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沸沸長安(2 / 2)

加入書籤

邊疆有四名將領,據傳與太子交情非同尋常,皇帝非但未予貶黜責罰,還命內侍持節親往,拿著皇帝的敕書公開宣讀,以示慰勉。

太子李仁被貶為庶人之後,詔令即刻動身,遷往廬州府擇地圈禁,終身不得出門一步。皇帝對李仁也算是仁至義盡,雖然在詔書裡把他罵得狗血淋頭,但實際上,卻命人一路上都善待李仁,並命沈環派遣青衣衛得力乾將隨同保護。李重盛還把王清泉叫到宮裡麵,親自接見了他。除了褒獎王清泉於刑部為官十年來,做事勤懇、判案公正之外,特別叮囑他赴任廬州後,要好生關照李仁,擇一清靜之地讓李仁全家居住,日常供給,務須周到……那王清泉直聽得跪在禦前痛哭流涕,發誓要善護李仁周全,不使他餘生受累。

這樣一來,幾家歡喜幾家愁……

最歡喜的,任誰都想不到,竟是那禮部員外郎元玉樓。他也算是太子一黨,之前蒙太子關照,一路青雲而上,從一個四品的禮部員外郎被拔擢到禮部侍郎、戶部尚書,成為三品重臣。卻未曾想,禦前關於變法的一通奏對,竟無端惹惱了皇帝,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皇帝將他貶為禮部員外郎,還是回到了老位置。可這禮部員外郎也還是個四品官呀!這一次,太子突然被廢,整個太子一黨廣受牽連,幾乎被連根拔起!他畢鬆雲堂堂一個正三品的吏部尚書,竟被貶黜為一個從八品的江州司馬,不啻於從高空墜入穀底。自己這一個從四品的員外郎,竟然絲毫沒動!看來,這位老皇帝在匆忙之間,居然把他元玉樓給忘了。

「正所謂有所失必有所得啊,我元某人若非先前無端遭貶,被連降了三級,今日焉能逃過此劫?!」元玉樓一想到這裡,心中卻情不自禁樂開了花,這一連三日,他竟舉杯狂飲,心中竊喜莫名……

而最倒黴的,卻是任誰都沒能想到,正是那左武衛大將軍李君羨。

李君羨何許人也?他也是皇族之後,本是太宗爺的旁支血脈,已經襲封鄉公之爵。又加他一身武藝,在軍中效力十餘年後,因功受封為左武衛大將軍。李君羨所轄的左武衛可是禁軍中的一支勁旅,一直以來都深受皇帝信任。皇帝是以讓他率左武衛專門駐守玄武門,拱衛整個皇城的安全。應該說,這李君羨也算是太子的一個親戚,隻不過,真的是一個遠親罷了。不想,隻是在當年一次太子的宴會上,他當眾得到了幾句太子的誇獎,說了幾句謝辭,又與太子親密地喝了幾杯酒……如今,太子被廢,他李君羨竟然也無端惹禍,被打入了青衣衛北安平司詔獄之中。那詔獄是個什麼地方,舉朝皆知,那是一個如陰司地獄一般的恐怖之地,你一旦進了那裡,還能出的來嗎?

……

到了元月初六,皇帝又下詔,給楚王、魏王各加兩顆王珠,褒獎他們用心國事,為此次賑災籌銀,勤勉不輟、晨昏憂勞。這樣一來,這兩位親王已然各加至九顆王珠,可謂天子之下,人臣之極矣!

但是,關於更立新的太子,皇帝卻隻口不提……

而此時,宮中卻又傳出一個消息,皇帝已身染重病,臥床不起……這個消息一出,不啻一聲悶雷炸響,原本就已激揚鼎沸的朝堂,更是如同炸開了鍋一般,群臣一個個驚惶不安,都是無心做事……雖然這些大乾的百官們都在刻意避諱著一個話題,但任誰聽聞此事後都會憂心忡忡。大家都在想著,皇帝已八十高齡,如今又迭遭變故,驟然不豫,若萬一駕崩,這儲君未立,豈不是要天下大亂?!

非但是大乾朝堂,就連這長安城的大街小巷,酒樓歌坊中,也都在議論紛紛。老百姓既是心憂天子的病情,又是擔心新太子未立,這心思跟百官們一樣,萬一老皇帝不行了,到底由誰來接掌天下?要是皇子們誰也不服誰,一旦打起來,最後遭殃的,還不是老百姓麼?……

整個長安城,在新年元月,本該萬戶皆歡,千家共慶,然此時,卻都是無心過節。明麵上,普通百姓不敢妄言朝政,暗地裡,這些長安人卻都按奈不住,四處打聽、談論不休……

這七十年的康元盛世,到如今,皇帝已老,太子被廢,新儲君未立,天子又不豫,一時間,朝局動盪,人心惶惶……這京城長安的形勢,從來都沒這麼亂過。

連續三日,百官懇請天子盡快新立儲君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飛入宮中,送到皇帝的禦案前,但皇帝均是留中不回……

皇子、宰相、重臣們,一個個地跑進大明宮,要覲見天子,探問病情,但都被內廷總管高良士給擋了回來。

皇帝隻接見了三個人,大丞相長孫順德、青衣衛都督沈環、禁軍大總管程萬裡……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不思議大廈 拒絕舔狗:從此千古一帝 柯南之這個黑方超正義 聊齋大聖人 軸承曝光我成首席科學家 四合院:這背鍋俠我不當了 開局變成一顆龍蛋,震驚國家!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從武當開始的諸天之旅 從光字片開始的影視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