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玩耍童 拜師學藝(1 / 2)

加入書籤

第一回:玩耍童 拜師學藝

話說在山東省的南部,有一處湖泊,名叫微山湖。微山湖北連濟寧市,南至韓莊鎮,全長一百多公裡,可謂是一處較長的湖泊。但是微山湖湖麵的寬度,並不大,最寬的地方,也不過十公裡;窄的地方,也隻有三公裡左右。微山湖湖水,清澈透明,行帆映影,每年到了夏季,湖內蘆葦叢生,藏鳥豪歌;不生蘆葦的地方,也是一片綠洲的瑤池,一眼望去,荷葉與荷花相襯,真是美若仙境。

在微山湖的彼岸,也是人才倍出的地方。這裡出現過歷史上的幾個文化名人,如:孔子,孟子,墨子,就連「詩仙」李白,也在史上稱為水都的濟寧市定居了二十餘載;在軍事上,也湧現出不少功名顯赫的軍事家。漢朝一代帝王——漢劉邦,就出生在微山湖的西岸之地:沛縣。

卻說在微山湖的西岸,有個依湖而立的村莊,名叫徐鎮子。徐鎮子也是一個不小的村子,村上住有千多戶人家,人口不到五千。生活在村莊裡的人們,就是半靠湖中捕撈業、半靠種地為生。

在這村裡有戶人家,主人姓徐,取名徐力民。徐力民出生在一個貧苦人家,父母一共養了他們兄妹四人,他為家中長子,家中還有一個弟弟,兩個妹妹。他們兄妹在父母的養育下,一天天的長大成人。

時間不住的流逝,歲月一天天的增長,不知不覺,徐力民已長大成人。他是中等身材,強壯的體格,成為村裡出類拔萃的一個青年,無論家務,還是田間的勞動,都算得上一個能手。在他二十五歲那年,在父母的撮合下,找媒人牽線搭橋,給他成了家,娶妻郭春燕。他成家後,起先同父母生活在一個大家庭裡,後來看著家中成員多,不想再依賴父母,給他們減輕點負擔,就想建立一個新的小家庭,和郭春燕一起,自食其力。結果他同郭春燕一商量,也得到了她支持,後來夫妻倆向父母一請示,也得到了他們的同意,接著夫妻倆就從一個大家庭中分開,自立了家門。徐力民自自立門戶後,還是一樣的能乾,一心努力的拚搏,心願想和郭春燕共同創造出一個樂觀的幸福家庭。

接下來,他與郭春燕不怕吃苦耐勞,努力的進行創造,財富也沒辜負他倆的努力。他們經過幾年的打拚後,家境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們不但又建起了稱心如意的大家園,還打造了兩隻大船,做起了湖中捕撈業,在村後又買了幾十畝田地,同時發展起農業。這樣一來,由於家務繁忙,人手不夠,他們就雇用了幾個勞工做幫手。

在他們自立門戶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郭春燕十月懷胎,產下一子,取名徐優進。徐優進這個新生命誕生後,徐力民和郭春燕邊撫養兒子一天天的長大,邊繼續努力創造著家園。

時間很快幾年過去。這一年,徐優進已八歲,長到一米多的個頭,人長的挺紮實,還又聰明伶俐,而且在個性上,還有點比較頑皮。他小小的心靈,時常喜歡出家門玩耍,除刮風下雨外,每天隻要吃過早飯,就去外麵找小夥伴們玩,打打鬧鬧,做各種遊戲。有時從吃過早飯出家門去,在外麵和小夥伴玩高興了,中午飯都顧不得回家吃,一直和小夥伴玩到太陽平西時,玩足了性,才回家。而徐力民和郭春燕一心忙於事務,也是夫妻愛子有佳,就由著他的性子,沒有多加管教。再說了,他是一個小孩子,貪玩心大,又是不該管教的年齡。

就在這年的夏天,天氣特別的炎熱。這一天,天氣特別的晴朗,太陽從東方升起。徐優進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早飯,他吃過飯後,把碗筷往桌上一放,也不向爸爸媽媽打一聲招呼,就跑去外麵找小夥伴們玩耍去了。

這時徐力民和郭春燕還在吃飯,都眼看著他向外跑,就知他這是又到外麵找小朋友去玩。郭春燕就在後麵囑咐了一聲:「你別在外麵和小朋友淘氣!」徐優進嗷的一聲,也沒回頭,就跑出了院門外。

再說崇山少林寺有個俗家弟子,名叫鄭得山。鄭得山進了少林寺習武,就被名遠大師看中,收在他的名下,成為他的一個得意弟子。名遠大師是少林寺裡的主持,自鄭得山成為他的名下弟子後,在他傳授鄭得山的武功上,那是用盡了心血。他把自身的內家拳法,傾囊而出,都傳授給了鄭得山。崇山少林功夫的內家拳法,主要以大紅拳為主,此拳法傳內不傳外,也就是說,鄭得山是一個少林內家拳法的傳人。

日轉月移,歲月流逝。這一年,鄭得山已是習武有成,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他的少林功夫,已練到了深不可測的程度,而這一晃,就是幾十年過去。時間到了這個年頭,鄭得山已是人到中年的人了。就在這一年,鄭得山覺得待在少林寺中,有點乏味,就想離開少林寺,下山去享受一下外麵的大千世界。

這天,鄭得山去見名遠大師,把自己的想法,說與他聽,希望能得到允許。名遠大師聽後,沉默了一陣子,他的心意不願讓鄭得山下山,就鄭重其事的說:「我勸你還是留在少林寺罷,取法號,剃度為僧,從今以後,忘掉塵緣。我知道你還藏有為家人報仇的心思,這一次下山,要去了解此事,勸你不要再去招惹所謂的仇人了。」明遠大師提起鄭得山的仇人,這是鄭得山自進少林寺以來,一直藏在內心的事,他隻向名遠大師一人透露過,其他少林弟子,一概不知。

原來,鄭得山過去也是書香門第,老家住在香楊縣的永明鎮,家中是揚名一方的富戶。在離永明鎮不遠的地方,有一座高山,名叫高峰山,在高峰山上,藏有一夥打家劫舍的山賊,他們這年打聽到了鄭得山的家境,就動了心。這一天,這夥山賊就來到了鄭得山家中打劫,燒殺搶掠,無所不為。這天正巧鄭得山出外不在家,才死裡逃生,免遭毒手。

事情過去一段時間,鄭得山回到家中,他看到完整的一個家,已落的家破人亡,一時傻了眼,等他醒過神來,那是哭的死去活來。後來他處理完家中遇難人的後事,在好心人的勸說下,才擺脫了悲痛。他檫乾眼淚,心裡憤恨這夥山賊,自己一個平庸之人,又對這夥山賊無奈,就決定投奔少林寺學武,等武功練成,就回頭滅掉這夥山賊,為家人報仇雪恨。於是,他就長途跋涉,來到了少林寺,做了一個少林俗家弟子。這一年,鄭得山才十八歲。

再說鄭得山聽了名遠大師的話,就是一愣神,他想不到他向明遠大師請求下山,會讓名遠大師聯想到這事,就笑著說:「師父,你想多了。我給家人報仇的事,早就忘到腦後去了。我隻是想下山去,雲遊四方,廣泛宣傳少林精神,大力推廣少林功夫。」

名遠大師聽後,沉思了一會兒,料定他的心意一定,也不能再勉強挽留,然後說:「你這個想法,倒是一件好事。既然你一心下山,為師就不再強留你了。不過,你要記住你的話,在外麵不可胡作非為,為少林惹下不必要的麻煩。」鄭得山聽名遠大師答應他下山,心裡一陣高興,說了聲:「謝謝師父的抬愛!徒兒一定記住師父的話。」接著跪了下來,給名遠大師磕了個頭。

名遠大師等鄭得山磕過頭,又說:「快起來罷!你過去向你師叔和師兄弟們辭個別。」鄭得山應了聲:「是。」站起身來,就回頭走了。

他去見過那些有名望的僧眾,向他們辭了行。接著又去了練功房,見過師兄弟,又向他們辭別後,就回頭收拾好行李,然後背到身上,又二次來向名遠大師辭行後,就轉身慢步下山。

眾位少林弟子,包括名遠大師在內,見他就要離開少林寺了,都是依戀不舍。大家把他送出少林寺外,又目送他下山。

鄭得山出來少林寺山門,向大家揮手道別,就動身一路直下崇山走。等他下來崇山,想到的第一件要做的事,還是去找仇人報仇。他心裡想:「常言說『有仇不報非君子。』家人的大仇不報,心裡不安!」又想到在少林寺向明遠大師說過的話,覺得對不起師父,就默默地在心裡請師父原諒!這時他辨認了一下來路,就直奔家鄉的方向走去。

鄭得山經過一路的長途跋涉,這天就來到永明鎮。等他來到了自己的家址一看,見偌大的一座庭院,已經荒廢;房屋失修坍塌,地上長滿了荒草。他看到自家好好的一個家園,如今變成了這種光景,不僅一陣心酸,幾滴熱淚湧出眼眶,這又加激起了他對山賊的仇恨之心。他抹了把眼淚,就轉身向高峰山走去。

高峰山離永明鎮不足二十裡的路程,他用了不多長時間,就來到高峰山腳下。他抬頭往山上看了一眼,見此山並不算高,沒有什麼起眼的高峰,有的山頭高度,隻不過比一般的小山頭高了點而已。由於山上樹林很密,並看不到山賊的窩點,就心想:「不就是高峰山嗎!我就是踏遍整座山上,也要找到這夥山賊,為家人報仇。」他心裡這麼想,就提起精神,施展起輕身功夫,抬步往山上走。

他上來山後,費了好大的工夫,終於找到了這夥山賊的窩點,卻隻見山寨不見人。他在房前院後找了個遍,也沒見到一個山賊。他心裡納悶,心想:「好好的一個山寨,怎麼一個人影都不見了呢!莫非他們又下山打劫去了?」心裡想到這裡,又替別人擔憂起來。他想到這夥山賊洗劫他們家的慘狀,不僅心裡一寒。這時他心裡動了惻隱之心,恐怕這夥山賊再給別人家造成災難,就決定下山找到這夥山賊,阻止他們作惡,就又快步下山走。等他急急忙忙的下來高峰山,見人一打聽,才知這夥山賊早被官府剿了,山上留下一座空的山寨,成為上山的人們躲風避雨的地方了。

鄭得山聽到山賊被官府清剿的喜訊,心裡鬆了口氣,苦笑了一聲,又嘆了口氣,心想:「看來是我下山晚了,不能親手宰了這夥山賊,為家人報仇。」不僅心裡有點慚愧的感覺。此刻,他又轉臉看了眼永明鎮的方向,覺得那裡也沒了他的牽掛,一時心裡又想起臨下山時,他在名遠大師麵前許過的話,又心想:「就該去做我該做的事了。」想過,也就轉身離開了高峰山。

他離開高峰山後,心裡很茫然,此時此刻,他又不知自己該去何方,轉而一想:「天地之大,任我所遊。」也就不擇方向的邁步往前走去。他一路夜宿晝遊,每到一處地方,邊宣傳少林精神,邊遊山觀水。

時間不住的往前流逝,他也不停的往前遊。這時也不知他雲遊了多久,走過了多少個地方,走來走去,這一日,就來到了微山湖畔。此時正是盛夏。

夏季的微山湖內,蘆葦從生,又是到處荷花盛開,不是片片綠州,就是處處花海。鄭得山被這裡的景色所吸引,一時就沿著湖岸,觀看起湖內的風景來。湖岸也是綠草成茵,一條擋水壩,臥龍似的順著湖岸,伸向遠方。他邊觀賞著湖景,邊沿著湖岸往前走,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徐鎮子外的湖岸上。

這時正是當天的中午,列日當頭。鄭得山走在湖岸上,由於天氣炎熱,身上流汗過多,他感覺口渴了,就停下來腳步,想就地歇一時,順便喝點水,解一下口渴。等他停住腳步,用手拿起月要間的水葫蘆打開蓋時,卻發現葫蘆裡沒有水了。他嘆了口氣,無奈的一笑,反手又把葫蘆蓋擰上,又放回了月要間。

葫蘆裡沒有水喝,他又口渴的厲害,感覺嘴巴乾澀的苦味,實在熬不下去,就想喝點湖水,暫時解一下渴。他轉臉看了眼湖邊,見此地正是一片蘆葦盪,長勢特別的茂盛,而且現在又是炎夏,湖水由於烈日的蒸發,水位下降,湖邊隻看到蘆葦,卻是看不到水源。他又見蘆葦盪中,淤泥很深,要想喝到湖水,需赤腳趟著淤泥往裡走上一陣子,才能喝到湖水。他看過之後,覺得蘆葦盪中的淤泥難趟,再說了,自己初來乍到,又扌莫不清蘆葦盪裡的情況,就放棄了這個想法。這時他轉臉發現了徐鎮子緊挨湖岸,心想:「我就去這村莊裡,向村裡人討點水喝。解了口渴後,再回到湖岸上,接著往下欣賞湖內的景色。」於是,他就轉身下了湖岸,邁步走向了徐鎮子。

他來到徐鎮子村口,就往村裡看了一眼,見偌大的村子,一眼望不到頭的大街。由於現在天氣炎熱的緣故,街上不見有走動的人。他沿街往村裡走了一陣子,這時看到路旁一塊空地上,有幾個小孩子在玩「老鷹追兔子」的遊戲,他們也不怕太陽的暴曬,個個熱的滿頭大汗,在不停的玩耍。這幾個小孩子當中,有個小男孩把兩隻胳膊駕起,做著老鷹捕食的架勢,在追前麵的另一個小男孩;這另一個小男孩,就學著兔子奔逃的樣子,背著老鷹東躲西藏的往前跑。靠邊還站著兩個小孩子,一男一女,他們站在原地不住的拍手叫喊:「兔子,快跑。老鷹,快追。」這是在為做著遊戲的小朋友大氣。其實,就是徐優進和他的小夥伴,這個做老鷹的小夥子,就是徐優進,自他吃過早飯,跑出家門後,就一直和這幾個小朋友玩耍。其他幾個小孩子的年齡,都與徐優進相仿。

鄭得山一時看得有點入了迷,不由的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往事,心裡感到心酸。他駐足看了一陣子,左看右看,看到這個做老鷹的小男孩的體質很好,是個練武的好料子,就想收他做徒弟,傳他武功的念頭,心想:「這個男孩這麼好的體質,是塊練武的好料子。我就收他為徒,把自己的一身功夫傳授給他,將來讓他在這一帶地區,把少林功夫發揚光大。」他想過這個念頭,就邁步走向幾個小孩子。

等他來到幾個小孩子近前,就停住了腳步,沒有上前打斷幾個小孩子做遊戲。他站在原地,就滿臉笑容的看著他們繼續玩耍。這裡徐優進和小夥伴們正玩的開心,忽地見近前來了個陌生人。一時他們就停下來做遊戲,都把眼光看向了鄭得山。

鄭得山看到他們停下來玩耍,又顯得有點害怕的樣子,就笑著說:「小朋友,你們別害怕,我不是壞人,是來看你們做遊戲的。你們接著玩。」不論他怎麼勸說,徐優進和幾個小夥伴也不再做遊戲了。

這時徐優進眼看著鄭得山,就天真的問:「你是誰?你家住在什麼地方?我們怎麼不認識你?」鄭得山聽他一連串的問話,覺得他很聰明,心裡更加喜歡,就笑著說:「我住的家,離你們這裡很遠,你們不知道那地方。你呢!你家住在這村裡,哪個地方?」徐優進聽了,隻是眨巴著眼睛,不住的看著鄭得山,並不回答他的話。

就在這時,站在一旁的小女孩搶著說:「我知道。我來告訴你。」這個女孩,名叫娜娜,和其他兩個小男孩,都與徐優進家離的不太遠,一個名叫小健,一個名叫明明。這裡娜娜剛要接著說下去,卻被徐優進阻止說:「別告訴他,他不是好人。」娜娜也就住嘴不說了。

鄭得山一笑,抬手指著自己的鼻子,就說:「你們看清楚一點,我像是壞人嗎?」徐優進幾人就是不回答他的話,隻是驚疑的目光,看著他。他見幾個小孩子並不理會他,轉念一想:「這也難怪幾個小孩子害怕,他們根本沒有見過少林弟子的穿戴,所以,就誤會了他。」接著又想:「要想收下這個小夥子做徒弟的話,就必須去他家見到他的家長,與他們商量此事。」他又考慮到這個男孩不會直接帶他去他們家,就心生一計:我就生法騙一下這個男孩,讓他帶我去見他的家長。

這時他見徐優進正疑惑的看著他,就抬手指著徐優進說:「嗷,對了!我是你家親戚,今天是來你們家串門的。你如不相信的話,就帶我去你們家,等見到你爸爸媽媽後,就明白了。」小孩子好騙,一騙就成功。徐優進聽後,信以為真,就轉身往家裡跑。鄭得山見他跑走了,心裡一高興,就跟在他身後,追著他走。娜娜,小健和明明,都像看遊戲一樣,也隨在鄭得山身後走。

徐優進一路跑進了家門,又不停步的往裡跑。他是一心要見他的爸爸媽媽,向他們報信。這裡鄭得山眼看著徐優進進了一家院門,就在後麵緊走幾步,也跟著進了院門。娜娜,小健和明明見徐優進帶人進了家門,都跟到院門前,卻沒有跟進院裡,也就一哄而散,各自跑回自己家裡去了。

再說徐優進進了家門,又一直跑到後院,來到了房裡。他見到爸爸媽媽都在房裡,就大聲說:「爸爸,媽媽。咱們家來親戚了。」徐力民正手捧一本書翻閱。郭春燕在聚精會神的做著針線活。兩個人一聽家裡來了親戚,都是一陣心喜。他們也沒問徐優進是那裡的親戚,一個放下手裡的書本,一個放下手裡的針線活,就站起身來,動身往外迎。

徐力民和郭春燕迎到房門外,鄭得山也來到了房門前,三個人碰了麵,各自止住了腳步。徐力民見到鄭得山,心裡一陣驚疑,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卻是不認識此人,根本不見有這個親戚來往,覺得事情有點怪怪的。郭春燕也是一頭的霧氣,也是想不起來,這人到底是哪一門子的親戚?

徐力民就回頭看了眼徐優進,抬手指著鄭得山,就問:「這人就是你說的咱們家來的親戚?」徐優進癟著小嘴,看了鄭得山一眼,正要開口回答。鄭得山就笑著說:「是啊!是我給他這麼說的,這不關孩子的事。你們別怪他。」

徐力民又回過頭來,審視了一眼鄭得山,見他三十多歲的樣子,一身僧衣,矯健的身材,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赤紅麵皮,看上去人有幾分風度,就臉無表情的問:「你是什麼人?怎麼騙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這話讓鄭得山有點尷尬,就向他們解釋說:「我是一個少林俗家弟子,雲遊四方,來到了微山湖畔。我在湖岸上,看微山湖的景色,感到口渴,想來你們村裡討點水喝。我剛才走在街上時,看到你家兒子體質不錯,是個練武的好料子,就想收他為徒,教他武功。我想來你們家,與你們商量一下,又不知你們家的住址。其實,你們的孩子很聰明,當我向他問明你們家的住址時,他卻不願意告訴我。所以,我就生心騙他一計,他就帶我來見你們了。有失禮之處,請您見涼!」話後,就向他們一笑。

徐力民聽了鄭得山的話,心裡的謎團,也就消失了,表情也變得和善了。他聽到來的是少林俗家弟子,也不怠慢,趕忙把鄭得山往房裡請,並說:「原來是大師來到了家中!快房裡請。」郭春燕也改變了態度,跟著說了句:「大師就房裡請罷。」鄭得山也不客氣,就邁步往房裡走。徐力民夫妻見鄭得山進房裡走,他們也轉身回房。徐優進瞪著兩隻小眼睛,不知這是怎麼一回事,他見大人們進房裡走了,就拽著郭春燕的手,跟著進房來。

大家進房後,鄭得山沒等徐力民夫妻給他讓座,就主動走到房屋的後堂(就是房後牆,直對房門口的地方),轉身坐到了椅子上。徐力民見鄭得山坐了下來,自己也找了個座位坐下來。郭春燕走到徐力民身旁,把徐優進的手,遞到他手裡,然後去給鄭得山泡茶。等她一杯茶泡好,回頭遞給了鄭得山,並說了聲:「大師喝茶。」就回頭來到了徐力民身後,他們一家三口人站在一起,就像照全家福像一樣。

這時,徐力民看了眼徐優進,又回過頭來,眼看著鄭得山問:「大師來我們家的意思,就是想收小兒為徒,教他練武嗎?」鄭得山向他一點頭。

還沒等徐力民說話,徐優進聽後,卻向他嚷嚷著說:「爸爸。我不練武,我要跟小朋友一塊玩遊戲。」其實,徐優進根本不知練武是怎麼一檔子事,他就知道和幾個小朋友一塊玩耍,特別的開心。

鄭得山聽後,他知道小孩子都挺幼稚,貪玩心大,覺得自己該露一手功夫,給他看看,才會吸引他,笑了笑,然後站起身來,抬頭瞟了眼房頂,就慢步來到房梁下,笑著向徐優進說:「小朋友,你看一看,我這樣的遊戲,好玩不好玩?」說完這話,就活動了一下筋骨,彈了幾下腿,接著一個「旋轉身」躍上了房頂,又輕輕的落腳到了房梁上,隨即向徐優進擺手一笑,然後輕身躍下身來,穩穩的站在地上。就麵對著徐優進問:「小朋友,這樣的遊戲好玩嗎?」

徐優進見了,非常高興,覺得這樣的遊戲,太好玩了,就向鄭得山回答說:「好玩。」鄭得山一聽,覺得有門路,就接著問:「你願意學嗎?」徐優進高興的手舞足蹈,回了句:「我願意學。」

徐力民見鄭得山展示了這一手少林功夫,料想此人武功高強。但他對徐優進的未來,心裡也就有安排,是想讓兒子從文不從武,所以,他對武術不感興趣。他沉默了一會兒,就抬頭眼看著鄭得山,有點難為情的說:「大師,小兒的人生,我想讓他學文,看他能不能為祖墳上添光,並不願讓他習武。」

徐力民這想法,讓鄭得山聽後,心裡有點驚訝!就不以為然的說:「習武有什麼不好?習武也可以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習武還能懲惡扶善,保護自己的家園。」說著話,他回身坐了下來。然後接著又說:「那好,既然你想讓你兒子學文,我也可以同時教他學文,那就讓他邊文邊武好了。」鄭得山這是鐵了心的要收徐優進做徒弟。

徐力民覺得鄭得山有點強人所難,勉強一笑,就說:「原來大師能文武兼備!」鄭得山說:「怎麼不能?我以前也是書香門第出身。」徐力民聽後,就是心裡一奇,就感嘆的問:「原來大師還有一段光彩的家史?」鄭得山說:「那當然。」接著就把自己家的家境和遭遇,說給徐力民和郭春燕聽······

鄭得山把自家的故事講完。徐力民聽後,就同情的說:「原來大師身上還有不幸的家史」鄭得山說:「是呀!那時我眼看著家人被殺,財物被搶,卻是無力去懲罰那些惡人。後來我才想起奔少林寺學武,為家人報仇雪恨。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起初我要是練成武功的話,就能有能力保護家人了,家中也不會遭這一場劫難。再說了,練武又能強身健體,又何樂而不為呢!」

徐力民在鄭得山的誠心說服下,就動了心。他想到他們夫妻辛辛苦苦賺得了這麼一點家業,在這兵荒馬亂的時期,就得需要有一個有能為的人,來守護這份財產,讓兒子習武,也是一件好事。他就轉臉看了眼郭春燕,想爭取她的意見。郭春燕沒有說什麼,她是一個很隨和的女人,平時徐力民決定了的事,隻要是對的,她都是言聽計從。在生活中,在他們夫妻間,有一種夫唱婦隨的默契。徐力民見郭春燕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就回過頭來,眼看著鄭得山,心裡還是一時拿不定主意,慢吞吞的說了句:「這······」

鄭得山見他這樣猶豫不決,就說:「你別吞吞吐吐的了!你們的兒子如拜我為師,跟著我習文練武,將來會有出息的。再說了,要不是我看上你們兒子的體質好,是塊練武的好料子,不然的話,你們抬轎子去請我,我還不來呢!」

徐力民聽了這話,笑了笑,覺得鄭得山也是用心良苦,就說:「既然大師這麼說了,那麼,我們兒子的未來,就托付給你了。」說完,又轉臉眼看著徐優進說:「兒子。你想學大師的遊戲,就快點過去,給大師磕頭拜師父。」

徐優進沒有聽明白他們的話,轉臉眨巴著眼睛,眼看著鄭得山,卻是沒有動身。鄭得山聽徐力民催著兒子就要向他磕頭拜師,忙阻止說:「依我說,還是等一時罷!向我拜師的事,也不能這樣草率。咱們得選個日子,擺上香案,焚上香,才能讓小朋友向我行拜師禮。」徐力民聽後,隻好笑著應了聲:「是。」

話剛落音,徐優進又嚷嚷著說:「我不一個人學遊戲,一個人不好玩。我要和夥伴們一塊學遊戲。」徐力民覺得有點難為情,心想:「大師隻說收你一個人做徒弟,沒有提到他們,這該怎麼向大師說呢?」想過,就抬頭看了眼鄭得山。鄭得山心裡明白徐力民投來的眼光,他又見過和徐優進一起玩的幾個小孩子,也就一口答應說:「那好吧!一個也是教,幾個也是教,我把他們全收下了。」話後一笑。徐優進很開心。徐力民和郭春燕也是高興。

這時鄭得山就想讓徐力民去通知其他幾個小孩子的家長,可又不知道他的名字,就說:「咱們說了半天的話,還不知道你的尊姓大名呢?」徐力民笑著答:「我姓徐,字,力民。孩子的媽,名叫郭春燕。」接著又反問了一句:「不知大師怎麼稱呼?」

鄭得山笑了笑,點了下頭,就說:「我叫鄭得山。以後,我就稱你徐先生。」徐力民說:「這樣訴不敢當!以後大師還是叫我力民罷。」鄭得山覺得這樣也好,接著說:「那我就不客氣了,以後就稱你力民。」頓了頓,又接著說:「力民。我剛才已見過那幾個和你兒子一起玩的孩子了,他們都很活潑。你去把他們的家長叫來,孩子拜我為師的事,也得給他們打聲招呼,大家都同意了,再共同商量下一步的事。」

徐力民問:「現在去嗎?」鄭得山說「是。」徐力民應了聲:「好。」隨即又轉臉看了眼郭春燕說:「娃他媽,你就辛苦一趟罷,去把和兒子一塊玩的幾個孩子的家長叫來咱家,就說有事與他們商量。」郭春燕也知道平常和兒子一塊玩耍的幾個小孩子,她聽了徐力民的話,又把徐優進推給徐力民,就動身向外走。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肖博士異界縱橫 驅魔龍族之極品鬼王 最後一個玩家 花都浮塵決 異聞:從試睡凶宅開始 三界運營商 一世如龍 夜行詭探 神奇的雌雄芯片膠囊 直播探險,我在戶外找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