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分科的想法(1 / 2)

加入書籤

把學校放在碼頭工地這裡當然是權宜之計。

但是先把孩子們圈起來,才是當務之急。

以後閒下來,再另選他處重建學校。

反正今年碼頭這邊還用不上,地方建好了也是空著,這會兒正好利用起來。

當天晚上宋揚就通知了下去,讓孩子們三天後到碼頭區的新學堂報道。

一時間新城百姓喜大普奔……

熊孩子終於有人管了!

而且更讓父母們開心的是學堂還管飯,這下可讓父母們省了不少麻煩。

學校的事情弄好了,宋揚便在新城裡四處走走看看。

住宅區總體工期不錯,已經有大半百姓住上了土胚房。

行政區還空著,隻留出了各個衙門的位置,卻還沒有開始營建。

主要也是沒有人才,建起來都沒有官員可以任命。

之後是工業區。

這邊已經有些小作坊開始建設了。

其中數量最多的是木作和泥瓦工坊。

工業區在新城東北,靠近江口竹林的位置。

南邊不遠就是新城碼頭,西邊挨著新兵訓練營。

現在是城市重建恢復時期,木材、竹子、磚瓦有很大的消耗量。

所以此類作坊的建設優先級更高。

這些作坊都是由官方直接管控,要生產什麼都是官府說的算。

但作坊的所有權是屬於作坊主的。

等到緊急狀態解除,便會歸還他們的經營權。

其他行業也是如此。

這些百姓們也都能理解,畢竟時局如此。

統一調配也能更快的恢復生產生活。

最重要的是宋揚個人的威望極高,幾乎他說什麼百姓就信什麼。

工業區以西,舊城廢墟以東,包括舊碼頭那裡,現在都成了新兵營地。

碼頭那邊的空地用於訓練水兵,這邊的空地則是陸軍的訓練場。

以後新城碼頭建好,舊碼頭就作為軍港使用,正好將軍用和民用碼頭分開。

視察完了老巢,宋揚正要回家琢磨教材。

回了主營便看陸濟民在他自己家的小院裡和徒弟們說話。

瘟疫基本結束後,陸大夫的生活也步入正軌。

私人小藥鋪在宋揚的支持下營業了,而且看病是免費的。

陸濟民主要業餘工作就是帶徒弟,培養更多的醫務人員。

這會兒就是在給徒弟們講藥理藥效。

「草民見過王爺!」

「王爺好!」

「王爺千歲!」

宋揚走到他家門口,陸大夫和徒弟們都跑出來見禮。

「不必多禮,你們忙著,本王就是隨便看看。」宋揚笑笑說道。

打了招呼,陸大夫讓小徒弟給宋揚看座看茶,自己便又接著去教徒弟。

他教完了,又有一個中年人出來補充了一些。

這人也是大夫,叫李銳。

是宋揚從德安帶回來的建昌流民。

現在做了陸濟民的助手。

陸濟民其實已經被宋揚封了醫官兒,但這家夥草民草民的叫習慣了,見了宋揚總是自稱草民。

對於稱號的事兒,宋揚也不打算強迫百姓們馬上就改。

這東西是潛移默化的,沒那麼容易就改過來。

等到陸濟民教完了的徒弟們,才過來和宋揚敘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我在宋朝當官 我穿書後,男主反派都不想搞事業了 空間種田:惡毒親娘靠養崽崽洗白 餘溫陷落 廢物小師妹的修仙之路 鳳汐顏 少夫人攜帶小祖宗虐翻財閥家族 易容大師 魂紋 誰讓他這麼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