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見了鬼了!(1 / 2)

加入書籤

應征者,陸言。

主簿大筆一揮,寫下了陸言的名字。

他獲得了前往邊境的資格。

接著寫路引,蓋章,一套流程走下來,一天也差不多過去了。

三日後,陸言隨著隊伍出發。

這是第一批動身的隊伍,有士兵,有匠人,也有書生。

前麵開道的是騎兵斥候,中間是步兵,最後方,就是陸言等人。

以陸言為代表的一批人,他們一無作戰能力,二無抵禦風險的功夫,三還能充當後勤的作用。

從目的地上說,出發的人一共分為兩批。

一批是士兵,前往高昌,同時還有匠人跟隨,負責機械製造以及後勤工作。他們此去,打仗去的,要冒著生命危險。

另一批,則是陸言這種「肩不能挑擔,手不能提籃」的文弱書生。

文弱書生不是去上戰場打仗的,行軍的時候,也可以兼顧後勤,但主要職責是宣揚大唐國威。他們要把藝術和文化,傳播到邊遠的地方,教化頑固不化之人,努力開創一個太平盛世。

從敦煌走到長安,再從長安走到敦煌,陸言都走過了。

不過這一次有急行軍的意思,一路上自然不能再慢慢悠悠的走,而是要急,要快。

陸言倒是還能適應,因為他有武藝傍身,身體素質遠超常人,其他人可就不太妙了。

因為陸言使用的這具身體沒有從事過高強度的體力勞動,腳上沒有厚繭,所以陸言隻是在急行軍的前些天,很不適應的長出了水泡。

但當他把水泡挑破皮,再長成老繭,後頭基本上就沒什麼難受的了。

而其他人,有的因為吃不了急行軍的苦,半路就病倒了。有的,水土十分不服,越是往西北,越是忍受不了風沙熱浪,一天天的嘔吐,或脫水,昏厥不醒。

還有的人,中途直接放棄,想要打道回府。

當然,打道回府是不允許的,因為會影響軍心士氣,所以通常會招致一番十分嚴厲的批評。

隻有一種情況,可以被允許留在驛站裡,不跟著大隊走,那就是身子已經病得實在走不動路,成為隊伍的負擔,才會被留下。

然而被留在驛站裡也不是什麼好的去處,因為如今的驛站已經不是當年的驛站,懸泉置也不是當年的懸泉置。

絲綢之路因為戰亂和硝煙,沿途的驛站大部分喪失了中轉站和補給的功能,漸漸的也就荒了。

驛站荒了,商人的安全和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所以走商的人越來越少,經濟也逐漸頹靡。

這一連串的反應是連鎖的,也是要命的。

陸言因為在絲綢之路打通之後,也在模擬器裡「幸運」的走過一次商。

當時的驛站體係還沒有這麼成熟,沿途的安全也沒有保證,沙匪橫行,走商就是死裡淘金的行當。

而如今,情形也不比當年好上多少。

陸言看著一路上的荒蕪,幽幽嘆了口氣。

他們這些匠人書生,待遇還算是比較好的,如果身子實在不適,可以留下,但其他行軍的士兵,可當不了逃兵。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末世之我有軍團係統 男旦坤生 修真煉氣師 徒步三年,滅條龍貌似合理吧! 多多溢善 蝕骨偏寵 全職法師:我有一個模擬器 我和師父都是病嬌 萬鄰星鶴即萬裡星河 天地唯劍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