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論壇體後世番外二(1 / 2)

加入書籤

話題樓的回復速度很快,後來者爬完樓後,回復一下,頁麵刷新,前麵又會多出幾層。

八十五樓:樓上是什麼意思?歷史課本上說了,正寧帝為了鍛煉承華帝,才會給她提供代父施政的機會,讓她提前熟悉朝政,樹立威望,這有什麼好細品的?

八十六樓:中正大帝,我的偶像,她真是太霸氣了,可惜她的繼承人不如承華大帝。

九十二樓:理性討論,就算不信野史記載的那些,僅憑正史記載的那些成就,承華大帝也強大的不似凡人吧。

九十三樓:(引用七十九樓)在此說個常識,中正大帝也是由承華大帝從小養在身邊的,她的執政風格,可比她的祖母承華帝強勢多了。

一百樓:當然是承華大帝,要不是承華大帝留下的底子夠厚,大安可經不起中正帝與後來那幾代皇帝的折騰。

一百零五樓:什麼叫中正帝折騰?承華帝的執政風格較為保守,若不是中正帝,大安怎麼會有日不落帝國的稱號?

一百零六樓:承華帝是世界史上最偉大的帝王,這是全世界都公認的事實,倒是我們安人總在這裡爭來爭去,真是可笑。

一百零七樓:我們的確沒必要神化承華帝,正因她是人,我們才能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她的偉大。

一百零的九樓:隻要遇上和承華大帝相關的話題,都要留進來留個爪,以示尊崇。

一百一十三樓:(引用一百零五樓)怎麼不叫折騰?中正帝的確為大安創造出日不落帝的神話,可是我們華國現在還剩下多少地盤?隻勉強保住承華帝退位時的版圖吧,白折騰一場!

一百一十四樓:作為外交人,我最尊敬的永遠是承華大帝,她所留下的外交原則,在時隔近千年後,依舊是我們外交人所奉行的言行準則。

一百一十九樓:不管怎麼說,中正帝在位期間,我們華國疆域的麵積一度達到三千七百多萬平方公裡,是無可爭議的事實。

一百二十一樓:(引用一百零五樓)承華大帝怎麼保守了?你是九漏魚,沒學過歷史嗎?

但凡學過歷史,就該知道承華大帝從她還沒登基起,就以強勢著稱。

承華大帝不僅親征收復山陽省,還曾多次親自指戰,以少勝多,以最小的傷亡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是她一直堅持的戰鬥原則。

一百二十六樓:也不算白折騰吧,至少曾經擁有過,也讓我們大安的威名震世,連外國現在的歷史課,都不得不提一提當時的大安有多厲害。

一百三十樓:事實證明,中正帝靠武力征戰取得的成就,終究隻是一時。

看看那些就算已經獨立,實際上依舊追隨我們大安的海外國家,就該知道,隻有承華大帝才是yyds,她在位期間所做的一些布局,在千百年後,依舊可以影響到世界政局。

一百三十三樓:若沒有正寧帝的開明大度,就沒有後來的承華帝,更別說是中正帝,史上第一座由數以萬計的百姓獻石磚壘起的萬民墓,足以說明一切。

一百三十九樓:承華帝的功績,沒人敢質疑,但也不必這麼拉踩中正帝吧。

中正帝在位四十三年,為大安民族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也是我們所有安人都必須銘記的。

一百四十一樓:(引用二十九樓)我也,上學的時候,歷史老師反復地講這承華女帝有多偉大,名臣、名將一大批,語文書上的詩詞背誦和理解,被承華朝的詩詞大家承包近半,『承華』二字是我一生的心理陰影。

一百四十五樓:三聖都是我們大安民族的驕傲,我們要做的是永遠銘記和感恩,誰都沒資格評價他們的

功績。

樓層越蓋越高,被反駁的人,與反駁他的人對線,各持己見,將這棟話題越蓋越高。

看著自己開的話題樓越吵越熱,樓主趕緊回復道:理性探討,各抒己見而已,絕對沒有引戰的意思,大家也都冷靜點,別吵出火氣啊。

二百三十二樓:提及三聖君樓,肯定少不了我的足跡,我認為單論功績大小,肯定是非承華大帝莫屬。

但是我們身為後輩,不能不承認的是,三聖在不同時代形勢環境下,都已做到最好,實在沒有放在一起相互比較的意義。

二百三十七樓:樓主好茶!

二百七十一樓:影視圈的吃相屬實太難看了些,知道承華大帝在我們安人心中的地位,就反復地拍。

若能拍出些承華大帝的風采也就算了,看看他們都找的那些演員,真是半點不配,那些導演選角的時候,都不能參考一下承華大帝與沈皇夫的真人素描畫像嗎?

二百八十六章:樓主確實有點……

二百九十五樓:(引用二百七十一樓)就知道但凡是這種樓,就少不了這種吐槽,不過我為你點贊,順便強調一下,承華大帝yyds。

三百零二樓:二百三十二樓說得對,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三聖在歷史上的崇高地位,都是當時的百姓們,用一塊塊凝聚著他們的感恩與信仰的石磚,親手堆積起來的,沒什麼好比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和奇犽網戀之後 疾風吻玫瑰 偏執丞相寵妻日常(重生) 全球升溫 愛意延遲[娛樂圈] 異種大食堂[無限] 綠茶白月光[快穿] 職業嘴替,日入十萬 豪門離婚指南 博物學家,專業暴富[綜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