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54章(1 / 2)

加入書籤

◎使臣來訪◎

質子宮,許嬤嬤在丁恆和榮吉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走了幾步。

葉靜楓驚喜道:「嬤嬤的腿好了!」

「差不多了,張禦醫說要每天試著走一走。」許嬤嬤坐回輪椅上,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笑著道。

早前她壓根沒抱什麼希望,連續幾個月貼著張崇熬製的膏藥,居然有了起色。

據說那膏藥是北丹人用來醫馬腿的,不管是什麼藥,能恢復就好,她還想繼續陪在葉靜楓身邊。

葉靜楓會心一笑:「嬤嬤搬過去和我一起住吧。」

如今她的身份已經昭告天下,行事無需再遮遮掩掩。

許嬤嬤微微搖頭:「寢宮裡要伺候的都是主子,哪有下人住進去讓人伺候,不合規矩,再說嬤嬤在這裡好著呢,殿下的心意嬤嬤心領了。」

「那我等著嬤嬤。」許嬤嬤瞧著麵頰紅潤,氣色飽滿,確實很好,葉靜楓沒有勉強。

「聖旨到——」葛舟堯帶著幾個宮人走進院內。

葉靜楓迎上前屈身接旨。

葛舟堯揚聲宣讀:「葉氏大公主葉靜楓,端莊賢淑,性資敏慧,率禮不越,柔嘉淑順,風姿雅悅,晉封為長公主,封號金陽,欽此——」

許嬤嬤一直都在盼著有朝一日葉靜楓能夠如葉靜婷那般,得到一位嫡長公主應有的尊榮,她激動地握住葉靜楓的手:「殿下可以出宮開府了。」

葉靜楓憶及自己的公主府身體微僵。

葛舟堯收起聖旨又拿出另一份:「葉氏金陽長公主接旨。」

葉靜楓再次屈身。

葛舟堯攤開聖旨:「葉氏金陽長公主葉靜楓,知書識理,貴而能儉,無怠遵循,克佐壺儀,深得朕心,可立為皇後,擇日備禮冊命,欽此——」

兩份聖旨落入葉靜楓手中,許嬤嬤驚怔:「這是……?」

李霄許是貪圖她的美色抑或是為了穩固朝堂,安撫民心將她納入後宮,可她還是個「瞎子」,為何會許予她後位?

瞎子當皇後,曠古絕今。

葛舟堯笑眯眯道:「大殿下身份尊貴,色藝雙絕,蕙質蘭心,當此殊榮,老奴恭喜大殿下。」

說話間,他眼珠看著許嬤嬤點了點下巴,暗示她放寬心。

李霄對葉靜楓如何,他一清二楚,他自己也會從旁護著葉靜楓,就算將來後宮進了新人,誰也別想越過她。

許嬤嬤喜極而泣:「奴婢一直都知道,殿下是個有福之人。」

有旁人看著,葛舟堯接過葉靜楓的打賞沒有停留。

主仆二人屏退左右說起了私房話,許嬤嬤問道:「殿下想好了?」

葉靜楓唇角抿出弧度,點點頭。

自回城那日後,她便隱隱有了猜測,並沒有太意外。

身為亡國公主,能遇到李霄是她的幸運。

許嬤嬤眼中多了幾許柔光:「老奴說過,無論殿下做出怎樣的選擇老奴都會支持,眼睛的事殿下打算怎麼辦?」

此前將復明之事當作保命的底牌,如今葉靜楓由暗轉明,馬上成為一國之後,有了立足的資本,也就無需再隱瞞了。

「我會告訴他。」想到李霄自以為瞞過她的那些小動作,葉靜楓笑容加深。

*

翌日早,知語和如蘭上前為葉靜楓更衣梳洗。

葉靜楓抬手在眼前晃了晃,詫異道:「咦,我怎麼感覺眼前有了光亮。」

突然復明會令人起疑,她打算循序漸進。

知語聞言喜出望外:「莫不是殿下的眼睛要恢復了?快請太醫看看吧。」

葉靜楓道:「去請溫院正過來。」

她從許嬤嬤口中得知,她的眼睛之所以被誤認成落水所致,是得了溫院正相助。

溫院正收到傳訊很快趕到晴瀾宮,他仔細觀察葉靜楓的瞳孔,問道:「殿下感覺有什麼變化?」

葉靜楓對上他的視線,眼波流轉,眨了一下眼皮:「從前是一片黑,現在能看到些許白光。」

在宮裡頭做事還能長命的人都有一手隨機應變的好本事,太醫也不例外,溫院正抽了一口氣,道:「是……好跡象,或有恢復的可能。」

「真是太好了。」知語忽略「可能」二字,問道:「要多久才能恢復?」

何時恢復要看葉靜楓自己的意願,溫院正捋了捋胡須,一本正色:「還要再觀察一陣子才能確定。」

「需要服藥嗎?」知語追問。

沒病吃什麼藥,溫院正應道:「暫時不必,此前沒有服藥,冒然用藥有可能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

葉靜楓不好單獨與太醫見麵,命知語送了他一對上等的東珠以示謝意。

送走溫院正,知語興高采烈:「皇上若是知道一定很高興,殿下把這件事告訴皇上吧。」

真相挑明後,李霄都是光明正大地來見葉靜楓,不再通過底下的人去打聽她的事,底下的人也不會特意把葉靜楓的事透給李霄,恪守本分。

「嗯。」葉靜楓笑著應下。

用過早膳,李霄傳話,要與葉靜楓一起接見北丹使者。

大商內亂不好被敵國探知,朝陽長公主有意拖延,待平定了吳王之事後,才帶著北丹使者進京。

葉靜楓依言換上長公主的冠服前往龍臨宮。

龍臨宮寢殿,朱正豪對李霄道:「臣收到消息,武鄉侯從吳王手中救下瑞陽長公主,正在回京的路上。」

武鄉侯率三萬兵馬被困在湄江流域進退兩難,索性按兵不動,暗中觀望京城的情況,待得知吳王兵敗守龍關挾持葉靜婷逃跑後,跟了過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女校那點事兒 風肆起 躺贏!她撩的瘋批弟弟富可敵國 大國醫:和愛豆結婚後我被團寵了 開世 五子傳說 大隋護道人 極品小神仙 綁架全人類 人在北宋,從拒做駙馬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