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形勢(1 / 2)

加入書籤

蘇鏡暖饒有興趣地問:「這麼說來,朝廷隻向九野軍撥款五千金,陳王修蓬萊宮卻花了二十萬金的消息並不屬實?」

「那倒不是。」曹宣影淡然道,「都是真的,但他們偷換了概念。」

莫府在另一個世界,有個響當當的別名——「幕府」。

這個機構誕生於大爭之世,為戰爭而生。它不僅是大型戰役的指揮所,本身也是一台極為精密的戰爭機器。

來自科技高度發達,戰爭已經完全職業化、戰術化、專業化世界的曹宣影,又把現代化軍事的那一套,按照適應這個時代的方式進行改良。旗下的莫府一口氣包攬了「戰爭重地」的行政權、財稅權,以及「特定時間」的部分立法權和司法權。

至於「戰爭重地」究竟有哪些,「特定時間」又是什麼時候。隻能說,解釋權盡歸九野軍所有。

如此一來,陳國坐擁七州又三郡,即七十五個郡,其中有十二個郡的軍政、民政、財政完全握在莫府手中,還有十八個郡的大部分財稅權都歸莫府所有。

例如夢河郡,從前是一片荒地,為吸引百姓過來屯墾,出台了一係列極為優惠的政策。

譬如,隻要百姓連續耕種一塊地五年時間,這塊地就屬於他們。

又比如,屯墾的百姓前五年隻需要上交收成的三成,不需要繳納任何額外的費用。

上交的錢糧歸莫府所有,因為莫府給百姓提供農具、種子、耕牛挽馬,乃至軍事保護。

至於五年後,當然是按照朝廷的規矩交稅,但如果你家有個人在九野軍服役,就能算作軍屬家庭,隻需像從前那樣,上交三成收入給九野軍即可。

老百姓都是既樸實又精明的存在,立刻算了一筆賬。

按朝廷的製度,每年光是田稅加口賦,就要占掉百姓至少一半的收入。

這還是建立在沒有任何苛捐雜稅、徭役攤派,收成又很好,糧食價格還沒有大跳水的情況下。

隻有活在夢裡,才會沒有以上幾種負擔,現實中根本不可能。

哪怕是最有良心,願意幫佃農包攬一應賦稅的地主,每年也要佃農們上繳六成收入。即便如此,願意做他們家佃農的人都能從城南排到城北,找關係都未必能進門。

九野軍給出的待遇,完全就是一塊香噴噴的餡餅,吸引著人們爭前恐後去咬。

百姓們拚命訓練自家子侄,就是希望他們能加入九野軍,以求五年屯墾期結束後,自家能夠享受軍屬待遇,不要交那麼多賦稅給朝廷。

再說了,待在九野軍,福利可遠遠不止這麼些。

這個時代,想改變社會階層,一夜暴富,房子票子妹子滾滾而來,隻需要一次戰爭。

九野軍一向是公認的天下強軍,小規模的戰場可能失利,大型戰爭中,還沒敗過一場。

早幾年跟著曹宣影的人,隻要不缺胳膊斷腿,現在至少是個高級軍官,身上掛著爵位的不再少數,實現了從「庶民黔首」到「卿、士」的跳躍。

這種情況下,陳國朝廷其實不用撥錢給九野軍,後者完全能自給自足。

再說了,真要算起來,五千金哪裡夠用?

光是夢河郡就有兩萬職業軍人,以及十萬負責屯墾,每天要接受一個時辰軍事訓練的民兵,還有近三十萬軍屬。按照他們的夥食規格,五千金連十天都堅持不到,更不要算上周邊地區。

如果九野軍隻靠每個季度發的五千、一萬金過日子,早就餓死了。九野軍什麼時候不問朝廷要錢了,陳國的公卿們才要頭疼,因為那代表二者徹底撕破臉,除了戰爭,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

「再者,稅和賦也不能混為一談。」

稅是田稅,即每畝田地的產出中抽取部分,上交錢糧,歸國庫所有,由九卿中的治粟內史衙門負責管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遊戲相关阅读: 天神殿 王者榮耀之上帝主播 都市之超級鬼捕 氪命玩家 魂帝武神 神話召喚 叫我造物主大人 最強慈善係統 都市之極品歐皇 道門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