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起義(1 / 2)

加入書籤

呂雉被劫獄的事情很快被縣令得知了,縣令情急之下命令士兵關閉城門,然後全城搜捕呂雉。

然而這一切都是無用功,他搜捕了好久始終找不到劉邦一家人的下落。

呂雉早就預料到縣令會有這個作為,所以她拜托夏侯嬰快馬加鞭地載著他們出城。

縣令會懷疑呂公他們劫獄,可呂公聽說呂雉逃獄了,表現得既意外又高興。

呂公說縣令無憑無據,可不能隨便逮人,而且呂公在城內也算是一位有聲望的商人,到時引起城內百姓不滿就因小失大了。

縣令因此放棄逮捕呂公他們,轉而懷疑起蕭何他們了,可是蕭何他們也對此表示驚訝。

縣令看在蕭何他們是自己得力助手的份上,索性不把責任追究到蕭何他們身上。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縣令對呂雉的行蹤一無所知,可仍舊不放棄追捕呂雉。

直到後來有一天,他收到一個天大的消息——秦王嬴政因病駕崩了。

縣令才漸漸地放下追捕呂雉和劉邦的念頭了,但這不能保證縣令真的放棄緝拿劉邦他們了。

嬴政駕崩的事情很快傳遍了整個國家,正當大家都為此歡呼雀躍的時候,一個更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秦二世竟然是胡亥。

秦二世胡亥即位以後,不僅聽信趙高讒言殺害親信,還搜刮眾多勞工興建坐落在驪山的始皇陵。

他逼迫他們修築皇帝住的阿房宮,以及抵禦匈奴的長城,逼得百姓怨聲載道。

百姓們一直期望賢明的公子扶蘇當上皇帝,結果這個願望卻撲了空,反倒讓胡亥當上了秦二世。

後來大家聽說胡亥是在趙高和李斯的幫助下,殺死了兄弟姐妹二十多人,並逼死自己的親哥哥扶蘇才當上秦二世的。

更可惡的是胡亥剛當上皇帝不久,又在宦官趙高的慫恿下害死了蒙恬、蒙毅、李斯等眾多忠臣。

胡亥跟嬴政一個德行,都是當了皇帝之後就尋歡作樂、不理朝政,凡事都交給丞相來管製。

李斯死後,胡亥封趙高為丞相,什麼事情都交給趙高來處理,而胡亥就哪快活哪待著去。

趙高怕朝內百臣對他有偏見,於是整出「指鹿為馬」這一套來警告他們——

現在秦朝當丞相的人是他趙高,他說這頭鹿是馬就是馬,反駁者死。

經過這個事後,趙高的聲望在朝內越來越大,而且趙高還有胡亥這個秦二世撐月要。

即便趙高提的政策很無理取鬧,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這才導致秦朝子民怨聲載道的現象發生。

正是因為胡亥的昏庸無能,以及趙高實行一係列搜刮民脂、魚肉百姓的政策,越來越多農民受不了沉重的賦稅壓力就不高興了。

正所謂有壓迫就會有反抗,哪怕匈奴不犯事,農民起義的聲勢也越來越明顯。

而首當其沖的兩個人正是陳勝和吳廣,他們倆在大澤鄉借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號舉起起義反抗秦二世的旗幟。

本來很多平民百姓都很怕死,可秦二世真的比嬴政還安於享樂,而且朝內還被趙高獨攬大權,這個腐朽的朝代不推翻留著過年嗎?

再則陳勝和吳廣在大澤鄉帶領農民起義的時候,民間流傳起狐狸叫著「大楚興,陳勝王」的故事,導致越來越多人認為陳勝和吳廣起義是天數。

因此更多老百姓加入了起義造反的隊伍,哪怕他們曾經是多麼貪生怕死,但一想到有陳勝和吳廣做領頭羊,他們就無所謂生死了。

至於當時陳勝和吳廣起義造反的真實原因也挺耐人尋味的,當時陳勝和吳廣作為屯長押送九百多個貧苦農民去戍守漁陽,結果途中遭遇大雨。

大雨引發了泥石流,泥石流又把一條山道的路口給堵住了,陳勝和吳廣因此無法按期抵達。

這個行為按照秦朝律法是要斬首的,既然逃亡是個死,造反也是死,還不如死得偉大一些。

於是陳勝和吳廣跟這九百多個農民商議推翻秦朝,他們早就厭倦了秦二世不賢明的統治,一致決定跟隨陳勝和吳廣一同反秦。

起義爆發後,大家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不得不說,這兩個人的確很有領袖風範。

他們帶領很多農民攻占了大澤鄉和蘄縣,不到一個月又攻占了安徽、河南交界地區的五座縣城。

正是因為陳勝和吳廣帶領的這批農民闖出一番事業,再加上秦二世胡亥昏庸無道,各地農民也都自願加入了反秦的隊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大江東去浪濤盡 雲遊軼事見聞錄 玄幻封神榜 高天原陷落之後 吾乃最強王者 全民係統覺醒 我的地球能升級 皇兄我想篡個位 開局一個養殖場 我將黑暗湧現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