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我不是民族資本家(1 / 2)

加入書籤

回到香江,休息了一天倒了倒時差,王海先給輝瘋送去十噸「大黃魚」作為抵押,從輝瘋貸出了三億港幣,然後他就叫上陳正峰,一起去了大埔工業區李義東那裡。

一來到李義東那兒,王海就領著眾人,登上了電子廠最高的樓。王海讓李義東現場給他指出,未來全球第一大電子廠的規劃藍圖。

站在樓頂,李義東指著周圍的那一塊塊空地,以及那一片片廠房。他認真的告訴王海,哪兒是他己經拿下了的,哪兒是他現在正在談的。

聽李義東介紹完,王海向李義東問道:「我們這邊租地,港府那邊沒給什麼阻力吧?」

「沒有,咱們這兒屬於租界,土地所有權是大清的,又不是他們鷹國的。他們能轉租一把,再賺一筆,高興還來不及呢!另外咱們廠子開起來後,還能給他們交稅,這又是一筆很大的收入。所以在租地這事上,港府那邊隻要咱錢到位,他們就是一路綠燈。不過龍頭,你隻讓我租二十年,你這是不是在擔心北邊啊?」聽王海問到租地的事,李義東忙回答道。

而王海在聽了李義東的疑問後,他解釋道:「西方世界現在以米國帶頭,都在拉攏北邊。現在包括鷹國在內的大部分西方國家,跟北邊建交了。」

「所以再過二十年,當鷹國人與前清當年簽的租約到期後,來接管咱們這兒的,肯定是北邊。阿東,我也好,你也好,陳正峰大哥也好,我們都是從北邊過來的,有些事我們都清楚。」

「今天在這裡,我不妨把話講明白點吧,等我們這邊穩定下來,能持續賺錢後。我打算去外麵買地,為我們忠義堂安排未來的落腳之處。說實話我的夢想是買一塊很大的地,再建一個香江。所以香江這裡我們最多呆二十年,我們在這裡所有的投資,都以二十年為限,一旦日子到了後,我們搬。」

王海的這話講的很透徹,陳正峰和李義東都聽懂了,麵對著這片在絕望中給他們希望的土地,他們是真的舍不得,這裡有他們的青春,有他們那些奮鬥的辛酸。

可舍不得歸舍不得,但作為過來人,他們知道王海說的是對的。

話題說到這裡就很沉重了,李義東和陳正峰此時也都想起了,自已在北邊的那些不堪回首。

王海看他倆情緒有些低落,就拿出了支票本,唰唰的開了一張五千萬的支票給李義東,並且說道:「阿東,這裡是五千萬,你打明天起,就要一邊再爭取些場地,一邊就要開始在我們現在已經落實的場地上,把未來的廠房都按國際標準化的來建,裡麵土地要全部硬化,生產線要全部皮帶機,自動流水。另外,再買一些鏟車、起重機,以後重的東西一律要用機器搬運,不許再用人工。」

「龍頭,這流水線,機械化效率是高,可那太花錢了。買設備就要花一大筆錢,而且等這些設備安裝好,日常運營又要電費、油錢,替換零件,以及專業的維修技工維護保養,用了十年之後,這些設備又基本會報費。」

「龍頭,機械化太燒錢了,歐美國家工廠機械化,那主要是因為他們那裡人工太貴。而咱們這裡,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壯勞力,從北邊跑過來。咱這兒的人工根本就不值錢,這用人力明顯的就要比用機械更劃算。」看王海給他五千萬,讓他把工廠生產流水線化,機械化,李義東忙出言提醒王海,要考慮工廠的運營成本問題。

這李義東,那是真隻會算小賬,典型的之江商人啊!王海這會兒不禁對他有些不喜,說實話就這李義東的格局,要不是兩年前他在跛豪進去,忠義堂陷入低穀時,能不離不棄,毅然從米國回來為幫中出力,證明了他的忠誠,王海這會兒都想換人了。

想著這李義東的忠心,王海在心裡不住的提醒自已:忠心比能力更重要,忠心比更能力重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都市相关阅读: 港娛從1986開始 我能看到大數據 聊齋大善人 重回1982小漁村 鬥羅:若坨救我! 簽約AC米蘭後,我開擺了 東瀛怪談創造時 東京造物主 鬥破之冰晶王座 穿書後成了偏執校草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