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銷售渠道(2 / 2)

加入書籤

聽了王海的話,易大媽想想也是,不說別的地兒,就自己這座四合院裡的二十幾戶人家,有誰家沒去鴿子市買過東西,又有誰家沒有去鴿子市賣過各種票,或者是換過各種票?

這要都按國家政策辦,那這院裡的各家大人,還不都得進去吃牢飯啊!

想明白這點,易大媽放心不少,但她仍跟王海囑咐道:「小五啊!雖說法不責眾,但這畢竟是國家政策不允許的,咱還是小心點好。」

「這樣,以後你去鄉下收了東西,就送大媽這兒來,大媽幫著你出手,就是被人舉報了,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全身都是病的老太婆,就算我願意去勞改,他們也不要啊!」

易大媽在這一片住了幾十年,人麵熟,而且她混的這個老年婦女圈,也是各家買東西的絕對說一不二。

把自已村裡的那些產出,交給易大媽來銷售,這倒是一個好主意。想到這裡,王海對一大媽說道:「易大媽,我知道您幫我攬下這事兒,是怕我出事,是為我好,我謝謝您了。」

「您有這好意,我承您的情,但有句話我說頭裡,我不能讓您白擔這個風險,不能讓您白辛苦。這樣,我知道您家不缺錢,那我就不給您錢了。以後我每月孝敬您五隻雞,五十個雞蛋,二十斤白麵………。」

「不行,不行,小五,這太多了,大媽不能收。」

「大媽,您不收我的孝敬,那我就不好意思再讓您幫忙了,那剛才咱們說的那些,就當沒說過,我還是上鴿子市出手那些東西吧!」

「別,別,別,小五,你還小,還有幾十年的人要做,別為了點錢去冒那個風險。行吧,你這孩子也是強,大媽就占回你的便宜吧!」

易大媽答應了,王海也是高興,這下子他村裡的那些勞動成果可就不愁變現了。要知道,王海現在村裡能產蛋的雞鴨就有上百隻。

今早他又買了二十七隻雞,買的時候王海可就看了,那二十七隻雞裡,隻有四隻公雞,其餘的全是母雞。

這雞的公母數量為什麼會差那麼多,想想原因也不復雜,畢竟這個年代農村的雞,都是春夏之時,老母雞抱窩孵的。

如果這小雞是公雞,那農戶養個幾個月,有那麼幾斤重了,也就拿去交公家任務,或是送鴿子市賣了。

畢竟公雞它不像母雞,它不會下蛋,而且公雞比母雞凶,更容易搶到山上的好草和好蟲子。吃的多,吃的好,卻不會下蛋,這哪行?

所以這個年代的天朝農村,一般每個村裡都隻會留幾隻公雞打鳴,其餘的公雞,養個幾斤就岀手了。

因為這個很現實的原因,所以在年底的農村,母雞的數量絕對要遠超公雞的數量。

而王海接下來肯定買到的也多是母雞。這麼多母雞,這下的蛋絕對每天數以百計啊!要讓王海自己天天上鴿子市賣這些蛋,那還不累死他啊!現在好了,有易大媽了,這雞蛋的銷售就不用王海煩了。

王海心裡正在那兒美著呢!易大媽又開口說道:「小五,大媽真是對不住你,要知道事情會這樣。那院裡人來問我,我家的雞和雞蛋是從哪來的時候,我該說這是我跟鄉下親戚買的,不該說你的。」

「沒關係,易大媽,了不起院裡人如果問我這事,我就說這是您跟您鄉下親戚事先談好的,我隻是幫單位下鄉拉副食品的時候,順便幫您帶回來的。」

「對,對,對,小五,如果有人問你這事,你就這麼說,大媽我也這麼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港娛從1986開始 我能看到大數據 聊齋大善人 重回1982小漁村 鬥羅:若坨救我! 簽約AC米蘭後,我開擺了 東瀛怪談創造時 東京造物主 鬥破之冰晶王座 穿書後成了偏執校草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