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資料補遺(10)儒道體係(1 / 2)

加入書籤

關於儒家:

1。浩然正氣

《大學》雲:「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修身必誠其意。」這裡,與修煉中提到的煉神還虛隱隱然竟有相合之處,相同的都是煉心。繼續讀下去,孟子也說培養浩然正氣,使自己義正剛直,從而神氣盛旺,氣貫天地。怪不得被尊為聖人,他們不但是儒家的先知還是修真的先行者,由儒而仙可以稱作儒仙了。文人在從事讀書,寫字,作畫和演奏音樂的過程中可以進入一種練功的狀態,意念全部集中在書、字、畫、音樂上達到忘我的境界那就跟道家靜坐進入虛無狀態一樣。這種修煉不單增加藝術創造的能力還可以攝生養氣,最終達到天人合一。儒家修煉以「煉心」為主旨,著重於道德的淨化與陶冶把「修身」當作「用世」、「治世」的基礎,強調在「用世」、「治世」的實踐當中「修身」,把「用世」堪稱「修身」的積蓄或者說是修身的一個飛躍。以「修身」為本,「修身」、「治學」和「用世」三者相統一就能達到修煉的最高境界。比較而言佛道修真者將自己禁閉起來,每日冥思苦想容易出現偏差,儒家的修真卻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

2。中庸

聖人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意思是說每個人都有感情沖動的時候但這種沖動必須控製在一定程度之內,如果太過的話對別人對自己都會產生傷害。至於如何才能控製這需要平日多培養『浩然正氣』,正氣足則邪不能乾。這就是儒仙的特點。浩然正氣更強調的是如何煉心,要「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這是培養浩然正氣的最佳途徑。

3。丹心

儒家入世修行,達則兼及天下,一顆丹心獻給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如果嘔心瀝血潛心修養三十年而且沒有一絲罪惡就會不知不覺的將大半先天真氣轉移到身邊經常所用的鐵器上,或者是鐵尺或者是鐵筆或者是鐵杖或者是別的東西。那鐵器流傳下來受萬民景仰被稱作丹心鐵,上麵凝結了大量的先天真氣。南宋初期,金兀術率五十萬兵馬殺過黃河,直逼長江,康王趙構急切之間降下聖旨,令各州各府興師勤王。天下百姓得了消息後皆群情激昂、奮不顧身,爭著投奔嶽飛元帥而去。當時有六位大儒不甘落後,商定成立大儒會,動用所有的能力幫助嶽飛,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每人輸出一半的功力凝結在一把鐵尺上,然後將鐵尺交給嶽飛。嶽飛本身修為已是極高,得到鐵尺之助更是功力大進,才有了後來的兵發牛頭山,大破金兀術,建立一代不朽功勛。可惜嶽飛後來為奸臣所忌,康王降旨將其殺害於風波亭。當時以其功力若是肯走,誰能將他攔住?可是他為了全忠盡義,選擇了慷慨就死。風波亭前,他將全身功力輸回原來的鐵尺中,交給當時前去見他最後一麵的禮部尚書黃天賜。黃天賜本是大儒會的成員之一,那把鐵尺後來被貢在大儒會的總堂。大儒會商定:六位成員各掌一門,除了孔家一門世代相傳以外,其餘諸門各自尋找自己的傳人,要求必須一脈單傳,每代各門有一人入會。入會者首先宣誓為天下百姓鞠躬盡瘁,並且將自己功力的五分之一貢獻出來,統一注入到鐵尺之中,一旦天下危急、生靈塗炭,就將鐵尺交與一位高人,令他統領百姓,力挽狂瀾,救我中華於危難之間。後來那把鐵尺交到了文天祥的手中。文天祥從一個文弱書生搖身一變成為天下景仰的抗元英雄,一生十六次危難得以逃脫,全賴鐵尺所賜。他有詩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將鐵尺取名為『汗青丹心尺』。後來元庭出動三十六名修為數百年的大魔頭,布下九宮八卦陣,圍攻了七天七夜才將其擊傷,又追了一十八天才將陷入昏迷的文天祥捉住。隻是『汗青丹心尺』已經被他轉回到大儒會中。加入嶽飛和文大人的一番心血後,『汗青丹心尺』更是凝聚了不下千年的功力和數以千萬的天心。

4,六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大巫術師 天上星河轉 冥河,孽海,花 在修仙界做媒人的那些年 溯洄從之即是情 巨星乞丐 金錢魔盒裡的寶藏男孩 小爺要當大宋忠臣流芳百世 從幕末開始的太平生活 熒惑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