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四藩之憂(1 / 2)

加入書籤

感覺到有威脅,那就想辦法去解決它,一天早朝之後,朱允炆讓其他大臣都先行離開,唯獨留下了糾察司指揮使方孝孺。

因為前世了解歷史的緣故,如今的朱允炆,是特別信任這個年約四十的中年大叔。

「方愛卿!」

朱允炆澹澹的道:「燕王叛亂雖然已經平息,但是朕這些日子一直在想一個問題你說,當初是什麼原因讓他選擇了造反?」

這個問題,朱允炆算是明知故問。

朱棣造反的原因很簡單嘛。

一是朱棣本來就想當皇帝,很早就想當了,比如在太子朱標病逝時,他就覺得在二十幾個兄弟當中,隻有他才有資格繼承皇位,可惜老朱另辟蹊徑,繞過諸子立了一個皇太孫。

有老朱在,朱棣即使有怨言,也不敢表現出來。

但是老朱沒了,他就屬於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徹底的放飛自我了。

所以當朱允炆要削藩,直接給了他奪取皇位的理由。

第二個原因,當然就是被朱允炆給逼急了,不管怎麼說,朱允炆是名正言順的大明朝皇帝,一旦皇帝決定要削藩,作為藩王的朱棣,自然感到很危險。

或許就是處於自保,逼使他起兵造反吧。

但是他現在就是想問問建文第一忠臣,看看他又有何見解。

「皇上!」方孝孺行了個禮,卻欲言又止,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一樣,朱允炆笑著道:「方愛卿無需顧忌,朕既已問卿,自然是希望愛卿暢所欲言。」

「當真?」方孝孺問。

「當真!」朱允炆的回答很肯定:「君無戲言!」

得到了朱允炆的肯定,方孝孺頓了頓道:「皇上,正所謂欲速則不達,皇上初登大位,根基尚未穩固,卻大力削藩」說著他頓了頓,故意看向朱允炆,看到皇帝表情平澹,一副很認真聆聽的樣子,他才繼續說道:「燕王也是抓住了這個機會,皇上雖登大位,但是羽翼還未豐滿,所以他才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

「嗯!」朱允炆微微點頭,道:「愛卿所言極是,是朕年少無知,有些想當然了。」

「皇上!」方孝孺道:「皇上也不必太過自責,經過皇上的運籌帷幄,如今燕王叛亂也已平定,可喜可賀矣。」

聰明人會說話,朱允炆越來越喜歡這個建文第一忠臣了。

「方愛卿!」朱允炆又道:「燕王叛亂雖然已經平定,但是藩王的勢力,依然是朝廷的一大隱患」說著他故意停頓了一下,嘆息道:「如今還有楚王、蜀王、肅王、慶王四大藩鎮,尤其是楚王實力不弱,護衛精兵近十萬。」

說完心中的疑慮,他看向方孝孺,道:「愛卿以為,朕當如何應對這四位皇叔?」

這幾天他一直在琢磨這個事情,雖然燕王已經滅了,可是楚王、蜀王他們依然還在,而且靖難之役中,他們一直保持中立,既不表示支持皇帝,也不表示支持燕王。

坐上觀虎鬥,這最讓人忌憚。

或許在他們眼裡,朱允炆與朱棣,都是二傻子,他們或許就是在等,等到兩敗俱傷時,坐收漁翁之利,即便是其中一方贏了也不會影響他們,大不了到時候投向獲勝方就行了。

方孝孺聞言,不由一頓,心說皇帝陛下,您是不是太過於心急了,這燕王叛亂剛剛平定,難道又想去對付楚、蜀、肅、慶四大藩王嗎?

「皇上!」方孝孺躬身道:「此番戰事初定,不宜再動乾戈。」

「嗯!」朱允炆點頭,道:「朕也是這個意思,隻是此番平定燕王叛亂,若是一點動作都沒有,反而會讓四位藩王,覺得朕會對他們動手。」

朝廷削藩,動靜搞得這麼大,歷時將近兩年,直到燕王自刎,其子嗣全部被抓,這才停歇下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歷史相关阅读: 救命!暴君說他要娶我 武破九天 心中最璀璨的光 七零小知青:嫁植物人小叔後被嬌寵成寶 攝政王的廢材妃 我不隻是電影人 我在諸天當皇子 仙神紅樓:我能復製天賦 華娛:高衙內他想當影帝 星際荒野:大佬美食直播紅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