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王爭位(1 / 2)

加入書籤

「皇兄」大將軍被帶到唐帝的書房中「這白梁兩國一定要就快滅掉,否則咱們大唐被動應戰就落入下風了」。

看著發牢騷的孔問,唐帝揉了揉太陽血。

當今大唐皇帝就隻剩下這一個弟弟了,十七年前大唐發生和趙靖上一世清朝發生地一件大事,「九龍奪嫡」。

隻是清朝的是九個皇子,而現在的大唐則是「五王爭位」。

歷史上的清朝九龍奪嫡,雖然是九個皇子事實上則是四位皇子之間的皇位爭奪戰。

九龍被分為:大爺黨、太子黨、三爺黨、四爺黨、八爺黨,其中以八爺黨胤禩和四爺黨胤禛實力最強。

八阿哥胤禩康熙帝八子,生母良妃衛氏。十七歲時被封為貝勒,是康熙封爵時最年輕的皇子。參與朝政後廣羅黨羽,是「九龍奪嫡」中勢力最大的皇子。一廢太子的時候,滿朝推舉胤禩的聲勢異常浩大。但這反而引起了康熙帝的忌憚和厭惡。於是康熙復立太子,並從此將胤禩排除於繼位人選之外。

實力之強當時朝上的九阿哥胤禟,十阿哥敦郡王胤誐,十四阿哥撫遠大將軍胤禵,裕親王福全、滿都護、景熙、吳爾占、蘇努、阿布蘭、佟國維、阿靈阿、揆敘、王鴻緒、阿爾鬆阿、鄂倫岱、何焯、秦道然、張廷樞、普奇、馬爾齊哈、常明、徐元夢、巴海、法海、查弼納、蕭永藻、高成齡等等都是八爺黨。

但是最後因為「斃鷹事件」,導致康熙皇帝說出非常絕情的話「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

那個事件之後八爺黨轉變成十四爺黨。

而四爺黨勢力同樣不容小覷,當時的佟佳氏是胤禛養母,而佟佳氏在臨終前做了一天的皇後,導致四皇子身份變成了皇後養子。

皇後養子的身份有了一定的天然優勢。

此外,貴妃佟佳氏的出身也不簡單,其父乃是領侍衛內大臣、一等功佟國維,而其三弟便是之後為雍正奪嫡立下汗馬功勞的隆科多,這也是雍正為何稱呼隆科多為舅舅的原因。尤其是隆科多,乃是康熙臨終前任命的顧命大臣。

在康熙諸子中,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祿和十七阿哥胤禮都是四阿哥胤禛的堅定支持者,這三位後來在雍正朝也都受到了重用。相較於八阿哥身邊的諸皇子,雖然這幾位阿哥年齡偏小,但其所擁有的勢力卻一點也不小。

十三阿哥胤祥就不必說了,其與四阿哥胤禛關係極為密切,早期因「精於騎射、工於書法」而極受康熙寵信,卻因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而遭到牽連。

十六阿哥胤祿則在康熙末期執掌內務府,內務府可是掌管著皇宮供應和宮廷事務的重要部門,而且還掌管著上三旗包衣之政,可是擁有相當數量之術武裝的。

十七阿哥胤禮雖然無爵位也不理政,但其老師卻是清代著名學者沈德潛,與文壇大家方苞更是至交,同江南地區的諸多名人大家都有極為親密的往來。

如果說八阿哥胤禩所維係的,大多都是在朝堂上能夠說得上話的朝中重臣,那麼四阿哥胤禛的重點便是放在了地方官員身上。在地方官員之中,僅是已知的四爺黨便有川陝總督年羹堯、蘭州知府沈廷正、清江同知馬爾齊哈等人,這些人雖然官職不高,但卻遍及全國,覆蓋麵極廣

在奪嫡五黨之中,四阿哥胤禛表麵上自詡為「天下第一閒人」,但其實際上他的政治勢力非但不小,反而極為龐大,也正是在這些人的支持下,他才能夠奪嫡成功,並最終坐穩皇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綜漫:從零開始的生活 九州驚魂記之血染滄溟 一起打鬼子 京劇大師:我從龍套開始撿屬性 王者之生死局登場,我乃天神殿殿 沉仙劍祖 穿越修仙界,你卻說浩劫將至? 朱曲柳 原始裂變 情殤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