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犯罪幾率學說(1 / 2)

加入書籤

轉眼,世間便來到了第二天。

這天,孟懷等人來到書院後,頓時都恭恭敬敬的給夫子行了個大禮,表示經過了驗證,夫子之前所說的話語都是正確的。

世間的邏輯確實是符合「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

區別隻是善的方麵會用行動表達,而惡通常隻會停留在語言和名聲上。

但這也足夠了,畢竟一旦名聲真的毀了,除非真有什麼特別強的實力,不然還真是越過越差。

對此,青玄沒有意外,這可是他考察了數十億人得出的結論,又豈是那麼容易推翻的。

「好了,關於善有善報的事情大家已經清楚了,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下一個問題,惡有惡報。

相信大家都看到過或者聽到過,遠近聞名的大惡人非但沒有被整治,反而還越過越火,越來越猖獗」

聽到這話,作為現任縣令之子的宮羽第一個發聲:

「卻有此事!老師,咱們城固縣原來的縣令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家父來之前,他魚肉百姓,橫行鄉裡,最後被朝廷判處斬立決,這才徹底了結」

這時,沈木也道:「這個我也知道一個,我們那條街上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混混,長得五大三粗的,很是凶狠,我們小時候看見就害怕,我們那一帶也根本沒人敢惹。

最後好像還是縣令大人上任第三年,才把他給除去了!」

「我也知道他,他外號叫黑虎,胳膊上紋了兩隻虎頭,聽說還加入了什麼幫派,好像叫什麼青幫,最後那個青幫被連根拔起,他才徹底完蛋。

聽我爹說,他還敲詐過我們家,拿了我家好幾升糧食」

「我也知道……」

隨著一聲聲控訴,一時間多個窮凶極惡的大惡人被說道了出來,有的甚至直到現在都沒被抓。

對此,眾人有一個疑惑,那就是為什麼那些人能逍遙法外,為什麼之前那些人可以橫行那麼久。

不是說惡有惡報嘛,怎麼要遲那麼多?

按理說它和善有善報其名,應該當場就報了才對。

對此,夫子則道:「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回到最初咱們講過的一件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三件事——生存,繁衍,還有就是滿足自己,滿足自己的欲望,讓自己活的有意義。

那如何做到這些呢?

普通人的做法是安分守己,積累善名,做到互幫互助,如此才能度過人生中的艱難時刻。

但是那些惡人呢,他們要怎麼做?

這裡麵就涉及到兩個方麵,勢與名。

所謂勢便是積攢自己的威勢,讓自己的實力更加強大。

而名呢,則可以有惡名和善名之分。

惡名就是誇大自己惡的一方麵,使得自己人見人怕,以此來達到保護自己和掠奪資源的目的。

而善則是將自己表現的人畜無害,表明自己對人類,對周圍的群體是有益的,要大家不要殺他,不要對他不利。

就像是黑心的商人,他們為什麼都要有一個大善人的牌匾?

因為凡是沒有的,基本都逃不過律法的處置,逃不過朝廷的責問。

為什麼凡是貪官,他們都想有一個兩袖清風的清官名聲,為什麼都想有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名聲?

這不是單純的貪慕虛榮,而是為了自保。

大家細細想一想,是不是凡是歷史聞名的大貪官,最後都會被繩之於法?

這就是其中的緣由。

你名聲這麼壞,處置了你我可以得到好名聲,那麼當時機成熟的時候,你自然得乖乖獻上頭顱。

至於每一任皇帝都說自己英明神武,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和之前是一樣的道理」

這時,隻見皇女姬明瑤若有所思,站起身來。

「敢問老師,這些都是名的範疇,那麼敢問勢又如何解釋?」

是,身為皇女,姬明瑤自然知道,她那「英明神武」的父親治國的真正本事,也大約知道他那父皇留著一些大貪官沒有處理的緣由。

所以對於夫子所說的名的方麵,她沒有半點異議。

但是勢呢?

這又該如何解釋?

對此,夫子驀然一嘆。

「你們應該都聽過一句話,一樣米養百樣人。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有些人為了一文錢就能大開殺戒,為了一汪泉水就能全村械鬥;

有的人氣血方剛,受不了一點委屈;

有的人哪怕妻兒被殺,田產被奪,也隻能暗自哭泣,甚至給仇家效力,奮鬥一生;

有的人為報血仇,可以隱忍數十年,隻為一朝手刃真凶;

有的人乾脆助紂為虐,殘害更多的同鄉人;

有的人看不慣同輩被殘,奮起反抗,有的人麻木不仁,終生做牛做馬……

等等等等,人和人,都是不一樣的。

所以為了保護自己,為了凡是當權者,凡是有資源的,都要盡可能的保護自己。

從什麼地方保護呢?還是咱們剛說的問題,勢與名。

名是通過思想的方式來打消對方的惡意,打消對方的反抗心。

而勢,則是從物理層麵,或者說是從現實層麵,威懾對方,讓對方不敢動手。

大家都知道幫派都要有小弟,富豪世家都要有夥計,有護院,官府要有官兵,皇城要有禦林軍。

為什麼要有這些呢?

老師曾經做過一個調查。

如果一個人隻做小惡,比如罵人,偷錢,偷小錢,那麼通常來說,他得罪一百個人,就有六十個人想著將其打一頓,教訓一頓,有十個人是想將其徹底打殘,而其中卻隻有一個人會生出將其殺害的心思。

如果這做的是大惡,比如辱人妻女,辱其尊嚴之類的,那麼這個幾率機會大大增加,一百個人中有九十八個會想著將其教訓一頓,其中有大約四十個想將其打殘,有十個會生出殺人的心思。

如果這個惡再繼續加大,那麼這個占比還會繼續增加。

這個咱們暫且不說,就說前麵的打人和殺人事件。

要注意,老師之前說的隻是想法,而真實去做的,則打人事件叫高一些,隻有五成左右。

通常來說,小孩和青年最高,老年次之,中年更次之。

這其中,女子又通常比男子動手的幾率更低。

當然,這些都是輕打,都是抽個耳光踹一腳之類的,不會弄成傷殘。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重回1982小漁村 諸天:從權遊開始 我家女傭竟是首富女總裁 快穿:我成了年代文裡的炮灰女配 詭道修仙 我有一個遊戲世界 穿越之遇到高冷男神 不敢操作你還打什麼上單 毒手醫妃乖乖受寵 直播養崽這屆妖王太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