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身上的核電技術(2 / 2)

加入書籤

「已經發出去了!」

「發出去了!」楊猛愣了一下,

很快,小尹便解開了他心中的疑惑。

他不用死了,

因為剛才在小尹的分析下,

那股異常能量能影響到輻射物質的半衰期,

因此小尹稍稍的嘗試了一下,

便用這種能量激發出了足夠的輻射能,

一般來說輻射物質的半衰期都是固定的,

像楊猛身體裡,那塊微型核動力電池組裡的鋰放射性同位素,

這種放射性鋰的半衰期可以達到25年,

也就是說,

在技術允許的條件下,

這塊具有放射性的鋰同位素所提供的能量能穩定供給25年的時間。

而楊猛身體裡的那股異常能量,

便可以加快半衰期,

讓原本25年可以釋放完的能量,縮短釋放周期。

簡而言之,

這是一種氪命充能的過程。

當然,

若是沒有新的核電技術,

短時間內釋放如此多的核能,也無法轉化為能量,

若此時的人類,還像是楊猛祖父時代一樣,

用核能燒開水,而後用水蒸氣帶動輪機發電,

那這樣的激發狀態很有可能造成核事故,

就算是用於深空探測的溫差發電機,

這種快速激發的能量,也有可能造成事故,

而小尹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

積攢夠足夠的能量還是因為新的核電技術,

那便是自由躍遷核電技術,

這種技術來自於人類很早便發現的一種現象——光致電離過程,

即原子吸收光子的能量,

使其電子從束縛態躍遷成為自由電子的過程,

相較於,傳統意義上用於太陽能發電的光伏效應,

光致電離雖然也能產生電流,

但這種效應隻能作用於金屬上,

而且光致電離的過程亦是可逆,且可同時復合發生的,

在同一時間既可以因為外部能量電離出自由電子,

金屬原子也會將電子重新束縛回去,

因此光致電離現象一直無法廣泛應用於光伏發電中,

可在人類進入核聚變時代,這種情況改變了,

人類通過確定氫聚變的質子鏈,發現了鋰鈹的快速聚變裂變過程,

鋰和鈹在參與聚變反應的過程中

會釋放出光子,中微子,以及電子。

也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人類發現鈹的電離平衡豐度可由一種方程控製,

而且在核聚變的環境中,

鈹釋放電子的過程,

也受到鋰的輻射影響,而這種影響竟然貼合,人類已知的光致電離效應。

這種現象一下便被科研人員注意到了,

經過數年的時間,人類終於找到了一種光致電離,轉化為電能的方法。

即以鈹作為介質,放射性鋰同位素作為輻射能,使電子掙脫鈹原子,躍遷為自由電子,產生電能。

而在這之後,經過不斷的改進,這種提供能量的方式逐漸小型化,得以應用與航天領域。

也正是這種方法,

可以在短時間內,轉化放射性鋰同位素,短時間內釋放出的大量能量。

所以說目前楊猛不需要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危。

而且,因為有了能量供給,

他現在甚至不需要擔憂食物的問題。

然而,

活著對於此時的他來說,也許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因為他隱約間聽到,

在洞穴的另一頭,傳來了極為嘈雜的聲音。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深海大章魚:我能無限進化 奮鬥在港片時代 我沒想在諸天當英雄啊 時空穿梭到1984 亂入凡人,還能活一年 瞎眼宇智波與白金之星 修仙我的識海空間 諸天從猿擊術開始 活著全網黑:死後你讓我成為傳奇 家族修仙,我要成為種植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