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去何從(1 / 2)

加入書籤

文有道自然清楚高唐的情況隻是個例,李仁他們要救自家知縣,那便隻能將自己所需的信息如數家珍的抖出來。可荏平不一樣,這裡並無知縣受怨,不存在有人求他辦事可以走後門的情況。再者說來那位高知縣曾被自己多翻得罪,這荏平的府衙賬冊莫說是借閱,就是打聽個數目也是難上加難。縱是文有道有功名傍身,在這件事上也起不得多大作用。律法明確寫著,這府庫賬冊除了朝廷派下的欽差,他人無權強覽私查,違令者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此路不通,便隻得另尋他路。辦法終歸是人想出來的,走不了捷徑無非也就受累些,這對文有道來說算不得什麼,他並非嬌生慣養的主,些許勞苦倒也吃得。

賑災數月,荏平的災民又有哪天不是守在施粥棚處靜候那些官兵派粥。雖說如今災荒過去了,可飢民還在,那些災後離開的流民畢竟隻是少數,多數還得是荏平百姓。在縣內稍微打問一下,信總歸是有的,稍作推算倒也能粗略的得個數據出來。高唐和荏平的人口並無太大出入,朝廷下派賑糧時自不會厚此薄彼,如此想來拿這荏平賑糧的出入庫數額作為參照,便不難得知高唐的賑糧是否有漏發和私扣的情況。

荏平的光景看起來倒是比高唐好上不少,城外的荒地已被縣衙劃了出來,組織著城內的百姓開墾耕種。文有道裝作苦力的模樣順了把鋤頭混了進去,和一位正在田邊歇晌的老丈攀談了起來。並有意無意的把話題往賑災的事上引。言語間他倒是知道這荏平吧,還真沒讓飢民餓著,不說吃飽但勉強果腹吊著性命還是沒什麼問題的。他有心再問一些細節性的東西,但老者似是有什麼難言之隱,死活不肯開口,隻是說了一句一言難盡便起身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塵,扛起鋤頭向田裡走去。

文有道也沒強求,和家丁匯合後進了荏平城。說來也巧,入城後不久,文有道便在一處偏僻的巷口聞得些許貓膩。幾民勞工正窩在牆角閒聊,而他們聊的不是別的,正是這荏平的賑災事宜。

「媽的狗知縣,真想把他的頭扭下來。」一個赤膊的青年漢子蹲在牆角和身邊的工友們罵罵咧咧的數落著荏平知縣。

「知足吧!起碼是活下來了,你沒聽說高唐那邊還死了人嗎,這年歲有口吃的能活下來就不錯了,還說什麼。」另一位略顯年長的漢子似是看不下去了,吸著罕煙緩緩開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妙眼小村醫 從起兵開始當皇帝 聖約:特價女友創世姬 荒野直播:真公主她颯爆星際 天道路遙 靈氣復蘇:開局無限合成 異界奇遇錄 鹹魚王妃隻想種田 祝君壽與天齊 這群蟲族不太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