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演講(1 / 2)

加入書籤

國家最高榮譽勛章是由特殊材料打造而成,是由基石材料公司專門提供的材料,這種材料實用性並不大,不過卻是特別容易保存。

根據他們的測試,使用這種材料打造的器物,非常容易保存上千年,特別適合打造具備紀念意義的物品。

當然,這樣的材料,自然是不會告訴趙一,因為這種材料的實際意義並不大,其實像這樣的材料,也是基石材料公司材料研究的附屬產品。

在材料研究過程中,其實各種奇奇怪怪的材料非常多,有的甚至比研究目標材料還要用途廣泛,而有的雖然某方麵的性能特別突出,但是其他方麵卻是一般。

當他從首輔手裡接過勛章之後,現場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除了恭喜他獲得最高榮譽勛章之外,也讓更多人有了繼續奮鬥的目標。

和首輔合影之後,整個頒獎儀式就算是正式結束,恰逢他馬上就要退隱,所以後麵還安排了一次他的演講。

說實話,他本來是沒有打算講些東西的,畢竟他覺得說什麼都不太合適,畢竟今後和他都沒有太大的關係了,還不如不得罪人。

不過想了想,他覺得還是有必要講一些東西,畢竟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還是希望能夠得到很好的傳承,而不是中途變了,導致自己的努力功虧一簣。

「感謝各位能夠坐下來聽我做最後的嘮叨,本來我是不打算做這個演講的,隻是後來發現我並不能做到我想象中的超然物外,其實說到底也是俗人一個。

也許是付出越多,發現徹底放手越難,這個難不在於我是否放棄這麼龐大的財富,畢竟這對於我來說算不得什麼。

難的是我依然對後續的發展不夠放心,無法從內心割舍這份感情,趁著這個機會,說說我內心的真實想法,希望能夠起到一些作用。

首先我想要談談的這是科學領域的事情,因為這方麵對我來說相對簡單,對於大部分從事科研工作的學者來說,也是相對簡單的。

在科學的世界裡,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沒有復雜的關係,也沒有太多的利益權衡,當然,不是完全沒有,隻是說相對少一些,算是所有事物中最單純的領域。

這也是我喜歡和科研領域打交道的原因,因為在這個領域,我們可以放下很多戒備之心,能夠全身心的投入進去。

至少在以前的日子裡麵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國內科學領域也是百廢待興,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而且學術界的利益相對比較少。

但是這並不表示未來也是如此,隨著從事科研的人員越來越多,而在這方麵的資源相對來說是緊缺的,不像之前那樣科學人才較少,隻愁人才少。

所以今後可能在科研領域的資源爭奪相對激烈,別看我國的經濟現在是第一,似乎有足夠的資源給每一位科研人員,其實不然。

按照目前的教育情況以及受教育人才的智力,未來從事科研領域的人才數量將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不說多,起碼有一半人會從事科研領域的工作。

而這些資源如何分配,將來則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不過我對此並不是特別樂觀,因為利益越大,爭奪就越激烈。

最理想的狀態自然是誰行誰上,這樣才能將有限的資源發揮到最大,也能夠充分的讓科研人才發揮自己的能力,避免真正的人才被埋沒。

但是這隻是理想的狀態,很大的可能會出現學閥,形成學術派係,從而導致不在這個體係裡麵的人才,得不到多少資源。

這個結論才是最符合人性的,最後可能演變成,不再看你是否有才華,而是首先看你是誰的人,這就是一個悲哀且悲傷的結果。」

本來大家以為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麵,他肯定是講一些大家喜聞樂見的事情,結果沒有想到,他壓根兒就沒有這個打算,而是直麵未來可能存在的問題。

學閥現在雖然並沒有他口中描述的那麼嚴重,但是已經有這個苗頭了,能來這裡的都是科研領域的頂級學者。

他們其實每個人都有成為學閥的資格,有的人可能並不在意這些,但是也不排除有人卻是非常在意這些,甚至已經隱隱有這個想法了。

隻是目前還沒有學閥這個詞,現在趙一直接將這個略帶貶義的詞提出來,就是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也是提前做出警示。

「雖然這個一個喜慶的日子,但是醜話也是要人來說的,恰好我將來和各位沒有太多的利益關係,自然也就願意當這個出頭鳥。

古人說得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不管有人愛不愛聽,該說的我還是會說,不過也僅限於現在了。

回到剛才的問題,學閥的出現,是一件非常警惕的事情,特別是在國家科研領域,這種現象可能會更加嚴重一些。

畢竟私人企業追求的效率和結果,對於資金的投入產出更加的在意,真正的人才自然也更容易出頭。

所以我希望的是,全國的科研領域,對於學閥的出現,要提高警惕,在製度建設和監督上麵,能夠做出充分的準備。

機器人注定將體力勞動和沒有太高技術含量的科研人員掃入歷史的塵埃,未來想要取得一席之地,給自己爭取更多的生存空間,還是需要從創新上麵著手。

但是個人的資源是不足以支撐起創新型科研,總不能坐在家裡搞科研吧,所以未來主要的工作,將會是圍繞著如何分配國家科研資源來展開很多工作。

最基礎的自然是需要建設大量的實驗室,能夠讓眾多科研人員能夠無障礙的獲得最低限製的科研資源。

其次就是如何有效的組織科研人才對重大科研項目進行攻關,未來大型科研組織人才的需求,必然也是比較緊缺的。

然後就是製定新的科研學術評價體係,像有些高校的職稱評定,在我看來其實有點急功近利,單純的以論文發表數量來決定,怎麼看都覺得不靠譜。

在學術領域最忌諱的就是急功近利,在我看來1萬篇很水的論文,還不如一篇有質量的論文,我希望學術評價能夠從量轉移到質上來。

最後就是培養對科研人才重視的環境,現在討論這個問題,似乎有點多此一舉,因為目前我國的科研人才還是比較受重視的。

特別是像我這樣的人,憑借著科研實力獲得巨大的財富,在普通人印象當中,一改科研人員都是苦哈哈的印象,甚至有人開始將科研能力和財富掛鈎起來。

但是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說下這方麵的事情,因為時代是在改變的,在大家都富足的情況下,人們越容易關注讓自己身心愉悅的事情。

顯然科研並不是一件讓人身心愉悅的事情,甚至說是一件相對痛苦的過程,這就可以預見到,未來娛樂明星將會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可能對普通人來說,這麼做並沒有什麼大錯,但是作為精英階層或者是資本階層,則是不要隨波逐流,那樣社會估計就會逐漸的糜爛。

特別是資本,可能為了自身的利益,對這種情況隻會推波助瀾,因為他們隻會看到短期利益,絕對不會想著社會長期利益。

當然,我這不是否認娛樂對於推動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而是希望大家能夠清楚社會重要推動力到底是什麼,而不是盲目的追求自己認為對的事情。

這隻是我的一點擔憂,古人說得好:『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如果一個民族都沒有憂患意識的話,也就注定無法長期走下去。

關於這方麵的事情,我覺得除了需要長期的輿論引導之外,還有社會需要給予科研人員足夠的尊重和地位,這才是比較根本的問題。

除此之外,還需要在教育體係裡麵加以引導,讓社會崇尚科學精神氛圍,防止整體墮入到靡靡之音的氛圍當中,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價值觀。」

其實他已經講的很直白了,至於是否受到重視,則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不過在這部分講完之後,現場倒是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他也不管這些掌聲是禮貌性的,還是真的對他的言論表示認同,等到掌聲停下之後,他繼續往下講。

「科學領域相對單純,但是在文化領域,則是要復雜得多,而且也凶險得多,這是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需要格外重視的領域。

科學的存在是讓我們掌控自然的能力,而文化思想領域則是用來掌控自己和掌控別人的能力,顯然後者帶來的作用更大,畢竟我們都是人。

而這個作用更大必然帶來兩個方麵的影響,一是有利的方麵,積極向上的文化引導和文化自信,自然容易凝聚人心,能夠促使社會朝著目標前進,效率更高,內耗更小。

二是不利的方麵,那就是文化思想比較難以琢磨,而且也特別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甚至有些人對於錯誤的或者是別有用心的思想產生偏執的盲目信任。

這裡麵自然有多重原因造成的,例如自身知識體係的不完善,導致沒有辦法來辨別事務的本質,容易受到話術的欺騙。

最典型的就是西方式的民主自由,隻要稍微有社會閱歷且有一定的知識層次都知道,『絕對的自由就等於沒有自由』,自由必須要有前提條件。

而西方式的民眾,看上去是一人一票,似乎讓普通人具有一定的參與感,但是這都不過是包裹在外表的糖衣而已,不然普通民眾怎麼心甘情願的去接受?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從鬥羅開始打卡 我的微信連三界 感受來自權限的恐懼 超神製卡師 極品宇宙至尊 都市大相醫 都市至尊神相 神引魔械 超級修仙妖孽 強者重生之仙君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