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削藩送小命,姐夫投義兄!(1 / 2)

加入書籤

李從厚當政後,他最擔心的問題是手握重兵的節度使們造反!

在這些節度使中,李從厚認為對自己威脅最大的節度使是李從珂和石敬瑭!

李從珂是李嗣源最鍾愛養子,也李嗣源一手栽培心腹愛將,他一直跟隨李嗣源南征北戰,扶持李嗣源當上後唐皇帝,他立功無數,武功文治,無人能及!

李嗣源當上皇帝後,李從珂被任命河中節度使,封檢校太保、同平章事、檢校太傅等朝廷官職。

隨後,李從珂又被封禁軍左衛大將軍、行京兆府尹、西京留守等官職。

最終,李從珂調任鳳翔節度使,封為潞王。

景福元年(892年),石敬瑭生於太原汾陽裡一個沙陀族軍人家庭,他在家裡排行老二,從小就沉默寡言,喜歡讀兵法書,刻苦練習各種軍事技能和兵法攻防陣勢,他非常崇拜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和漢朝名將周亞夫。

石敬瑭成年後,他像一般沙陀族男青年一樣參加沙陀軍!

由於石敬瑭在騎射、擒拿、搏殺和陣法等方麵技藝嫻熟,李存勖他提拔到自己身邊擔任親兵!

不久石敬瑭被李存勖義兄李嗣源看上,得到李存勖同意後,他調到李嗣源的親軍精銳騎兵「左射軍」即「三討軍」擔任部將,從此石敬瑭成為李嗣源的心腹之將。

李存勖治理晉國時,李嗣源擔任過一段時間的代州刺史,石敬瑭跟隨他赴任,李嗣源是一個大老粗,在地方治理方麵一竅不通,石敬瑭就幫助他治理代州,最終石敬瑭將代州衙門各項事情都治理得整整有條,於是李嗣源更加器重石敬瑭的文武才華,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

滅梁戰爭爆發後,石敬瑭跟隨李嗣源轉戰各地,成為李存勖的一員耀眼的驍將。

後梁貞明二年(916年),在和後梁大將劉鄩對陣交戰時,劉鄩襲擊還沒有列好陣勢的李存勖,軍情危急,石敬瑭立即率領十幾名親軍馳入敵陣,東擋西殺,左沖右突,遏止住了敵人的攻勢,掩護李存勖後撤。

事後李存勖稱贊他勇猛威武,撫摩著他的背脊說:「大將門下出強將,這話不錯啊」,並頒賜給他財物,又親自送給他酥食。

石敬瑭由此而名聲遠揚。

在李嗣源與李存勖的戰爭中,石敬瑭是李嗣源的貼身衛將,他不僅保衛李嗣源的安全,為他出謀劃策,而且帶領叛軍攻克汴梁城,消滅唐軍主力,為李嗣源戰勝李存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嗣源做了皇帝後,一直想讓石敬瑭留著自己身份,守衛京師及輔助自己!

但是,石敬瑭深知「朝廷深似海,皇家黑如墨」,他隻是一介武夫,一個女婿,他真能躲過眾多皇子、皇親國戚、朝廷文武百官的冷槍暗箭嗎?!

因此,石敬瑭一直在尋找機會離開京師,去邊疆地區擔任節度使,過逍遙自在的生活!

天成二年(927年)二月,石敬瑭加封檢校太傅兼六軍諸衛副使,進爵位封為開國伯。

同年十月,石敬瑭任禦營使,率領快速地平定汴州節度使朱守殷的叛亂。

因汴州平叛有功,石敬瑭擢升宣武軍節度使、侍衛親軍馬步軍總指揮使兼六軍諸衛副使,加封爵位為開國公,賜「耀忠匡定保節功臣」名號。

天成三年(928年),石敬瑭加封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唐尹、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又加封駙馬都尉。

長興元年(930年),加封檢校太尉。九月,東川節度使董璋叛亂,石敬瑭任東川行營都招討使,兼理東川行府事務。

次年,因蜀道險要艱難,糧食運輸不能供上,明宗李嗣源下令班師石敬瑭回朝。

同年四月,石敬瑭又兼任六軍諸衛副使。

同年六月,石敬瑭改任河陽節度使,仍兼握兵權。

長興四年(933年),秦王李從榮上奏北方契丹、吐渾、突厥犯邊,需要一名大將統帥邊軍,眾臣認為隻有石敬瑭和康義誠能夠擔當。

這時石敬瑭認為自己辭去禁軍副帥,離開京師去外地擔任節度使機會到了,於是,石敬瑭主動向李嗣源求情北上抗擊外敵!

同年十一月四日,石敬瑭加封兼任侍中、太原尹、北京留守、河東節度使,另兼職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地軍隊蕃漢馬步軍總管,改賜「竭忠匡運寧國功臣」名號,掌握了河東這塊後唐起源地區的軍政大權。

第二天,李嗣源在中興殿為石敬瑭出征宴飲!

在酒席上,石敬瑭捧杯為明宗祝壽,他真誠地對白發蒼蒼的李嗣源說:「我雖微小怯懦,想到邊陲大事,豈能不竭力盡忠,隻是我遠離京都,長久見不到皇上,不能隨時申報。」

李嗣源知道石敬瑭對他一直感恩戴德,忠心耿耿,如果不是邊患緊急他絕對不讓石敬瑭離開京城半步!

石敬瑭再拜告辭,明宗李嗣源流淚打濕了衣襟,左右近臣不知道李嗣源與石敬瑭生死之交,因此他們奇怪明宗皇帝為何因為石敬瑭的離去,而如此過度悲傷!

果然從此李嗣源與石敬瑭永訣,他們沒能再度相見。

李從厚與他的謀臣經過深思熟慮和周末策劃之中,他們決定首先對潞王李從珂下手!

當時,李從珂的長子李重吉擔任禁軍控鶴都指揮使,女兒李惠明(法號幼澄)在洛陽出家。

朱弘昭將李重吉外放到亳州任團練使,削去其禁軍軍職,又將李惠明召入禁中,實際上是作為人質。

李從珂見兒子外調、女兒內召,知道朝廷對自己有猜忌之意,心中疑懼不安!

應順元年(934年)二月,李從厚聽從朱弘昭、馮贇的建議,通過樞密院調令對鳳翔、河東、成德、天雄四鎮節度使進行易地調動,並派使臣監送。

其中,李從珂被調離鳳翔,改鎮河東。

李從厚本想借此削弱四鎮實力,但因未按朝廷規製下達製詔,引起各節度使的極大不滿。

此時,李從珂對李從厚及其朝廷的忍耐已經達到極限,在部將的鼓動下,他們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叛亂!

得知李從珂叛亂消息後,李從厚忙征調西都留守王思同、護國節度使安彥威、山南西道節度使張虔釗等六鎮節度使,聯軍征討鳳翔,同時將李重吉幽禁於宋州(治今河南商丘)。

同年三月,朝廷派遣的諸道軍馬匯集鳳翔城下,大舉攻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世界的咆哮 一品錦鯉村婦 將門第一女相 步海歌 幸運盲盒店 穿書之炮灰大佬請歸位 全球最牛學生 筆墨九界 魔梟狂龍 讓心兒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