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靈(1 / 2)

加入書籤

追隨時間,讓我們回到公元1498年——大明弘治十一年。

山東西北部有一縣城,名曰蒲台縣。

明清古黃河未改道前,位於濟水(山東大清河)古道南岸的蒲台縣是一個航運發達,貿易往來頻繁的水運碼頭。

大清河從西向東南流過,流經河南、山東,注入濤濤大海。沿途風景秀麗,人傑地靈。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多次到訪大清河,唐朝大文豪白居易、李商隱也曾到此賞景作詩。大清河水深河闊,沿途碼頭便利,航運發達,為下遊曬鹽販鹽業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貿易的興旺為大清河沿岸的經濟帶來蓬勃的發展,更是滿足了濟南、濱縣、鄒平和利津等城市的生活需求,坐落在大清河南岸的蒲台縣就深受其利。

大明弘治十一年,蒲台縣內有位俊美書生名曰張白禮。

張白禮年方弱冠,模樣俊俏,男人骨卻生得一副女人膚,肢體纖細但又走路帶風,不失男兒本色。作為明朝的讀書人,張白禮如多數人一般,不論錢兩多少,出門必然打扮的花枝招展,紅花綠沫。錦衣玉食更是必不可少,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時逢弘治中興,明朝經濟復蘇,隻要自詡為讀書人便講究奢侈之風。明朝後期無論高官達人或是窮酸秀才,攀比奢侈之風更甚,由此可見明亡之時崇禎帝煤山自縊所說的話不無道理。)

張白禮不是徒有虛表之輩,文才也更出類拔萃,僅弱冠之年便已參加鄉試中得舉人。若不是出生在這蒲台縣,又有蒲台縣令出高價聘請,才不會窩在這小縣城裡乾個師爺(相當於現在的縣委秘書,古時都是官員自己聘請)的職務。

這一日。時過三九天,又遇小寒節氣,呼嘯的北風夾雜棗仁般的冰雹落下,打的屋頂、大地啪啪作響。

蒲台縣城南關最繁榮的一家酒樓中,五六位打扮俊美的青年書生推杯換盞。雖是酒樓卻不曾聞酒精味,暗格裡燃的熏香才最沁人心脾。酒樓的爐火熊熊燃燒,內屋暖氣撲身,樓外又風雪交加。

張白禮也在酒席中,恰是座上貴賓。作為舉人是受到一眾院試秀才抬捧的,身為師爺職務更是平常人巴結的對象。雖說古時酒精度不高,但張白禮擋不住同是讀書人的婀娜奉承,你來我往,幾壺溫酒入腹腔,便已經臉色潮紅,醉意上頭。

酒過三巡,桌上的河鮮佳餚熱了幾熱早已失去原本的鮮度。一桌讀書人都已醉眼朦朧視野模糊。張白禮口中呼出白氣扶著木椅站起身,作揖拜謝眾人的盛情款待。

一群飽讀詩書的醉漢彬彬有禮,搖晃著身軀行大禮回敬張白禮。

「張師爺,今日天色大晚,改日去我家中必然不醉不歸。」

「一定一定!」張白禮斜頭歪腦硬撐著。

「張兄改日再會,今日先告辭。」

酒足飯飽,各位讀書人作鳥獸散,張白禮走在最後。

櫃台的店家期待最後一桌客人走後關門打烊,不自覺打起盹。張白禮歪歪扭扭走向酒樓門口,不小心碰到桌邊的座椅發出聲響,驚醒了店家主人。

「張師爺吃好了?」店家起身揉揉眼睛關切的問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家有福寶來種田 風起盛明月 我的男神你別碰哦 白菜被哥哥拱了 使用魔法是罪 英雄不是戰爭機器 顯聖 大山裡的帝國 白色地獄之門 病臨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