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1 / 2)

加入書籤

坐上返程車的潘曉妹看著窗外呼嘯而過的風景,眼前不自覺的回想著這幾年的種種往事,想著想著,麵前浮現了幾個女兒。回憶著去年老大輟學的事兒,又想著前兩天老二的表現,一直要強的她不自覺的耷拉了肩膀,臉上沒有了往日的神采飛揚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無奈和沮喪,整個人在氣勢上直接矮了往日一大截。此刻的她不再是上海灘裡裝修業中獨一無二的老板娘,而是一個因子女不成器而一路鬱鬱寡歡的母親。

下半年的裝修市場依舊如火如荼,立富那邊的建築行業更是大行其道。外商、港商、台商紛紛都抓住了機會到上海來投資,一塊塊地皮被拍賣,一個個工地接連開工,一幢幢建築拔地而起。立富更忙了,又拉了一幫子兄弟到了另一個工地開始開工,金錢方麵,兄弟姊妹幾個給了他足夠的支持,人員方麵,他的大舅哥上次也因為上次護送潘文莉和孩子們而不遠千裡來了上海,之後便跟在了他後麵乾。雖然他和潘文莉夫妻之間有著隔閡,但是對這個大舅哥他還是很尊敬的,心底裡也感謝著潘文莉娘家這幾年在老家對他們母子的種種照顧。因為新開了工地,他便調了一個靠譜的工頭過來,那邊舊工地上正好提拔了一個新人跟錢文輝搭配著,這裡又巧妙的借著剛開工不久的名義隻設了一個工頭。

那些年上海的拆遷款並不多,自然也不存在什麼天文數字,大多都是以房易房、拆一補二這種形式,拆遷款很少。可新房到手,家家戶戶都熱火朝天的裝修,手裡沒有那麼多閒錢的人又怎能不眼紅?你裝,我裝,家家都要裝修,裝的還得大差不差才行,可錢呢?還有些人拿著手上從天而降的拆遷款便想著「拿錢生錢」。那時候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沒多久,炒股熱正在上海流行著,反正那時候的拆遷款就對人而言像是中了彩票一樣,就算是全花完了估計也感不到心疼,所以啊,很多人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全投了進去。但1992--1993年的大牛市之後,股市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熊市,股市一片蕭條,很多人的資金自然也就被套牢了。可炒股的甜頭一旦嘗到之後,就會不自覺的讓人上癮,經歷過上次股市波動之後,很多人也會認為這次的波動會很快的結束,所以仍會不斷的向裡麵投錢,可這次的熊市比他們想象的要持續的更久一些。(剛開始的股市是沒有漲停板限製的,采取的又是填委托單這種形式的,很方便,適用群體很廣,股市又大起大落非常刺激,漲幅跌幅都是百分之幾十到幾百,很多一夜暴富的人深深刺激著當時的上海民眾,關於當時股市的情況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這裡隻是用來過度後續劇情就不多做介紹了。)

按道理來說這些事情本應該跟裝修業扯不上關係,可當時的股市牽動著很多人的心,自然也套住了很多的家庭,而家裝、家裝本就是跟千家萬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下半年的包工頭們普遍都麵臨著一個現象——裝修款結不到,這對於農名工而言可是致命打擊。那個年頭出來打工的都是家裡的頂梁柱,這些辛苦錢可都是用來養家糊口的,一分一毫都沒得多,今年省下來的就是明年的開銷,所謂的日子好些也不過就是能比別人多吃兩頓肉,所謂的存款也都是孩子們接下來的學費。哪怕到現在,農名工們也是不敢隨意生病的,因為兜裡的錢都是有著明確的編號的,醫藥費三個字足以壓彎所有人的脊梁,更別說在那個剛剛掀起打工熱潮的年代。

裝修款結不到興起的恐慌使得之前潘曉妹他們被坑的事情在所有外出打工的人員裡傳的愈演愈烈,這也導致了當時裝修市場上的人心惶惶。為了穩定人心,很多包工頭開始墊資給工人結款,潘曉妹她們就是其中之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離婚吧李小白 爆!團寵小奶包萌翻天了 關於我斬鬼的那些日子 從迷霧開始 金晨往曦 創世紀賊神 空間種田:錦鯉醫女有靈泉 風水狂徒 亡山 維度天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