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零 狐仙世家(三更求月票)(1 / 2)

加入書籤

回到黃天嶺,黃天便沒了局促,隻覺得自在十分。

趁著年有餘和灶三娘還沒回來,拿著五色穀種神性便開始煉化起來。

倒也簡簡單單,沒甚稀奇的,隻是大地之道的衍生,煉化了之後,也就多了一道「五穀豐登」的法術,便是土地爺之前憑借土地神符才能施展的那道土地法術。

此術涉及到了五行轉化之理,也有匯聚精氣,凝結果實之意。

黃天最先便是對著那株銀杏靈根幼苗先施展,勃發地氣之術,後施展五穀豐登之術。

「後土地祇,位安為上,廣布恩露,祈瑞降祥,攘福解殃,惠施青玄,五穀豐登,敕!」

隻見本山地氣之精,紛紛湧動,銀杏靈根,根係長往更深處地下,約莫七八丈後,觸及到了地下水脈,這才水土生木,開始長起枝乾,樹葉。

大量靈氣吞吐,元氣吞吐,沖刷來去。

很快便從普通人月要高的小樹苗,長成了一人高的小樹。

連著樹下那枚黑色的死卵,此時也借著靈根吞吐的靈機,靈性活躍起來了。

宴溪先生感應到另外一株靈根同道,不由歡喜。

黃天也不厚此薄彼,同樣對著宴溪先生的本體施展一通法術。

不過效果就沒有之前銀杏靈根一般驚艷了。

可能是宴溪先生擁有傳承,自身也已經修煉了三百多年了,底蘊深厚,不是那銀杏靈根可比的。

卻也見得其生枝長葉,如今已經有十二枝,三十六杈,一百零八片葉子了。

葉子如碧玉,枝丫若瑪瑙琉璃,其性非凡。

宴溪抖抖樹身,吞吐甲木青華之氣,帶動周邊草木一起呼吸。

一道碧波浪潮便上山林之中掀氣。

元氣滾動,帶起了風,風之靈,傳播給了蒲公英,傳播給了鳥雀,昆蟲。

整座山林的生機在此時野蠻生長起來。

哪怕是陰暗潮濕,不見光處,都有大量菌孤開始生長,許多腐朽木材上還生出來了木芝,石縫裡長出來了石芝,土芝。

山中精怪紛紛驚動,隻覺得靈氣浪潮一波又一波,自身十分渺小。

於是紛紛禱告山神。

結果禱告了山神的精怪們,靈氣自動親近入體,隻覺得修為增長更勝往日自己苦修數倍之速。

白千歲正在蝙蝠洞前種下壽桃種子,洞中蝙蝠近來多長壽,有些壽福之氣,用了年有餘的法門,正好叫這壽桃發了芽。

感應到了元氣浪潮,不由感慨:「咱們這位山神,如今可真了不得了。」

兔子洞中,搗藥仙子正在精心照顧藥園靈藥,忽然靈藥紛紛成熟,不由一驚:「難道今日山林升格,山主怎麼不通知我啊!」

良久卻沒有感應到地動山搖,隻覺得草木生機更勝以往,元氣也越發活躍起來了。

而黃天卻能體悟到,黃天嶺地下,一條微型靈脈,已經成型了。

靈脈配合和著靈根,為山林吞吐著元氣,淨化汙穢,轉化成靈氣。

靈脈依附著地靈寶穴連成一線的山脈雛形,好似一條白色蚯引一般,似乎是活的,但是靈智不高,不可隨意行動。

「倒是造化了。」黃天十分贊嘆:「造化了。」

宴溪也感應到了靈脈存在,連連恭喜黃天。

黃天笑嗬嗬:「你才是首功,我這裡有一件寶物,原先是天驕之物,是為日月明鏡,正麵可以吸收太陽之精,反麵可以吸收太陰之精,你們草木靈根之流,最喜日月星辰之華光,且拿去煉化吧,往後本山一應草木所化精怪,都由你統帥。」

宴溪伸出一條綠色觸手,接過日月明鏡:「不敢不為神主效死!」

「好了,快去煉化了吧,有些實力手段,才好繼續為我做事,口頭上的話就莫要多說了。」

而碧波湖,敖青卻更感壓力,本來自覺可以吃定黃天,可近來之事,叫他不得不多做打算,把黃天真正對等的來看。

「看來,我必須要爭一爭八百裡東湖尊位了,不然,隻怕不需兩年,黃天便要收伏統禦本君,收做從神。」

敖青諸多念頭生起,自也想要一飛沖天。

而此時,灶三娘和年有餘,也匆匆趕來。

一同趕來的還有胡月樓,胡月樓有一座仙府法器,名為築雲小館。

這件法器是用月下靈雲煉製而成的,可以懸浮之空中,十分輕盈。

平時是一團雲彩,卻也可以化作一棟別墅。

此時小館之中可見兩個人形模樣的,又有七八個穿著衣服的直立狐狸模樣,更有十幾隻隻能四肢著地的。

隻見著那兩人形模樣的,乃是一公一婆兩個老者,此時竟然麵色動容,就要給胡月樓跪下!

「世子的大恩大德,辛某真是無以為報!本想當牛做馬,可我這還有一大家子,便是當牛做馬,與世子也是個拖累,隻能來世再報!」

胡月樓嘆息道:「你辛家本也是青丘國嫡係,奈何遭劫,我們祖上有舊,當初你家抄家的時候,寄了大半家產到了我們這一支,本該要還你們家,但你們家人丁凋零,一來二去,也不見著有個良材。」

「如今我所用度,不過都是從裡麵出,你也無需謝我。」

「後輩子弟不孝,將祖宗留下的家業敗盡,如今淪落野狐禪,這些家業我們早已無臉繼承了。」

辛夷九嘆息道:「隻世子還念舊情,為我們尋個安身之所,又有何求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在東京當巫女 西遊:我孫悟空才不要大鬧天宮 從烏坦城開始征服諸天 迷霧之仙 我在1980年有個家 神印之龍皓晨養成計劃 誰見嶽父會送通緝犯當見麵禮? 我成了女頻修仙小說中的炮灰 諸天氣運:從鹿鼎記開始 我在聊齋長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