施的祖大壽終於投降,這次,他是真的投降了。

自崇禎十三年(1641)至崇禎十五年(1643),明朝和清朝在鬆山、錦州一帶會戰,以明軍失利告終,史稱「鬆錦大戰」。

除寧遠外,遼東全境陷落,從此,明朝在關外,已無可戰之兵。

消息傳到北京,照例,崇禎很悲痛,雖然這幾年他經常悲痛,但這次,他尤其激動,連續幾天都淚流滿麵,因為他又失去了一位好同誌——洪承疇。

按目擊者的說法,洪承疇同誌被抓之後,非常堅強,表示啥也別說了,給我一刀就行,後來英勇就義,眼睛都沒眨,很勇敢、很義氣。

所以崇禎很是感動,他親自主持了洪承疇同誌的追悼會,還給他修了壇(明朝最高規格葬禮),以表彰他英勇就義的精神。

洪承疇沒有就義,他投降了。

當然,他剛被俘的時候,還是比較堅持原則的,沒有投降。結果過了幾天,由於平時沒有注意批評和自我批評,關鍵時刻沒能挺住,還是投降了。

至於他投降後的種種傳奇,就不說了,可以直接跳過,說說他的結局。

清朝統一中原時,洪承疇由於立下大功,乾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貢獻,被委以重任,擔任要職。

清朝統一中原後,洪承疇由於立下大功,乾了很多工作,有很大的貢獻,被剝奪一切官職,光榮退休。

後來他死了,死後追封爵位,三等阿達哈哈番,這是滿語,漢語翻譯過來,是三等輕車都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穿書後她成了反派們的親媽 漫威裡的靈能百分百 反派大佬是個戀愛腦 上門龍婿 錦繡農門小醫妃 穿成反派的病弱嬌妻 都市之穿梭萬界 霸總他又被離婚了 巫師世界的大領主 九劫劍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