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巡抵達(1 / 2)

加入書籤

也算是經過昨日的禦前會議,目前大致的方向是有了,王家彥等人也是乾的火熱。一時間也忙碌著見不了朱淩,倒是這幾日隻有王承恩和王國興陪伴在左右。偶爾亂民出了問題,王國興便直接帶人前去。

一身錦衣衛的衣服瞬間讓難民們安靜下來,再不敢鬧事。王家彥對待這些難民則顯得溫柔多了,即便是遇到鬧事也隻是安撫為主。司馬敬如這幾日也閒的無聊被朱淩安排去四處打探消息,眼下滄州城安寧許多。

但是外麵卻不那麼安靜了。

那日馮元颺的兒子馮愷章追隨李邦華等人,一同上了海船。同行的還有大批官員家眷,三千關寧軍以及戰馬。足足沾滿了上百艘的海船,當然最大的那兩艘讓給了張皇後與周皇後等一些婦女老人。

若是海風順風一天半則足以到達,但海風並未如此順利,船隊足足走了兩日半才到達了應天。不少人其實不適應航海的,因此途中大部分人下了船臉色皆是一副蒼白的樣子,更有身體一般的人直接吐了出來。

戰馬更甚,大部分戰馬皆是經受不住海上那種波濤洶湧。光是站都站不穩,更不要提那被關在籠子裡了。因此船一到渡口,全部都癱坐在了地上。

馮愷章作為天津人,自然是船隊領隊。一路上皆由他察看風向,航向,但他也未曾帶著這麼大的船隊航行過。最後經過快接近三天的時間這才勉強到達,當看到碼頭的時候他也是長長出了口氣,不負皇命終於抵達了。

從天津出發,由曾經開發出的大運河順溜而下,直奔南京。中間險些因為船的噸位太大而擱淺,不過也總算是一路有驚無險的到了。

在渡口迎接的自然都是應天府的眾多官員和上千士卒,以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為首,鳳陽總督馬士英居後。張慎言、高弘圖、薑曰廣、李沾、郭維經、誠意伯劉孔昭、司禮太監韓贊周一乾人在身後迎接船隊的抵達。

看著船隊緩緩靠岸,幾百纖夫們立馬上去固定好海船,待海船徹底穩下來後上麵這才放下了梯子,岸上的人接應上去,安置好大而長的木板,這才緩緩從上麵往下走人。

首先走下來的馮愷章先行一步朝史可法等人行禮後,便又轉身迎接身後的皇後和太子等人。諸如李邦華他們自然是身旁的奴仆們攙扶著下來,下船前眺望著南京,不由得感慨萬分。萬沒想到,大明最終還是遷都了。

史可法等人一見到張皇後和周皇後,當即便率領南京一乾官員下跪行禮。張皇後也是個溫和之人,讓眾人起身。由於身子不好,再者坐船坐了如此之久,加上氣候等的因素便帶著幾名宮女先行離開了。

自然有官員引著張皇後前往皇宮居住,而當史可法等人看到周皇後以及身邊的太子時,臉色瞬間嚴肅,再次跪拜下來。不過這一次的跪拜聲較方才也大了一些。

「應天府兵部尚書史可法率南京六部官員拜見皇後和太子殿下,恭迎鸞駕。」

周皇後這幾日也從喪父之痛中走了出來,看著麵前的百官相迎,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溫柔細膩輕聲道:「諸位快起來吧。」

史可法此人對朝廷頗為忠心,早些日子就聽聞闖賊已攻入山西,他當時便上疏崇禎。說他統轄的南軍隻有八千人,建議加強訓練並且擴編軍隊。又極力主張全國各地的提督皆用同樣方法補充和維持地方軍隊,由一名乾練的文職大臣統轄。

但後來率眾悲傷之時,剛過長江,到達浦口的時候,便獲悉李自成已包圍京師,便心灰意冷迅速返回到南京。前幾日又得到消息,說朝廷的船隊正從天津出發,前往南京。他大喜過望,當下便覺得大明有望了。

但又得知陛下卻留在了山東,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皇後娘娘,為何陛下執意留在了山東?可知整個北方幾乎皆被闖賊侵入,饒是山東也不太平啊。」史可法起身便迫不及待地詢問周皇後。

「這件事啊,卿不必掛懷。陛下有自己的想法,其他幾位大臣們也阻擋不住,我自然勸不住的。不過陛下身邊是有五千關寧軍的,即使遇到危險,想必定能逃出來。」周皇後也耐心解釋道,她身為後宮之人,許多事情是說不上話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平凡人的人生路 全民召喚:開局魅魔轉職狂戰士 高手下山:我有九個無敵師父 從天才開始無敵於鬥破 朱曲柳 哥哥不經哄 歡樂班 末世重生:我會修仙法力無邊 被撩後,薑先生每晚都纏著我 豪門大小姐她一心隻想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