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五年後(1 / 2)

加入書籤

時間過去的總是很快,鍾家的人們更是如此認為。

汲水縣衙。

穿著勻稱又乾淨衣裳的鍾謙鞍,正滿臉笑容的和同僚作揖告別。

然後等人都走了,才來到縣衙邊上,孫老漢正趕著輛以老馬拉著的樸素篷車待在那,見他過來便打著招呼:「東家,咱今個先去福源樓,還是孫家接二爺啊?」

等明個就是衙門規定的休沐日,他這位戶房吏員為數不多的閒暇時候。

鍾謙鞍稍作沉思:「先去福源樓那邊吧。」

孫老漢點頭。

沒說話,挽起布簾請鍾謙鞍上了車內,便甩著馬鞭緩緩駛去。

福源樓是自家三弟鍾謙鞍和妹夫王三才倒騰雞鴨魚肉等生鮮臘味,給漕河輸送的產業,說是什麼什麼樓的,看著和酒樓飯館那樣,其實也就打個對外的幌子。

暗地裡有他這個大哥的扶持,以及老二鍾謙靬和孫家的關係。

買賣現在做的不小!

周圍,那些鄉民們,都會送來山貨或漁貨,以及各種牲口來變賣。

包括新鮮的果子和些許剛宰的豬羊雞魚之類的肉類,拿回去算是能吃個新鮮,也不必和以往那樣,在家自個動手,費時費力不說,現在還有點耽擱身份。

畢竟如今的鍾家,在汲水縣城裡談起來,誰不豎個拇指?

連他鍾謙鞍。

以往的鄉民們見到了,都要尊稱聲鍾家的大官人!

剛拐過街道,前邊有隊皂衣的捕快過來,為首的是個模樣憨厚又孔武有力的少年,孫老漢稍稍勒住老馬前進的速度:「前頭是小東家,剛巡街回來。」

鍾謙鞍挑開布簾看了看,便點頭道:「這次不必等他了。」

孫老漢就甩著馬鞭過去。

沒法。

青州地界還是不平靜,近些日子,天聖教餘孽又有活動的痕跡。

汲水縣地處漕運節點之側,當然要外鬆內緊些,真出了什麼事,衙門裡上上下下,論起漕運衙門的怒火,那可是誰都跑不了好——拿職問罪都是好的!

孫老漢和自家師妹尹甜甜都是出身於此,哪能不知道其中的危險?

想到這些。

他的心頭也忍不住陰鬱少許,不知道是對天聖教餘孽,還是師妹。

沒來得及想太多,趕著馬車就來了城西,商賈和店鋪較多的區域,對外收買汲水縣內雞鴨魚肉,對內偶爾還算鍾家宴請他人場所的福源樓,就在眼前。

門前冷冷清清,院子裡卻堆著不少用油紙包好的成捆貨物。

都是提前熏製好的臘貨。

等數量夠了,就運到汲水河那邊,轉售到漕河變賣。

來回就是十餘兩銀子的進賬,雖說每月不過來回兩次,但架不住這些年的生意越來越大,越來越紅火,以至於自家的老三鍾謙鞱,都想起了壟斷的法子。

怎麼說,鍾家在汲水縣上下到鄉村農社之類的,都有交情。

差的就是可靠的人手。

剛進去。

鍾謙鞍就看到門裡,自家三弟鍾謙鞱和妹夫王三才,在那說著什麼。

見到大哥過來,這兩個連忙起身:「大哥來了?」還好奇的看了眼後邊:「怎麼石頭那小子,還有二哥沒過來?」畢竟明個休沐日,今天都要一塊坐車回家去。

作為大哥,鍾謙鞍沒客氣的坐在旁邊的位置上給自己倒了碗茶水:「這兩天府城來了消息,要求嚴查天聖教餘孽,石頭跟著捕快在那巡街。」喝了兩口潤潤嗓子,臉上也帶了幾分笑容:「老二那邊,還在孫家呢,等走的時候去接他就行。」

聽見這話,老三鍾謙鞱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還是和孫家的那位紫姨,嘮嗑嘮家常去了吧?」說著也是帶了幾分感激:「這兩年,那位紫姨沒少幫咱家呢!」

可不是咋地,都不像是幫不幫的,完全就是把他們自家人來扶持!

隻要鍾家有什麼情況。

縣城上下,孫家都會先提前打個招呼,一路綠燈。

盡管有些事上,鍾家畢竟也有戶房和工房的關係,但沒奈何孫家經營縣城四五十年,什麼情況和交情都能拿捏在手裡,說出去的話,比他們還要管用。

尤其是之前小打小鬧的漕河生意,孫家竟然都是打了個招呼的事!

大家心裡都明白。

完全,算是靠了人家孫家,這位紫姨的光。

最受喜歡的老二鍾謙靬,能不過去感謝,順便陪著人家聊聊?

每月每旬都會過去兩三趟的功夫,說是帶點家裡的尋常米麵和臘味,人家其實也不缺這點東西,就是年紀大了念及以前的情分,聊起來就當自己孩子。

其實現在外頭都已經有傳言,這老二鍾謙靬,快成了孫家乾兒子了!

當然具體如何。

老二鍾謙靬從沒和他們說起過,但隱約的確有那個意思。

主要是怕自家那位當娘的,畢竟每次談起孫家來,說什麼那位紫姨給的什麼好處,自家這位娘親的臉色就會稍有幾分怒容,哪怕沒說也是知道心情不好。

至於乾親之類的話題,就算談起來,誰又能真敢開這個話頭?

反正這家裡沒人敢。

不過,正在他們閒聊的時候,門外卻傳來車馬聲。

同時老二鍾謙靬,和外麵那人告別的聲音也出現,然後進來:「這次孫家的門房把我送過來的。」他見滿臉詫異的老三和妹夫,無奈的笑笑道:「婉拒不了。」

有些事他當然也明白,就對大哥問道:「那咱現在趁著天沒黑回去嗎?」

鍾謙鞍默默的點點頭:「那現在就出發吧。」

回家算個大事。

妹夫王三才還要留下,回去的就是他們哥仨。

三輛馬車,一輛就是孫老漢的,兩輛則是拉貨的——回去的時候,總要帶點東西,那些果子和鮮肉之類的算家裡吃的,還要帶點臘肉回去送給鄉黨親朋。

尤其是各自媳婦的娘家人,還有靠山村的裡長和耆老及有輩分的。

都要體貼的照顧得到。

不然。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無上魔帝行鬥破 我去打鬼子 我的姐姐想修仙 我在八零當福包 農家醜妻 馭房有術 攜寵靈師 花朝躍農門 三國之超級培育係統 農女曉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