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忽聞有妖物(1 / 2)

加入書籤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七月二十四、午時、杭州府衙內院、慶元居】

未幾,屋外走進一位老者,年紀已經六十開外,頭發花白,麵容憔悴,一副清瘦又蒼老的模樣。老者見到徐恪,立時躬身向徐恪施禮,神態懇切又卑微:

「小老兒拜見徐大人!」

「老人家免禮,快請坐!」

徐恪忙讓老者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又讓舒恨天送來茶點,隨即問道:

「老人家怎麼稱呼?前任杭州知府吳大人與你是什麼關係?」

「回徐大人的話,小老兒姓吳,名覺人,與上一任知府吳大人算是遠親。承蒙吳大人看得起,叫小老兒做了吳府的一名管家。這一晃,小老兒伺候我家老爺業已有二十年了……」

身旁的舒恨天問道:「你今日來見徐大人,所為何來?」

吳覺人忙道:「回這位大人的話,我家老爺於月前不幸罹難,如今靈柩暫厝於城南的普濟寺中。小老兒聽聞徐大人已到了杭州,是以今日特來拜見……」

「你家老爺至今尚未安葬?」舒恨天心下不解,當即問道:「你家老爺上月中旬便已身故,這大熱的天,屍身如何能存放近兩月之久?爾等既已將吳老爺入殮,何故不早日入土為安,卻將靈柩停厝於寺廟中?」

「這個……」吳覺人麵露慚愧之色,跼蹐不安道:

「我家老爺原籍新安道徽州府。小老兒本打算將老爺靈柩運到徽州故地安葬,聽聞聖上派了徐大人遠來查案,是以……是以就……」

舒恨天奇道:「這麼說,你遲遲不將吳老爺靈柩運往徽州,是想讓我們再開棺驗屍?」

吳覺人麵色轉為悲痛,忽然朝徐恪跪倒在地,哭道:

「徐大人,我家老爺死得冤枉啊!還望徐大人能早日查到凶手,還我家老爺一個清白!」

「老人家,快快請起!」

徐恪忙讓舒恨天將吳覺人攙扶起身,和言問道:

「本官此次奉聖命專程來到杭州,便是為查清你家吳老爺被殺一案之真相,你方才說吳老爺死得冤枉,這中間還藏著哪些隱情麼?」

「大人……」吳覺人雖已被舒恨天攙扶起身,重新坐回了椅子上,可雙目間仍是涕淚交加,他擦了一把老淚,依舊哭著道:

「自從我家老爺死後,杭州城裡到處都在傳,說我家老爺貪墨了稅銀,又說我家老爺隻圖自己虛名,橫征暴斂,不顧百姓死活,是以遭了天譴,被妖物所殺……」

「被妖物所殺?」徐恪與舒恨天不禁麵麵相覷,舒恨天不由地冷笑道:「這些無知愚民!案情尚未查明,他們怎可如此胡亂猜測?」

徐恪也疑惑道:「老人家,吳知府清廉之名乃是人盡皆知,豈是謠言所能汙蔑?隻是……平白無故地,杭州百姓怎會說吳知府是被妖物所殺?」

吳覺人囁嚅道:「隻因……隻因我家老爺的屍身,被人發覺時,其死狀確是……確是有些嚇人啊!……」

舒恨天當即朝徐恪道:「無病老弟,說了這麼多,不如,就由我舒大人跟著吳管家過去看看,到底是怎麼個嚇人的死法,一看便知!」

「好!」徐恪當即點頭,「既如此,先開棺驗屍,餘者等回來再問!」

於是,徐恪又命人叫來魏嘉誠,讓兩位百戶帶著仵作等人,跟著吳覺人前往杭州城南的普濟寺。

徐恪苦於自己右腿骨碎,不能走動一步,雖心下焦急,然也隻得目送著眾人離去之後,自己一人仍躺臥在床

上。

他命人取來吳文龍一案的所有卷宗,再度仔細翻閱了起來。隻可惜,此案的相關記錄卻少得可憐,隻有薄薄的幾張紙而已,其上隻簡單寫明了吳文龍當日死後是如何被人發現,又如何引得周圍百姓迭起恐慌之狀……

依照案卷所述,吳文龍是在六月十一清晨卯時一刻左右,被人發現死在了杭州城西龍井山下的一條小道上。案卷上隻寫了吳文龍的屍身被發現時,其死狀「口鼻大張,麵目全非,渾身縮攏,手足盡曲,其狀實堪驚恐,令附近鄉民驚懼惶恐之甚也……」除此之外,對於吳文龍究竟是死於何時?死於何地?死於何因?死前人在何處?死前做了何事?等等,均未寫明。而令人意外的是,案卷對於吳文龍死狀引起的附近鄉民恐慌卻大書特書,「屍身僵而不化、曲而不能直,其狀如鬼,四鄉之民,見者尤為驚怖,百姓皆奔走相告,俱言知府大人實為妖物所殺……」

徐恪看得搖頭不已,心道,這吳文龍被殺一案,先前不知是哪個在查?堂堂一個知府大人客死他鄉,查案者竟如此草率,處處皆敷衍了事,非但不去仔細驗明死者的確切死因與死亡時間,竟憑空臆測什麼凶手乃是妖物作祟,難怪杭州百姓會以訛傳訛,紛紛謠傳知府大人是被妖物所殺。

徐恪仰靠於床頭,遂閉眼沉思了起來……

他在南行途中,已大致了解了這位前任知府的生平。當時,他看過吳文龍的相關卷宗後,還感嘆了良久。

吳文龍今年四十三歲,為官已有二十餘年,家有一妻、一女。妻夏氏,女名吳晶晶,皆住長安。

吳文龍少小時便被四野八鄉譽為「神童」。他自小就喜讀詩書,有過目不忘之才,並做得一手好文章。其父吳德寶,既開私塾,又為郎中,無論授業傳道與行醫濟世,均為鄉人所稱道。

吳文龍二十二歲時,便以二甲第八名進士及第,被吏部授以徽州府休寧縣縣丞之職,之後就一直在徽州府做官,因為官聲卓著,政績斐然,由縣丞、知縣而一路升遷,累官至徽州府同知一職。其後又受人舉薦被擢拔至京師為官,先後任工部員外郎、工部郎中,後因與本部堂官不合,遂轉調禦史台,先後任監察禦史、領侍禦史等職。

說起來,吳文龍自三十四歲調往禦史台任言官,在禦史的位置上一乾就是八年。這八年來,由於他一向敢言敢諫,素為朝野上下所看重,他平常也從不收人禮物,從無結黨營私之舉,家中隻有一妻,從無納妾之舉,並且,由於他俸祿不高,除俸祿之外也無別的進項,是以他在長安城的生活也一向清貧,家中妻女,常年都隻是穿一身舊衣。

魏王李縝也正是看重他清廉剛直之名,這才向皇上鄭重推舉了吳文龍,讓他跑到這江南富庶之地,來當一任知府。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不思議大廈 拒絕舔狗:從此千古一帝 柯南之這個黑方超正義 聊齋大聖人 軸承曝光我成首席科學家 四合院:這背鍋俠我不當了 開局變成一顆龍蛋,震驚國家!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從武當開始的諸天之旅 從光字片開始的影視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