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胡若雲文學之路上的「裡程碑」(1 / 2)

加入書籤

農歷正月十六,元宵節的第二天,胡若雲開學了。

不管他如何思緒紛雜,但在這個現實世界裡都還隻是一個十四,不,隻是一個十五歲的高中一年級學生。

教導處的大門口,釘著一個漆著綠皮的大木頭箱子,郵電所送來的信件都在這裡放著,任由大家自己翻找,不少信封上的郵票都被熱愛集郵的同學給揭去了。

胡若雲正常的文化科目學的不怎麼樣,卻經常寫些詩哥、散文什麼的給一些報刊雜誌投稿,他特別關注這個箱子裡有沒有新送來的郵件,期盼著能有一份驚喜不期而至。

在剛剛過去的1990年,24歲的汪國真成了《遼寧青年》、《中國青年》、《女友》等雜誌的專欄撰稿人,並在大江南北掀起一股「汪國真熱」。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隻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既然鍾情於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誠/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隻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隻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汪國真《熱愛生命》)。」

成為很多青少年勵誌的箴言。

「呼喊是爆發的沉默/沉默是無聲的召喚/不論激越/還是寧靜/我祈求/隻要不是平淡/如果遠方呼喚我/我就走向遠方/如果大山召喚我/我就走向大山/雙腳磨破/乾脆再讓夕陽塗抹小路/雙手劃爛/索性就讓荊棘變成杜鵑/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國真《山高路遠》。」

曾經是無數青少年手抄本上的座右銘。

胡若雲最早寫點東西是在小學五年級,也不知道是聽誰說的:寫文章投稿如果被采用了,一個字有7分錢的稿費。

他想,這可比帶著弟弟小虎、妹妹美鳳拾知了殼、挖香附省心省勁多了。

於是,上小學的他就想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想著靠寫東西能賺下傳說中的「稿費」。

先是仿著《故事匯》的內容編故事、編笑話,還鄭重其事地用方格稿紙謄寫了寄出去。

當然,這些投稿的信件寄出去之後都沒有什麼結果。

那時候家裡更窮,窮人家的孩子成熟的早,成熟的早的孩子腦子裡亂七八糟想的就多,於是,用在學習上的精力就不夠了。

升入高中,學校裡有一個「青桔文學社」,每半月出一份油印社刊,八開紙、單麵印刷,刊發的都是文學社成員的習作。

這個時候文學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

班主任王劍濤是這個文學社的輔導老師,也是社刊的「總編輯」,還負責在蠟紙上刻版、用油印機印刷。

胡若雲的文學愛好很快被王老師發現,並迅速把他發展成了文學社成員,平時寫的散文、詩哥投出去之後都是泥牛入海,但在青桔文學社社刊上卻是經常「發表」出來,也算是對他這個瘋狂的文學愛好者的另一種慰藉吧。

開學第一天,胡若雲終於在這個漆著綠皮的大木頭箱子裡翻到了一封收件人寫著他的名字的大號牛皮紙信封,寄信人位置印著「《作文周刊》編輯部」字樣,他的心頓時狂跳起來。

以他無數次給這家刊物投稿的經驗,不管來稿是否采用,他們從來都是不退稿的,而且從厚度上看,他敢肯定信封裡麵裝的不是退稿,退稿的信封不會這樣的「豐滿」!那麼,如果不是退稿的話,就基本上可以確定裡麵裝的是樣刊了!

他在心裡吶喊:我寫的東西真的發表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快穿:反派他人前冷冰冰人後粘人精 係統帶我闖盪五行大陸 散古靈 盛氣年華 肖博士異界縱橫 驅魔龍族之極品鬼王 最後一個玩家 花都浮塵決 異聞:從試睡凶宅開始 三界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