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1 / 2)

加入書籤

「來了。」

石敬瑭府中,林鹿春和江鶴同藏身在房梁上,向下張望。

兩人前陣子在燕州與蛛網的線人聯絡,不多久便發現石敬瑭的人與契丹人似乎有所來往。

於是江鶴同當機立斷,帶著林鹿春一起來到河東節度使府上,要看看這石敬瑭是否真的如她所說的那樣,會與耶律德光同流合汙。

兩人在房梁上守了兩個時辰,才聽見外麵傳來腳步聲。

門外的仆從推開房門,石敬瑭一馬當先地走了進去,大馬金刀地往主位上一坐。

他下首有幾名參將,並著一個文人打扮的謀士。

那幾個參將當中,便有一人是曾經帶兵殺光李從厚侍從的劉知遠。

石敬瑭坐在主位,神色間不免憂愁。

如今李從珂當了皇帝,雖算不得名正言順,但名義上到底也是李氏後人。

石敬瑭雖然心中並不服氣,一時半會兒也無可奈何。

時下雖說天下大亂,但要想坐穩皇位,也少不了要顧及虛名。

與謀反相比,「君逼臣反」自然是好聽得多了。

況且石敬瑭自己對李從珂全無忠臣之心,李從珂對石敬瑭當然也是萬分提防。

兩人互相之間明爭暗鬥了這許多年,誰又不知道誰呢?

「我那半兄必然放我不過,如今叫你們過來,也是為了商議對策,有備無患。」石敬瑭沉吟片刻,終於開了口。

餘下幾人也知道他所言非虛。

他們這些參將年輕時便跟在石敬瑭身邊,早已被外人視作石敬瑭的心腹。

以李從珂多疑的性子,石敬瑭若是失勢,他們也必然沒有好下場。

房中寂靜了片刻,很快便因為商談聲重新熱鬧起來。

林鹿春藏在上方聽了半天,便將如今的局勢聽了個大概。

其實這些人言談之中所說的,不過是李從珂如今統領的兵馬乃是開國皇帝李存勖的舊部,不可小覷。

李存勖當初之所以能從朱溫手中奪得天下,他手下的部將自然是功不可沒。

石敬瑭畢竟做了大半輩子臣子,再如何招兵買馬,一個節度使的牙兵又怎能比得過皇帝的兵馬呢?

因此眾人商議,若要與李從珂爭奪天下,必要從別處借兵。

中原如今四分五裂,各國各自為政,尋常不會與李氏為難。

石敬瑭想從這些人手中借兵,自然難上加難。

且中原其餘諸國的國君幾乎都是漢人,他們當然不願意與石敬瑭這個沙陀族的外人結盟。

但若說到外族人……

房中幾人的神色便有些意味深長。

黨項自然是全無可能。

幾年前因著石敬瑭突然出現,黨項的小王爺拓跋浚在中原顏麵盡失,最後還稀裡糊塗地沒了性命,身首異處。

黨項人找不到動手的人,便將罪責都算在了石敬瑭頭上。

石敬瑭要是與李從珂短兵相接,黨項不從背後刺上一劍已經算是仁至義盡,讓他們借兵給石敬瑭,豈非癡人說夢?

至於西域諸部,他們早在大唐未亡之時就已經式微,如今更是自顧不暇,否則勃闌伽曾古這樣的高僧,根本不必投奔拓跋氏。

幾人你一句我一句地將各地的局勢分析完了,末了發現,竟隻有一個契丹可以借兵。

「向契丹借兵,無異於與虎謀皮,不到萬不得已……」劉知遠當即就想反對。

然而思及自己也並無良策,他的聲音便低了下去。

幾名參將神色各異,言談間都透出對契丹的忌憚。

耶律氏與述律氏一向野心勃勃,從耶律阿保機起始,契丹便對中原虎視眈眈。

眾人不用多想,也能猜到向契丹借兵必定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契丹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

是入主中原。

可是隻要石敬瑭不是傻子,就不可能把中原拱手相讓。

於是契丹就要退而求其次……

改為索要幽雲十六州。

幽雲十六州乃是中原抵禦契丹騎兵的最大屏障,失了此地,契丹人想要與中原開戰,隻需在幽雲十六州屯兵即可。

出入中原,簡直就像踏入自家後院一樣簡單。

事關重大,眾參將自然不會輕易同意向契丹借兵。

直到房裡的蠟燭都換了兩次,一群人也沒有拿定主意。

好在李從珂如今還未動手,此時可以容後再談,石敬瑭揮退下屬,轉身進了內室。

林鹿春原本以為今日此事已然到此為止,卻不想那謀臣桑維翰半路折返了回來。

一時間,她的目光驟然冷了下來,仿佛淬了數九寒天的冰雪似的,盯住了桑維翰的腦袋。

然而桑維翰對此渾然不覺,依舊私下裡去見了石敬瑭。

他向石敬瑭獻計,直言若是中土天下不姓石,就算保住幽雲十六州,於石敬瑭也無好處。

李從珂如此猜忌石敬瑭,必然不可能養虎為患,早晚有一日要趕盡殺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長生武道:我靠養生成武聖 地府空了,我進入驚悚遊戲抓詭 名醫景陽 踢不好足球就得回去繼承萬億家產 長生道種 全民領主,我能剪貼屬性 我有一本荒誕經 秦時明月之俠道墨問 港綜,讓你拿錢救人,你卻成大佬 我的餐廳連接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