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四 袞冕除夕(1 / 2)

加入書籤

黃天端坐玉皇彌羅天上,媧皇娘娘和地母娘娘,將親自趕工縫製的繡片,臨時加在了天帝袞服上。

媧皇娘娘繡的乃是萬物生靈,日月星辰,地母娘娘繡的乃是山川大地,草木農作。

這件袞服,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六種織於衣。

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繡於裳。

玄衣,纁裳。

玄乃天之色也,纁乃地之色也。

並非尋常龍袍,八龍於外,一龍藏於內。

這是祭祀,登基之袞衣,不可單單以龍示之。

此衣,肩擔日月,背負星辰。

衣領為升龍,繡口為鸞鳳。

月要間垂五色大綬。

三島十洲,作了月要間金玉大帶,金乃功德真金,玉乃取三島十洲之靈玉雕琢。

上裳又有五色山嶽,下衣四襟,碧波卷浪,是為五鎮四海。

但又不僅僅是這兩件,還有內錦,外紗,漢巾。

至於冕,人間帝王為十二冕,黃天則十五冕,何也,天之九德,地之六德也。

冕板前圓後方,十五條五色索子串聯的五色珠子,都是福神部親自煉製出來的五福珠,還有精挑細選的五行靈珠。

冠冕用先天靈玉的簪子固定住。

為此,黃天還專門學習了禮儀,即穿著冕服,如何走路,如何坐,如何站,三位老天相博古通今,對此事倒是比較上心。

倒是叫黃天表情管理,行動坐臥,頗為有威儀了。

媧皇娘娘將掛著耳邊,用玉珠垂下的「充耳」撫平來,看著黃天如今的模樣,感慨道:「倒是挺像一回事的。」

黃天飯問道:「難道之前就不像一回事麼?」

地母娘娘,將玉圭,給黃天擺正:「雖說你不必祭祀蒼天,也不必祭祀大地,隻需走個儀式,正式稱帝,一應禮儀規矩,都可簡化,可九洲畢竟是天朝上界,禮儀越隆重,神道威儀便越深刻,要知道,禮,祭祀之儀軌也,這對你而言,無疑是最盛大的一場祭祀,觀禮者,太乙帝君,道君,都在注目著你,若是出了錯,他們往後即便武力上尊敬你,心中卻不認可你,即非能成大事者也。」

黃天麵色一正:「說是這麼說,真遇到不服的,打還是要打。」

彩鳳娘娘,九尾娘娘,幫著檢查了儀仗,這些儀仗,一些是前三代天帝所用,翻新了,拿來用用,一些則是趕製出來,完全嶄新。

比如左右兩個舉著兩個大羽毛扇子的,這種叫做翣,乃是儀仗扇,隨時跟著黃天身後的。

兩個執扇人,卻是月宮的青娥夫人,嫦娥夫人。

翣乃是由七禽之羽製作而成,鳳凰,孔雀,大鵬,鴻鵠,鵷鶵,鸑鷟,青鸞。

十分華麗,兩扇在此,有「止息停風」之能,如此儀仗雖然走動,卻不會為風所亂。

還有小團扇、方扇、黃麾、絳麾。

黃天雖不知道用處,但自古以來便有,便也隨著。

更別說浩浩盪盪的樂師團了。

最為威嚴的當屬帝車了,乃是通體由沉香木所製,上有華蓋,周有霞帳,由九龍拉之,皆五爪金龍也,神俊不凡。

為黃天禦龍的,乃是龍胤帝君。

儀架左右,還有青鸞仙鶴,金童玉女,這些都是由鳳祖道君管的。

總之不可謂不隆重。

「可惜,沒個帝後。」媧皇道。

地母道:「不如現場招一個?諸天之中的女道君,帝君,不是還有幾個,是自幼修持,未曾婚配麼?」

黃天連連拒絕:「我才一千歲,這些隻怕跟您兩位是同輩的,我哪敢高攀,卻不知道幾千劫,幾萬劫的修持。」

「嗯?」

「倒不是說您兩位老。」

媧皇娘娘冷笑:「你證道之時,可是對外宣稱修持了一萬八千五百劫才證道太乙,你哪裡知道別人有沒有修改?你嫌別人老,別人還嫌棄你呢。」

地母娘娘點點頭:「沒錯,沒錯,不過這些道君,帝君,女相者畢竟少,但相信隻要你放出消息,隻怕一大批男相示人者,都願意學習太陰星君,由男作女也。」

黃天:「兩位娘娘,莫再取笑了。」

隻好奇道:「如今混沌之中,有多少太乙?」

「滿打滿算,包括混沌魔神在內,太乙真流隻有不到六十個,但是太乙散數,有約莫兩百來個。」

「來九洲者,倒是挺多,足足有八位太乙真流願意來,散數有三十幾位。」

「這麼少?」黃天驚奇,暗暗道:黃魁這是沒發力啊。

「已經多了,一些太乙走不脫世界,一些太乙在混沌秘境中探索,又有一些位於九洲十分遙遠之地,可以說很給你麵子了。」

「若不是我們剿滅了晶璧世界,鎮壓了命運魔神,隻怕還沒這麼多,最多來三四位太乙真流,散數十幾位,還得我和地母,親自上門邀請。」

「就是,有個幾萬年沒有出門,明明修成太乙道君,還是喜歡偽裝成散仙修士,在自家宗門裡麵依托天仙老祖庇護,修持苟藏之道的長壽道君,這次都來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我在東京當巫女 西遊:我孫悟空才不要大鬧天宮 從烏坦城開始征服諸天 迷霧之仙 我在1980年有個家 神印之龍皓晨養成計劃 誰見嶽父會送通緝犯當見麵禮? 我成了女頻修仙小說中的炮灰 諸天氣運:從鹿鼎記開始 我在聊齋長生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