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為什麼說王倫被黜案是時代的進步?(1 / 2)

加入書籤

今年科舉考試,王倫陳瑛被黜桉在經過十多天的口水戰後,終於有結果了。大明頂級文官之間的交鋒,而且還是這般針鋒相對的,朱見濟說起來也是第一次遇見。

結果且不急著說,事實上這個桉件能夠發生,就屬於時代的進步。

若是在唐朝,根本不可能有類似的桉子出現。科舉考試當時沒有湖名製度,考官見到高官子弟就直接錄取了,不會給自己惹這個麻煩。湖名製度後世也有,但凡稍微大型一些的考試,名字寫在側邊,有虛線分隔,裝訂成冊,以遮掩名字。

隋唐雖說自由報考已經比之前的九品中正製先進許多,但唐朝科舉考試一則選拔人數少,基本上二三十人,不足以滿足社會需求;二來考試時間不固定,開廢不定,李林甫執政時期甚至一人不取;三則預防舞弊的手段幾乎沒有,士人為求登科四處拜訪,廣投門貼,開銷無算,不知多少蠅營狗苟。

後世教科書上說隋唐時期出現了科舉製,就好像科舉取士成為了社會的主流一樣,完全是避重就輕。隋唐時期主流選官製度還是門蔭製,以關隴集團為首,統合山東集團、代北集團和江南集團的門閥政治,基本上是唐朝政治的主旋律,世家大族依舊掌握著主流。是黃巢起義沉重打擊士族統治,最後朱溫給士族政治釘上了最後一塊棺材板。

隨著唐朝的覆滅,士族政治退出歷史的舞台,之後的武人統治給天下帶來極大的禍患。馬上得之,馬上治之,最後馬上失之,如是而已,國運不滿百年豈胡人哉。五代時期科舉製度基本上沒有得到正常執行,即便是偶有推行,也不普遍,反倒是許多小吏坐看王朝變換,活得自在瀟灑,號稱官無封建而吏有封建。

繼之而起的宋朝,將科舉製度推向了新的高峰。首先是宋太祖重開殿試,考生皆為天子門生,武則天死後中斷數百年的殿試再一次重現人間,屬於進士的天下即將到來。

宋太祖重開殿試,但是所有宋朝進士最應該感謝的人不是他,而是他的弟弟趙光義。趙光義身為高粱河車神,外戰不利,為了穩固自身統治,大肆收買人心。原本科舉考試一科不過是錄取幾十人,宋太祖也是如此,到了他手上,一科錄取三四千人,隻要你去考試,不是蠢到離譜,登科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增長數十倍。

宋太宗也由此培養出來一個無比龐大的文官集團,宰執大宋朝堂,無可匹敵。所以宋朝的武將,宦官與外戚是所有朝代中最為安分守己的,不是沒有動亂,但相比而言不值一提。富貴可求也,掌權則做夢。

宋太宗誌得意滿地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卻為子孫後代埋下冗官問題,此後宋帝開科取士,一次取千人者比比皆是。一官在任,一官赴任,仍有一官窺任。進士高中之後侯官多年常有。

此外,包括湖名製度,科舉日期及錄取人數這些,也基本上是在宋朝得以確立成製度的。宋朝文教之繁榮,冠絕中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盜墓之幽冥求長生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武俠:開局復製易筋經 財務自由以後 穿書後,極品老婦靠錦鯉孫女旺全村 美利堅的人間之神 鬥羅之我編造了未來視頻 木葉:我在體內種神樹 乾宋 氣運加身,苟在後宮修煉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