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雨夜見飛刀(1 / 2)

加入書籤

送走了汪再興之後,徐恪與舒恨天對視了一眼,兩個人均是搖頭苦笑。

看來,對付這樣的官場老手,殊非易事。

這件事也隻能從長計議了。

魏嘉誠回到內室時,卻帶進來一人,正是吳文龍的老仆吳覺人。

這位吳府的老管家甫一進門,就「噗通」一聲朝徐恪跪倒在地,話還未講,眼淚先流……

徐恪還以為老管家是求懇自己盡早破案,好還他家吳老爺一個公道,他忙讓舒恨天攙著吳覺人起身,並好言安撫。

孰料,吳覺人卻淚眼汪汪地向徐恪稟告道,今日他就要扶靈北上,將老爺的靈柩送往徽州府故地安葬。

徐恪忙問吳覺人,為何這麼快就要將吳知府靈柩送往徽州?

吳覺人回道,老爺身故之後,他就已命人將消息急速送至長安,並與夫人約好,讓夫人帶著小姐一道趕往徽州,與老爺道別之後,便將老爺妥為安葬。如今,估扌莫著夫人與小姐一行已將至徽州,昨夜,他又夢到老爺同他說話,讓他今日即可動身北行,是以今日一早,他就來向徐大人辭行。

徐恪原本覺得吳文龍一案尚有諸多疑點,待他腿傷痊愈之後,他還想親自去驗看死者屍身,以確認對方之死狀與長安城那些「焦麵黑屍」是否完全相同,可今日見吳覺人遽然要走,心下不禁感到突兀。

可是,畢竟死者為大,既然這吳覺人已說到死者已向他托夢的份上,再要強留,未免就是對吳知府不敬,當下,徐恪便不知該如何挽留才好。

身旁的舒恨天卻道,你家吳老爺死得蹊蹺,依照目下之所見,興許真的是被妖物所殺,若果真是如此的話,吳老爺魂魄不安,加之死時又怨氣滿身,到如今一連兩月屍身都僵而不腐,最好還是一把火燒了之後,隻帶著骨灰背上……

未等舒恨天把話講完,吳覺人忙連連擺手,又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哭說道,我家老爺絕非妖物所殺,老爺的屍身……決不能火化!老爺已在徽州府故地選好了一處吉壤,如今吳夫人與吳家小姐都已到了徽州府老宅,小老兒未曾稟明主母,怎可擅自將老爺屍身就這麼一把火燒了?求徐大人恩準放行,如若不然,我家老爺恐在九泉之下亦不得安心啊!

徐恪最受不了看別人哭著懇求,聽老管家這一番拳拳陳請,自然不好阻擾,於是隻好點頭。

吳覺人見徐恪已點頭允可,匆忙行禮之後,隨即轉身出門,就仿佛唯恐徐恪立時就要反悔一般。

而對於徐恪能否早日查清吳老爺被殺一案之真相,能否早日將凶手繩之以法,這位老管家好似忘了一般,竟一個字未提。

就在昨日,吳覺人匆忙趕來,還在懇請徐恪要早日查明他家老爺的真實死因,而到了今日,這位老管家就隻剩下了一個念頭,那就是要保住他家老爺屍身的完好。

吳覺人離開之後,徐恪便與舒恨天、魏嘉誠一道,就在內室中商議起了案情。

他們都很清楚,吳覺人今日扶靈背上之後,也就意味著他們手中又少了一項重要的案情線索——吳文龍的屍身。

那麼,此案的最重要線索,如今也就剩下了那位「龍井山上的仙翁」了。

於是,徐恪便作如下任務分派:

命魏嘉誠即刻出發,前往杭州城西的龍井山,無論明裡暗裡,先去會一會那位「龍井仙翁」,到底乃是何許人也?

命舒恨天前往杭州城南的萬壽山下,那裡有一大片的平民墓葬區,昔日徐恪的恩人王大爺便安葬於此,徐恪讓舒恨天代替自己去祭奠一下王大爺。

舒恨天當即問道,聽你講了好多遍「王大爺」,這位「王大爺」究竟姓甚名誰?他也好到墓碑前尋找。

徐恪撓著自己前額,忙道,「王大爺」大名「仁安」,小字「富貴」,不過,瞎子胡同的人都喜歡叫王大爺為王富貴,倒把他的大名給忘了,是以墓碑上的名字是「王富貴」。

「王仁安、王富貴?」舒恨天捋著自己一副雪白的長髯,神情不禁頗為疑惑,「這『仁安』之名端嚴雅致,怎地卻配了一個如此俗氣的字?」

舒恨天搖了搖頭,便隨著魏嘉誠出了慶元居。

這照料徐恪起居的重任,自然就交給了校尉丁春秋。

待魏嘉誠與舒恨天盡皆離去之後,這丁春秋便開始忙前忙後了起來,他又是給千戶大人煎湯熬藥,又是親自出門買了些時令瓜果來。此時正值夏日酷暑時節,徐恪被迫悶在房中養傷,雖一應供給都不缺,但心中總是煩悶。先前舒恨天雖盡心照料,卻沒有丁春秋這般妥帖細致。

那丁大頭見徐恪額頭上些微有些汗珠,忙親自打來井水,又取來臉帕沁水擰乾之後,供徐恪擦拭。徐恪擦過了自己周身,又吃了幾片新鮮的西瓜之後,心下不覺快然一爽,便命丁春秋在外守著,自己則半靠於床頭,復又運起「雨廬翁」所授之「太乙昆侖決」……

過了不知多久,徐恪隻覺右腿之經脈中,真氣運行已是暢通無阻,他恨不得立時就下地行走,然念著郎中與書仙老哥之諄諄叮囑,依舊不敢造次,隻得兀自半靠於床頭,取來一本《論語集注》隨意翻閱。不過他隻看了幾行,便將書本扔在了一邊,索性呆呆看著窗外的風景。

不知何時,窗外已經下起雨來……

天氣說變就變,方才還是晴朗的天空,此時已是烏雲翻滾,陣陣急雨隨風而來,徐恪仿佛能聽到府衙內院的細湖中,雨點拍打著湖麵所發出的歡歌。

他在房中已靜養了五日,這般雙腿一動不能動的日子,真不知要熬到幾時,想想郎中所叮囑的三月之期,徐恪愁得又是對空一聲長嘆

他太想去府衙內院的細湖邊看看雨景了。

除了細湖邊,還有好多地方,他都想去。

徐恪是個戀舊的人,他在杭州城裡畢竟已生活了十年,此次南來,他原本想先去王大爺父女兩的墳前祭拜,然後到自己所居住過的闕乾巷舊居去看看,再到瞎子胡同裡去走走,對於昔年曾經幫助過自己的那些鄰裡住戶,他都要一一報答。

不過,徐恪仔細回想,卻發覺除了王大爺父女兩人之外,無論是闕乾巷還是瞎子胡同內,所有鄰裡住戶,並無一人曾給過他半分照顧,反倒是嘲笑他、侮辱他、偷他東西的人,倒是不少。

原來,自己急著想去闕乾巷的舊居,急著要到瞎子胡同裡去走走,無非就是想感受昔日自己與王大爺父女兩生活在一起時的那些場景。

原來,他一直未曾忘卻香梅……

內室的一扇窗戶忽然被風吹開,大風擊打著窗欞,發出陣陣聲響,丁春秋聞聲忙跑進內室,便欲上前關窗,卻被徐恪叫住。

風雨雖破窗而入,卻也帶來了一股清涼的氣息,徐恪遙望窗外雨景,頓覺別樣暢爽,遂擺手讓丁春秋出去。

他獨自一人靜臥於床,看著風兒將窗欞不斷搖晃,心中隨即便想起了香梅與王大爺。

他們兩人的命運,不就是如這風中的窗欞一般,飄搖不定,完全不能由我麼?

徐恪至今仍清楚記得,他第一次見到香梅時的場景,香梅把手裡的燒餅遞過來,一雙大大的眼睛凝望著他,仿佛在說,「吃吧!要是不夠,我再去拿!」

他接過燒餅狼吞虎咽,在那一刻,他已經把香梅當做了是自己的親人。

吃完了燒餅,香梅讓他跟著自己回瞎子胡同的家,他想也沒想就跟了上去……

這之後,他見香梅與她父親相依為命,家中其實也是一貧如洗,唯一能依賴的,就是王大爺每日在胡同口賣燒餅之所得。

可是,光靠賣燒餅,能掙幾個錢呢?

更何況,當時正值江南一帶瘟疫橫行,百姓餓死者不計其數,王大爺要養活香梅已是艱難,再添徐恪一張嘴,更是捉襟見肘。

於是,他在王大爺家中隻寄居了不到一月,有一天,王大爺給了他兩個銅板,讓他與香梅一道出門,隨便去買一樣小耍貨,他卻趁著這個機會不告而別……

後來,他在杭州城裡四處行乞,實在餓得受不住時,也曾想過再次回到瞎子胡同。可是,他最終還是咬緊牙關挺了過來,對於香梅與王大爺,他心裡雖每每思念,然總也不敢就此回去。

隻是,他在城裡所認識的幾個乞丐卻曾告訴過他,說王大爺同香梅父女兩,找你都找瘋了,他們讓我給你帶信,讓你無論如何都要回去,說那裡就是你的家!

可是,徐恪依舊不肯往瞎子胡同內跨進一步,在他年幼的心中,已經暗暗發誓,不在這杭州城裡混得出人頭地,誓不去見香梅!

非但沒有回去,而且離開瞎子胡同更遠,他四處遊盪,從不在一個固定住所休憩,是以,就算香梅與王大爺在杭州城內到處尋找,卻還是找不著他的行蹤。

當時的他雖年僅十一歲,但心裡已經奮發出一股力量,他想憑著自己的努力,有朝一日能讓香梅與她父親跟著他過上好日子。

因為,在他年幼的心裡,已然將香梅與王大爺當做了是自己的親人。

他十歲就痛失雙親,世間已找不到一個能真正關心自己的人,卻在十一歲時又認識了香梅父女兩,這一份失而復得的親情,已牢牢鐫刻在他心底……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不思議大廈 拒絕舔狗:從此千古一帝 柯南之這個黑方超正義 聊齋大聖人 軸承曝光我成首席科學家 四合院:這背鍋俠我不當了 開局變成一顆龍蛋,震驚國家! 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從武當開始的諸天之旅 從光字片開始的影視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