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兗豫飢荒(1 / 1)

加入書籤

劉備走後一個月,河北傳來消息。

幽州牧公孫康果真將進攻中山郡的兵馬撤回了幽州。

劉基得知情況後卻沒有感到高興,因為公孫康的收斂,更加證明了這位遼東霸主同樣能忍一時之急,是位完全值得重視的對手。

若公孫康一直緊守幽州和遼東,將來劉基想要收服兩地,怕是還要經歷一番波折。

經過和秦國的三年大戰,楚王劉基越發地不愛大動乾戈。

打仗是要靠錢糧堆的,以前討伐黃祖、劉表、劉璋時,劉基還能為收獲大片土地、大量人口而狂喜。

可打下的地盤多了後,劉基的閾值拔高了,對開疆拓土已經感到有一絲麻木。

再加上曹丕、孫紹、公孫康三人都已經沒有能力和楚國爭雄,這天下不出所料都會落到劉基手中,因此劉基是真不想打沒有必要的仗。

所謂「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一切無法靠政治解決的問題,才應該訴諸於戰爭。

在冀州問題上,劉基就已經在采用政治手段來收服冀州,

並且劉基還在這上麵嘗到了甜頭,不費一兵一卒便拿下了冀州五個郡的地盤!

快要過了喜好打打殺殺年紀的楚王,隱隱有對用政治手段解決問題上癮的事情上癮。

畢竟和平收服冀州五郡的經過,叫劉基徹底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政治其實比戰爭更加高效!

而遼東公孫氏顯然比逆秦曹氏和偽齊孫氏,更有可能被劉基用政治手段擺平。

即便是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被楚軍所殺,可在國家問題麵前,公孫康已然先一步向劉基表示了妥協。

公孫康自主退去「燕王」封號,改以幽州牧自稱,同時應劉基要求撤回攻擊袁尚的軍隊。

這兩點都是公孫康向劉基妥協的體現。

所以劉基現在寧願穩一手,看能不能用政治手段解決公孫氏,而不是直接動用武力。

發動戰爭勞民傷財,楚王是越來越不喜歡輕易出兵了。

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楚王實在是太穩健了!

三月,袁尚又派沮鵠到許昌拜會楚王,希望楚王能夠支持他出任並州刺史。

劉基對此大為惱怒,感覺這袁尚實在是有些過於不知抬舉。

在接見袁尚的使者時,劉基一點麵子也不給,當著使者的麵斥責其主袁尚,叫他老老實實窩在中山,並直接下令任命袁尚為中山太守,審配為常山太守。

沮鵠聽楚王當麵指責其主袁尚,有些繃不住,竟鼓起勇氣開口反駁,倒是叫楚王高看了他兩眼。

不過這也沒用,劉基還是要求沮鵠回去傳話,叫袁尚和審配這對主臣趕緊分開。

沮鵠悻悻地回去傳話,然而之後的兩三個月內,袁尚那邊都沒有再回信。

所幸楚王劉基現在沒工夫理那條喪門之犬,因為今年春後,兗州和豫州果然如劉基預料一般爆發了飢荒!

打去年起,江東和荊州兩地的存糧日漸不豐,僅能勉強維持前線五萬大軍的運轉。

所以劉基一直等到去年十二月,也就是秋收結束後的兩個多月,才從荊、揚二州長官那裡獲悉了可以調撥的糧食數量。

而當飢荒爆發時,從江東和荊襄發來的賑災糧都還在路上,劉基不得不先下令將軍中存糧拿出來賑災!

能做出這個決定,劉基其實是冒著一定風險的。

但劉基憑借自己在軍中將士麵前積累下來的完美形象,使得將士們在得知自己的軍糧將被用於賑災後,都沒有一個人有怨言!

為了安撫將士,劉基也是多次到各軍營中與將士們同吃同住,以此主動縮減自己的開支。

也正是因為劉基的以身作則,各軍將士更感楚王的仁德。

到了這一刻,好多士卒們徹底相信,楚王是一位仁德足可比擬三皇五帝的聖君!

劉基在確保軍中將士都無怨言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各縣視察災情,確保軍糧都被發到了災民手中。

然而此次視察,劉基還是不出意外地,體會了一把封建時期官吏的貪腐之深。

兗豫大飢荒,楚王不僅主動縮減開支,還拿出軍糧賑濟災民。

就是在這樣的風向,依舊有利欲熏心、不知死活的縣邑官員打起了賑災糧的主意。

雖然數量不多,可也足以惡心到劉基。

對於這些視人命如草芥的畜生,楚王向來是殺伐果斷。

但凡貪墨賑災糧的地方官,劉基直接選擇殺頭抄家,將貪官汙吏侵吞的東西都吐了出來。

如此殺了三兩個人,消息徹底傳開後,劉基在中原百姓心中的形象是徹底立住了。

這時就算天降奇跡,叫秦國打回了中原,恐怕兗、豫二州的百姓也會大量逃到淮南去。

在百姓眼中,秦國和楚國比起來,簡直是兩個極端啊!

一邊隻想著窮兵黷武,一邊卻在奉行王道,士民百姓用腳投票,都知道該選誰。

整個春夏,劉基都忙於巡視災情,但凡有飢荒嚴重的地方,劉基都會親自著手解決問題。

如此作為的好處,便在於兗、豫二州突然冒出來大量「黑戶」!

不少之前落草為寇,或是托庇豪族門下的黔首,都感念楚王之仁德,主動返回家鄉,重新登記入籍。

夏末,各地呈報到許昌的文書中,都提及了人口增長一事。

單是豫州譙郡一郡,就憑空多出來了四五萬人口,整個兗、豫二州加在一起,竟冒出來了近二十萬「黑戶」!

這讓劉基本人都大感震驚,原本他以為秦國已經把兗、豫二州搬空了大半。

誰曾想在各郡各縣籍冊上漂浮著的數字,根本不足以精確描述中原地區的實際人口!

也對,畢竟根據後世學者的研究,三國時期全國人口在三千萬左右。

晉書也記載,在滅吳後,全國總人口為一千六百餘萬。

可縱觀各家關於三國時期的可靠史書所載,魏蜀吳三國峰值人口加在一起,也才不到八百萬!

別說是和後世研究的數字相比了,就是和晉書相比,三國時期的官方統計人口也足足少了一倍!

這其中的貓膩,想想就能明白。

對於回歸的「黑戶」,劉基當然是大加歡迎。

為了安撫這些新戶口,楚王下令各郡縣必須分地給新戶口,並且免除他們兩年的賦稅,以保證新戶們能夠在劉基治下安居。

人口回歸固然是好事,可這樣一來,統一中原的腳步又被拖慢了幾分。

七月,秋收將至的時節,身在許昌的劉基得到並州傳來的流言。

鮮卑軻比能在圍攻晉陽快一年後,終於攻破了晉陽城!

並州刺史杜畿兵敗身死,晉陽城被鮮卑人占據,十萬鮮卑騎士劫掠太原,並州大亂!

聽聞這一消息後,劉基一下子從自我陶醉中清醒過來!

漢末三國還是有外敵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遺夢幻世錄 我不斷轉生在平行宇宙 隕落神尊 元文明 渡蒼穹 我家賢妻太薄情 徒兒,下山去禍害你師姐吧 詭異世界,我能敕封神明 重生再來與龍同行 鈞氏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