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晉帝擄漠北,知遠謀中原!(1 / 2)

加入書籤

石重貴即位時,後晉的形勢很不樂觀,政權內外交困,危機四伏!

在北方契丹軍已經進占幽燕十六州,兵威山西及河北地區,契丹兵鋒直指中原腹地,對整個中華故地虎視眈眈!

在後晉的南麵有割據稱王的吳越、後蜀,他們號稱漢人和唐人正統,一直想進軍中原驅逐沙陀族的統治,光復中華正統!

後晉統治集團內部又是派係林立,殘酷內鬥,矛盾重重,加之連年的旱、蝗、澇、飢,餓殍遍野,國內各地民怨沸騰。

由於後晉朝廷年年給契丹進貢大量錢糧及物資,同時契丹要求晉朝高價進口契丹肉類及牲口等商品,因此造成後晉朝廷國庫年年虧空、入不敷出!

老問題難解,新問題又來,石重貴一即位,馬上遇到一棘手問題,他應該如何與契丹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確定關係?!他應該如何稱呼耶律德光?!

如果按照他父親石敬瑭稱為耶律光德為「父皇帝」的規矩,他豈不是要稱呼耶律光德為「爺皇帝」,自己就是耶律德光的小孫子!

石重貴朝廷大臣商議此事時,大臣景延廣非常沖動,傲氣十足,他力主石重貴不向契丹皇帝稱孫稱臣,並停止向契丹進貢,充實國庫,強備武力,準備將幽燕十六州及被契丹占領土地收復!

耶律德光知道石重貴的心思和做法後,他馬上讓契丹軍備戰,等待機會從山西、河北南下,渡過黃河,橫掃中原腹地,消滅後晉!

不久,青州節度使楊光遠得知契丹軍準備南下滅晉的情報後,他立即聯絡契丹軍,投降契丹,公開造反!

獲得晉軍的內應支持後,契丹軍加開了對後晉開展戰爭的步伐!

此時,石敬瑭時與契丹稱臣修好的和平局麵被完全打破,以後中原歷朝歷代與契丹連綿戰爭從此拉開序幕!

開運元年(944年)正月,契丹前鋒趙延壽、趙延昭引五萬騎入寇,兵分數路陷貝州、入雁門,長驅直入山西地區!

在眾將的簇擁下,石重貴硬著頭皮帶領部隊親征山西!

但是,石重貴知道晉軍對朝廷忠誠度及戰鬥力,感覺晉軍不是契丹軍的對手,自己可能要大禍臨頭了!

於是出征前,石重貴遣使節致書耶律德光,表示晉朝願意與契丹重修舊好,關係及進貢等按照過去的規矩辦。

但是,此時耶律德光正誌得意滿,他認為自己入主中原,統治中華故土,他獲得的錢糧和物資,比晉朝給他進貢的多得多,因此,他斷然拒絕了石重貴的請求!

遭到拒絕後,石重貴隻能橫下一條心,迎戰契丹軍!

在往後兩年的抗擊契丹的戰爭中,盡管石重貴指揮無能、用人不當、號令不靈,但賴中原軍民的視死如歸的英勇戰鬥,契丹兩次大規模的進攻都被晉軍挫敗!

契丹國力薄弱,經不起長期戰爭消耗,遭遇連連戰敗後,契丹退兵漠北,石重貴凱旋還朝!

石重貴回到洛陽都城後,他以為從此天下太平,將對契丹用兵的事情拋之腦後,天天在後宮裡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

石重貴繼承石敬瑭衣缽,他也是個聲色犬馬之徒,視國事為兒戲的人!

石敬瑭屍骨本寒,梓宮在殯,石重貴就納頗有美色的寡嬸馮夫人為妃,並恬不知恥地問左右說「我現今作新婿何如」!

石重貴的所作所為讓朝廷文武百官陷入絕望之中!

開運元年(944年),晉軍與契丹軍戰於戚城(今河南省濮陽市),這裡是渡過黃河進軍中原,攻打東都汴梁的戰略要地!

但是,石重貴得知這個戰報後,他仍然每天不停聽伶人樂師給他彈奏音樂,他從來不過問軍事!

石重貴的笑話不斷,他當皇帝後,他在宮中聽慣了「細聲女樂」,在上次親征時,他隻能召左右「淺藩軍校,奏三弦胡琴,和以羌笛,擊節鳴鼓,更舞送歌,以為娛樂」,所以他侍臣給匯報事情時,他常不難煩地抱怨說「此非音樂也」

宰臣馮道等投其所好,他奏請石重貴,在臣子匯報事情時,應有樂師在旁邊伴奏,但是石重貴還算清醒,他沒有允許這樣做。

開運二年(945年)三月,後晉與契丹在陽城「山西東南晉城市一帶」決戰前夕,此地是渡過黃河攻擊洛陽都城最佳戰略要地!

但是,此時石重貴仍出外遊獵,不做戰守準備,他反而大建宮室,裝飾後庭,廣置器玩。為鋪地毯,不惜用織工數百,費時一年。為玩樂盡興,他對優伶們賞賜無度。

在國難當頭,百姓餓斃於道的時刻,石重貴還如此的揮霍,後果可想而知。

石重貴在位期間,很少有惠民之舉,偶而殺上兩個貪官汙吏,也是掩人耳目。身為一國之君,皇帝即國家,應有盡有,但他貪得無厭。為應付戰爭費用,為滿足自己濫耗,他甚至在大蝗大旱之年,還派出惡吏,分道刮民。

天福八年(943)六月,他遣「內外臣僚二十人分往諸道州府率借粟麥,時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間泥封之,隱其數者皆斃之。而這一月,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盡。」

開運元年(944)四月,他「命文武官僚三十六人往諸道括率錢帛」。

石重貴昏昏噩噩,全靠一群將相扶持,但他所寵信重用之輩,很少有德才兼備,忠心為主之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世界的咆哮 一品錦鯉村婦 將門第一女相 步海歌 幸運盲盒店 穿書之炮灰大佬請歸位 全球最牛學生 筆墨九界 魔梟狂龍 讓心兒靜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