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尉繚欲肢解六國(1 / 2)

加入書籤

這一夜,胡亥、尉繚、張蒼,再加上後來的子嬰四人暢敘痛飲,一直說到霜霧彌漫的清晨。

關於大秦,他們都有情結。關於帝國,他們都有重鑄的念頭與勇氣。四個人暢談,一時間,忘記了時間。

……

太陽早早掛在東邊山巔,大雪災難的陰霾,一下子被沖散了不少。仿佛預示著大秦帝國,迎來了新的生機。

新的一天,四個人在鹹陽宮正殿,仿佛感覺不到疲憊,依舊侃侃而談。

……

擱下手中酒碗,這一刻,胡亥已有一絲醉意,眼神卻清明,甚至有些淩厲:「國尉,當下局勢一如戰國,甚至於遠比戰國洶湧。」

「不知國尉可有良策以解大秦之危?」

……

這一刻,眾目睽睽,皆望向尉繚。

飲下碗中酒,尉繚脫口而出:「函穀關大戰之後,山東復辟勢力陷入了進退維穀的困境。」

「縱觀關東復辟勢力,個中差異明顯。陳涉揭竿而起,假借公子扶蘇與楚將項燕的名義,口稱張楚。」

「如今劉季大軍,項羽大軍,皆出於楚。由此可以推斷出,楚亂乃天下亂源之根。」

「若是章邯有一流名將的洞察力,一鼓作氣追殺項羽劉季餘部,並擒獲楚懷王復辟王室,徹底根除楚亂根基,則秦政依然有再度中興的可能。」

「隻是章邯秉持窮寇莫追兵訓,錯失良機。放棄追殺楚軍,立即北上對趙作戰。以至於天下局勢糜爛至此。」

「所幸,陛下在趙高的倒行逆施最混亂,大秦帝國最危急的情況下,誅殺趙高,一舉將亂國餘孽清除。」

「更是在嶢關,武關,函穀關三大關隘表現驚世,穩住了關中大局。如此一來,假以時日,帝國廟堂在震盪中必然會恢復活力。」

尉繚大飲一口米酒,提了提神:「今天下烽煙四起,若章邯的二十萬刑徒軍未被坑殺,王離的十萬九原大軍還在。」

「臣必然會建議陛下,擊潰楚趙,以解當下之危,餘者一一平定。」

「然而,王離於巨鹿全軍覆沒,章邯於新安盡數被坑殺。大秦帝國兵力不足,國家府庫糧草財貨存儲不足。」

「整個關中,隻有灞下倉,蜀倉,鹹陽府庫餘糧支撐。臣的建議是,與關東復辟勢力議和,以解滅國之危。」

胡亥大有同感,大秦帝國確有數次中興機會,卻一一錯過。

一時間,沉吟了片刻,胡亥斷然,道:「國尉有何良策,朕願聞其詳!」

「陛下,如今關東復辟勢力以楚為主,大張舊日六國旗號,兵馬數千,數萬不等!」

「老臣以為大封國於關東,隻要手中有兵,皆可封之。以眾國,徹底肢解齊楚燕韓趙魏六國。」

「到時候,列國並存。必然一如春秋戰國,紛爭不斷。這樣一來,我大秦便有了喘息之機。」

……

「以眾化六國,製造矛盾沖突,借勢而休養生息。待大勢已成,則兵出函穀關!」

對於尉繚的這一番話,胡亥有更深的見解,這根本就是另一個版本的削藩令。

胡亥心中大喜,薑果然是老的辣。看了一眼子嬰與張蒼:「左相,廷尉覺得國尉之言,如何?」

「善!」兩人心下認可,一同拱手大贊。

……

胡亥陷入了沉思,良久霍然起身,道:「張蒼,就以國尉之策,由你立即出函穀關與項羽會晤。」

「是。」

大秦帝國危如累卵,作為二世皇帝,胡亥有太多的事情要做。隻是函穀關與武關之危不解,關中民心便不會穩。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鬼眼金睛 末世之大整形師 我從天上來 絕代名師 醫者無眠 我在德雲當網紅 冰雷劍仙 木葉之從成為鳴人開始復仇 神級透視 隋末第一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