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五大宗師,龍樓實力(1 / 2)

加入書籤

上一次見七皇子薑羽時,他還是少年,帶孟秋河前來挑事,雖然沒有結仇,但也不會讓薑長生對他產生好感,畢竟同樣的行為,薑明事後還送過不少禮。

如今的薑羽已經初具帝皇霸氣,皇帝整日養傷,朝政幾乎被他一手抓,楊家也低頭了,而洪家隨著洪烈的反叛已經滿門抄斬,株連九族。

一炷香時間後,薑羽帶著小魏王入院,他鬆手,小魏王朝薑長生行禮後便去找平安玩。

薑長生邀請薑羽在院內石桌前坐下,薑羽身後跟著一人,此人身穿紫衣,手握寶劍,目光落在不遠處正在推磨的徐天機身上。

花劍心則在遠處的屋簷上等待,她身為白衣衛,無需跟隨在薑羽身旁,隻需在暗中保護小魏王。

薑羽笑道:「距離上次相見,也有些年頭了,這幾年多謝道長教導子玉,本殿下對他的武藝增長很滿意,道長不愧為當今武林神話,名不虛傳。」

子玉便是小魏王之名,乃是薑淵所取。

對於薑羽的客套,薑長生自然是謙虛回應,薑羽開始說起江湖事,早年間,他也曾闖盪過江湖,對江湖很向往。

「大景武林有五大宗師,如今加上道長,得算上六位,宗師並非境界,而是武林最頂尖的一批人,尋常武者拿靈識境當絕頂高手,殊不知還有更高的通天境、神心境,宗師人物與你一樣,不問世事,隻有別人找他們麻煩,他們才會出手,不過你與五大宗師相比,太過年輕,你的未來造詣必定在他們之上。」

薑羽感慨道,得父皇真氣後,他功力大漲,可依舊看不穿薑長生。

他曾讓白衣衛調查過龍起觀,並沒有發現其他高人前來,也就是說,長生道長真如傳言那般,天資絕倫,靠自己修道所悟,如此奇人,身為儲君,薑羽自然不會打壓,隻會拉攏。

說著說著,薑羽開始說起古汗,原來古汗能扭轉乾坤,乃是出現了三位極強的宗師人物,皆是萬夫莫當,他們的作用大多是千軍萬馬之中取大景將領的首級。

薑長生皺眉問道:「為何大景宗師不出手?」

薑羽無奈道:「武林有武林的規矩,況且,他們已經年邁,他們出生時可不是景朝人,而是楚朝人,自景朝立國後,五大宗師閉關不出,不問世事,父皇也曾派人去請,結果吃了閉門羹,宗師人物,實力強大,縱然派遣軍隊前去圍剿,也不能將其伏法,所以不能得罪。」

景朝麵臨著一個很尷尬的情況,那就是大多數高手仍以楚朝人自居,魔門以前便是刺頭,所以遭受的打壓最多。

提到楚朝,薑羽的話更多了,當今天下還有楚朝的城池在,位於西境,在大景與另外一皇朝的中間地帶,他稱贊楚朝的風俗禮節,贊不絕口。

薑羽的態度讓薑長生心裡犯嘀咕了。

這家夥什麼意思?

身為儲君,不應該痛恨楚朝嗎?

薑長生覺得不對勁,但又不好直接詢問。

薑羽忽然笑問道:「道長覺得楚朝風貌好,還是景朝更佳?」

薑長生道:「我未曾見過楚朝,不好評斷。」

薑羽笑道:「也是,其實有些東西也該傳承下來,好了,本殿下也該走了,道長,下次再聊。」

他站起身來,帶著紫衣男子離去。

趁著徐天機不在院內,忘塵湊過來,低聲道:「道長,七皇子之母歷妃乃是楚朝最後一位公主,他對楚朝有好感也是可以理解的。」

薑長生平靜道:「原來如此,可即便如此,他即將成為大景皇帝也不該這樣誇贊前朝。」

忘塵皺眉,覺得有道理。

薑長生道:「他提到五大宗師因是楚朝人,不想助景朝,你說他該如何解決古汗三大宗師的問題?」

忘塵臉色大變,氣得月匈膛起伏,低聲道:「他不敢吧……父……皇帝可還在!」

薑長生道:「但皇帝活不了多久。」

忘塵沉默,袖中雙手緊握成拳。

……

開元三十六年,四皇子薑譽攜十萬精銳突襲古汗邊關,在前任武林至尊宗天武的協助下,長驅直入,殺敵過三十萬,迎來景古交戰數年來最大的一場勝利。

皇帝大喜,冊封薑譽為秦王,成為大景第二位封王的皇室子弟。

薑淵很忌憚皇親封王,能讓薑譽封王,可見此功的重要性。

大景天下歡騰,仿佛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這一年,小魏王薑子玉、平安七歲,薑子玉已經展現出強大的習武資質,即便是跟比他大一歲的荒川也能交個平手,讓徐天機直呼兩個小妖孽。

正午,薑子玉在花劍心的陪同下上山,他一臉氣鼓鼓的表情。

「師父,我大哥被我父王送往聖地修行武功,他臨走之前跟我炫耀,說他去的大乘龍樓厲害著,您若是在裡麵,根本算不得什麼。」

薑子玉憤慨道:「師父,您肯定比大乘龍樓更厲害吧?」

薑長生揉了揉他的頭,笑道:「為師哪裡知道,為師又沒見過大乘龍樓,你好生習武便是,一個習武的高度取決於自身的努力。」

薑子玉重重點頭,然後轉身離去。

徐天機走過來,道:「道長,我聽說過大乘龍樓,據說大景武林五大宗師之中有兩位曾得大乘龍樓的傳承,大乘龍樓在這片土地上屹立上千年,經歷過諸多朝代更替,其底蘊深不可測,不過他們神出鬼沒,很少有弟子行走江湖。」

薑長生問道:「那你能說點有用的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熾熱月光 武廟聖王是我爹 橙色預警 我的互動係末日 神話之門 鬥羅之玄武鎮世 我為赤帝子,今日斬白蛇 文娛:我能培養頂流巨星 知否從蒙童開始 民國詭聞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