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走得太快,很容易扯蛋(1 / 2)

加入書籤

「爺爺可以命人把有記載的史書拿來。」

「看看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東漢三國西晉,唐末五代北宋初年。」

「這三個時間段關中地區,中原地區,是不是有溫度降低,以及各種自然災害和旱災。」

「便知道孫子說的是不是真的。」

朱允熥澹澹的說道,臉上的表情不卑不亢。

他知道,自己說的這些超越時代的東西,一時半會兒朱元章和朱標兩人很難接受。

哪怕是接受,也很難相信。

畢竟這遠遠的超出了他們的認知範疇。

不,是他們此前壓根就沒有聽說過這種說法。

朱允熥也沒有說太多。

小冰河,溫暖期等等這些超越時代的詞語,朱允熥壓根提都沒提。

就怕老朱父子兩人聽不懂。

他記得前世網上有一種說法叫做中世紀溫暖期。

也叫做中世紀氣候異常。

意思就是說中世紀溫暖時期的氣候十分不正常,當時正值歐洲的中世紀,大約在8世紀至13世紀。

也就是唐高宗、武周時期到元朝。

這個幾百年的時間裡麵,歐洲和北大西洋地區的溫度持續上升。

使得釀酒用的葡萄能夠遍布歐洲,北極海域的浮冰大量減少。

華夏地區,遼東和草原的民族借助溫暖期的東風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唐高宗以及後麵歷任皇帝一直都在和這些遊牧民族交戰。

唐朝時期也確實符合這種氣候不正常。

前世網上有關唐朝的天氣,一直有兩種說法,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是溫暖派,主張唐是一個溫暖濕潤的時代。

也有學者否定唐代溫暖說,認為唐代氣候屬於混沌狀態,氣候不穩定。

也就是唐朝一開始氣候屬於溫暖期,而後期,氣候由溫暖轉而冷濕。

冷濕的氣候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很大。

為了生存,他們隻有向南推進,中原農業民族和北方遊牧民族的爭鬥也變得更加激烈。

兩種說法孰對孰錯,朱允熥不予評價。

他不是史學家,也不是天氣學家,並沒有深入研究過。

他隻是將自己知道的這些,用通俗易懂的話告訴朱元章和朱標兩人。

「乖孫,你說了這麼多,就是要告訴咱遷都這事不合適?」

朱元章澹澹的問道。

商朝比較久遠,文字記載的歷史比較少。

朱元章了解的不多。

但是東漢到西晉時期,唐末到北宋初年時期的史書記錄卻非常的詳細。

朱元章記得很清楚,東漢末年爆發過很多次瘟疫。

漢靈帝時期北方開始流行瘟疫,朝廷無暇顧及,爆發了黃巾起義。

諸侯混戰時期又出現瘟疫,除孔融、阮瑀早死外,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於傳染病,曹植的《說疫氣》描述當時疫病流行慘狀。

這個時期的瘟疫死亡人數在千萬!

史書上還記載過,唐朝統治期間,大雪奇寒和下霜下雪的年數都比較少,居歷史之冠!

唐代詩人張籍七言絕句《送蜀客》寫到「木棉花開錦江西」,說明唐代成都有喜溫暖的木棉生存。

但是後期溫度卻驟變,有時春秋兩季也出現了霜雪凍壞莊稼的現象,《資治通鑒》中更是記載「淫雨」一下長達六十餘日。

朱元章早年經歷過瘟疫和自然災害,深知這樣的日子下底層人民生活的多麼艱難。

因此,他對歷朝歷代這些事情都格外的重視。

就是怕明朝也重蹈覆轍!

隻可惜,他做夢也想不到,明朝還是在這樣的外患以及各種內憂下滅亡。

這些血淋淋的歷史在前麵擺著。

使得朱元章遷都的想法也產生了動搖。

「是否合適,孫兒不敢妄下結論。」

「爺爺隻需要看一看史書的記載,另外派人去長安等地實地考察一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開局激活亡靈心願係統 洪荒人皇:傳人族遮天法殺崩妖庭 人在原神:開局解鎖雷電影 中醫為王 重返91當倒爺 毛球飼養守則 團寵小閻王懷崽了 我帶著盛世美顏穿成了炮灰 劍未配妥人已超凡 我的悟性爆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