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吳三桂的心思(1 / 2)

加入書籤

說實話,不光是朱淩,身邊其他幾位大臣聽了此話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此話竟是從李邦華嘴裡說出,頗有些覺得詫異。

之前,一旦涉及到吳三桂之事,李邦華就顯得頗為不滿。且因陛下並未與內閣協商便封吳三桂為平西王,更是招致大臣們的一眾反對,不止是範閣老,李邦華也很是拒絕。

但今日陛下剛說完,便立即贊同,屬實有些讓眾人扌莫不清頭腦。

朱淩也是輕笑一聲,覺得李邦華頗為有趣,不免打趣道:「李卿今日莫非是開了竅?朕還未說書信內容是什麼,李卿便直接同意了。」

眾位大臣聞言,也是不由紛紛笑了幾聲,皆覺得李邦華有些奉承之意。

但李邦華卻嚴肅道:「臣這幾日觀陛下所言,所做,皆有幾分太祖之風,便覺得陛下所做得這件事定然是正確的。」

「太祖之風?」

朱淩覺得李邦華真的抬舉他了,他若真有朱元璋的那幾分,何懼那李闖?早就帶著大軍打過去了,不過是因為自己憑著幾分對歷史的把握和現代的知識這才僥幸逃了出來。

現代那麼多的小說可沒有一人敢寫與朱元璋對抗的反派為主角的,饒是小說都如此,便足以看出朱元璋的實力。

「李卿許是過獎了,朕若是真有太祖之風,那闖賊早就被滅了,何至被闖賊打到京師城下?若是太祖醒來,見到如此場景,隻怕朕早就被家法了。」

朱淩說罷,眾人不敢言語。這是陛下在自嘲,哪個不要命的敢接茬?做上朝廷大員的都是心機男,對陛下此言表示沉默。

「好了,諸位,朕不打趣了。就先說說朕給吳三桂的文書上內容是什麼吧。王承恩,將文書內容讀給各位聽。」

「奴婢遵旨。」

每次的文書都會備一份,以便查驗對比。王承恩很快拿出文書內容,邊騎馬邊讀。

「平西王吳三桂頗有知兵,練兵之才,自未上朝拜見朕時,便已是一員猛將。此刻更是在洪承疇,祖大壽大敗後,接管我關寧防線,將建奴擋與關外,大功一件。故平西王吳三桂見此文書,總督遼東關寧一切大小事宜,王永吉暫由你統領。命吳督師守衛山海關,外禦遼東,內挾北直隸,為朕鎮守一方。」

王承恩說罷,便將文書收起。大臣們也是一片沉默,陛下給吳三桂的賞賜,權力太重了,太大了,許久未見。即便是內閣也沒有如此大的權力。

他們不敢直言陛下此舉斷然無錯,但畢竟太過大膽。吳三桂的為人,陛下應該是知道,兩次大戰,兩次逃跑,致使明軍大敗,但因遼東隻有他有能力抵禦建奴,朝廷也不得不無視那些不恥的戰績。

充其量,此人見風使舵,無恥小人。即便空有一身謀略,也是一大禍害。

大臣們沉默了許久,每個人心裡都有著自己的想法,但一致認為此舉太過大膽。若是那吳三桂有了異心,不止遼東,山海關,甚至北直隸怕是都會被……

不止他們在沉默,朱淩同樣在沉默。他知道這些大臣們反應如何,但此事不得不行。

「諸位若有想法,大可以說出來。」

「臣認為,陛下此舉太過大膽,實在……」李邦華當即率先發言,深吸一口氣繼續道:「讓臣出乎意料。」

「臣附議。」王家彥也抱拳說道。

「臣附議。」

後麵幾位大臣也一同說道,皆是贊同李邦華的觀點。

「大膽?」朱淩並未動怒,隻是說道:「各位不知可否知曉?關寧很多軍隊大多和遼東將領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其中一些直接便是他們的家丁。此刻除了吳三桂誰能統率?朕知道吳三桂此人品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平凡人的人生路 全民召喚:開局魅魔轉職狂戰士 高手下山:我有九個無敵師父 從天才開始無敵於鬥破 朱曲柳 哥哥不經哄 歡樂班 末世重生:我會修仙法力無邊 被撩後,薑先生每晚都纏著我 豪門大小姐她一心隻想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