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嚴峻的形勢(1 / 1)

加入書籤

在寧王軍的營地探了一會,沒有發現更有價值的情報,白小也便悄悄離開。

來到丹陽城前,這裡還有不少戰火留下的痕跡,焦黑的地麵,混雜著褐紅色的血跡,燃燒未盡的火焰。

城牆上、地麵上還插著不少箭矢,淒涼的箭杆,殘碎的翎羽。

散在城牆下的淩亂兵甲、器械,都說明著這裡白天剛剛經過一場大戰。

無暇多想,白小也來到護城河邊。

丹陽的護城河很窄,隻有十餘丈寬,白小也找了兩根木頭,往河裡一丟,中途借了兩下力,便飛身越過。

趁著夜色,悄然翻入丹陽城,守在城牆上的士卒,沒有絲毫察覺。

城中已經戒嚴,找百姓打聽了一下,得知欽差大人的指揮所,就設在原來的丹陽縣衙。

見到柳大人的時候,他此刻正跟幾位指揮使,還有手下幕僚,一起商議目前的形勢。

七八個人圍坐在桌前,手裡拿著米團、餅子正在大嚼,桌子上擺著兩盆菜,沒有肉食,很是簡單。

因為時間很緊迫,便把用餐和開會放到一起了。

看到白小也無恙歸來,柳大人很高興,起身,招呼白小也入座。

柳大人官袍有些陳舊,上麵沾滿了塵土、碳灰,甚至還有斑斑雜雜的血跡,顯然已經多日沒有更換了。

迎上柳大人望過來的目光,雙眼布滿了血絲,但精神依舊煥發,隻不過雙頰更加瘦削,一頭一臉盡是灰土。

「柳世伯。」白小也有些動容,連忙行禮。

「也之你快坐下,先吃些東西。」柳大人扶著白小也的手臂,讓他坐在自己旁邊,抓過一張糙麵餅子遞過來。

又接著給白小也介紹了在座的眾人,丹陽、武鄉、臨江三衛的指揮使,以及柳大人的三位文職屬下,也是巡按使團的成員,再加上一個宋之卿。

柳大人向眾人介紹白小也,是自己故人之子,此次奉命去南越傳訊的,白小也同眾人簡單打個招呼。

白小也正準備詢問當前的戰況。

武鄉衛指揮使薑賀卻突然問道:「如今寧王重重封鎖,把丹陽圍的水泄不通,你是如何進來的?」

白小也發現,眾人看向他的眼神都有些狐疑,準備解釋兩句。柳大人卻擺擺手,說道:「不必在這個問題上深究。」

隨即解釋了白小也的修行者身份,眾人這才作罷。

從柳大人口中得知,寧王於五日前正式起兵,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對外號稱十五萬大軍,實則五萬左右。

率先包圍了江南州衙與欽差衙門,柳大人在幾名高手護衛的拚死搏殺下,突圍出了南康城。

江南太守林大人未能突圍,被寧王擒住,逼迫歸降不成,被殺,太守夫人殉夫而去,林家大小姐不知所蹤。

江南十二衛都指揮使司指揮使,俗稱江南衛都督,率近兩萬兵馬歸降。

南康知府及大多數官員,歸降,寧王兵不血刃,拿下南康。

三日間,寧王兵馬連下上丘、伊平、臨江等十七縣。

丹陽衛指揮使是寧王的人,正打算起事響應,被時任副指揮使的潘鬆識破,斬殺,又除掉指揮使的幾名心腹,取得丹陽衛指揮權。

潘鬆將柳大人迎到丹陽,隨即武鄉衛指揮使薑賀,臨江衛指揮使孫鐵岩帶兵來投,目前正據城而守。

白小也看了一眼一直沒開口的潘鬆,此人倒是有膽有謀。

寧王兵馬來勢洶洶,整個江南州二十九縣,除了少數幾個位置偏遠,暫時無法顧及,除丹陽外盡歸寧王掌握。

但前日,寧王將丹陽圍住,派兵攻了兩日未果,現在暫時退去。

柳大人連發十二道六翎急報,報奏朝廷,傳訊其餘各州,尋求支援。

「這就是目前的形勢,諸位,都說說吧。」柳大人對白小也講完,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

一桌人都放下手中飯食,相互看看,卻又沉默不語。

經歷了兩日苦戰,敵我雙方兵力懸殊之大,大家都心知肚明,若有對策,早拿出來了。

「柳世伯,我還有個情報。」白小也說道。

眾人的目光都轉了過來,柳大人點點頭,示意白小也說出來。

「我從丹華山下來的時候,看見寧王正大肆砍伐山中木材。」白小也說道。

此言一出,三位指揮使麵色大變,都是帶兵之人,他們很清楚寧王準備做什麼。

武鄉衛指揮使薑賀說道:「寧王這是要建造攻城器械,丹陽的地勢,一麵臨澤,三麵環山,常規戰法,攻擊麵展不開,並不好攻取,但唯獨怕大型的攻城器械。」

「的確,我們三衛,隻有區區六千兵力,加上這兩日的戰損,如今隻有五千餘,雖然在招募青壯,報名的已有上千,但短時間根本無法形成戰力。」潘鬆開口道。

「如果隻是據城而守,拖個八九日不成問題,運氣好,十幾日也有可能,但如果寧王使用大型器械,這丹陽斷然守不住。」孫鐵岩又接道。

「建造大型器械,需要幾日時間?」白小也開口問道。

三人都低頭沉思,似乎是在盤算,片刻後,潘鬆開口:「冬日裡天氣乾燥,如果一直不下雨,加緊趕工的話,十日左右。」

另外兩名指揮使也沒有開口,點頭認同了他的話。

眾人再次沉默。

這樣算來,十日內援軍不到,丹陽就有破城之危。

丹陽是南康南部的門戶,也是最重要的水運碼頭,同時是南康的官倉所在,糧食倒不發愁。

但寧王絕不會放棄丹陽,無論如何也要拿下這處水運要地,這樣就可以控製丹陽大澤周邊的航道,運兵、運糧都會十分方便。

「諸位都不要消沉,本官敢斷言,寧王絕不會勝利。」柳大人鏗鏘有力的聲音傳過來。

「原因有三,一是寧王不得人心,如今大安百姓早已習慣了安定,沒人願意隨他造反。」

「二是烏合之眾,寧王的兵力雖多,但都是土匪、未經專門訓練的僧道,正規軍力,也就不到兩萬。」

「三是分兵作戰,將心不齊。這兩日我仔細觀察過寧王攻城使用的兵力,還有哨探在圍城之前傳來的情報。寧王雖有五萬餘眾,但分兵幾路去占領不同的地方。」

「圍困丹陽的,絕對不足兩萬,而且寧王麾下,兵馬雜亂,必定不齊心。」

「而我剛剛收到回報,朝廷的援軍,十五日內必到!」

「我們隻需要再堅守十五日即可!」

「因此我斷定,我們此戰,必勝!」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港片裡的小警員 成仙從木葉開始 諸天:開局拜師九叔 英超兵工廠,保溫杯之王 武鍛大明 救命!暴君說他要娶我 武破九天 心中最璀璨的光 七零小知青:嫁植物人小叔後被嬌寵成寶 攝政王的廢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