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罐(1 / 2)

加入書籤

在發現羅斯128b海洋深處出現如此怪異的景象後

為了謹慎起見,當前楊猛還未打算親自下場。

畢竟,在這個時代,人工智能和自動化設備已經代替了大多數的人力勞動,

就算是航天工程也不例外。

當初,地球掌權者們在討論係外探索計劃時,便曾為了有人探索和無人智能探索的問題,爭論過一段時間。

但考慮到,

以當時的航天技術前往係外星係,動輒數十年,通信周期更是在數年以上,

而為了發揮人類在認識外星生命的主觀能動性。

最終,載人先驅航天計劃,以絕對的優勢獲得了通過。

而為了保證先驅航天員的生存能力,

人類為他們,配置了大量的智能化,自動化技術在各種頂尖交叉技術的輔助下,人類的地外探索工程師曾預言:

「擁有這樣技術的航天員,在配合基因克隆技術,

已經有了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能力……」

……

對於楊猛來說,自動化設備的使用已經算是十分熟悉,

不過,接下來這種開罐頭式的探測器他還是第一次嘗試建造。

若光是他一個人類,

完全考慮到,各種設備的模塊布置,和集成化處理,以及讓探測器內的各種設備有效的配合運轉,

而不會出現左手打右手,相互搗亂的情況,

以他個人的能力很難完成這樣係統工程化設計,

所幸,他有著小尹這樣的人工智能進行輔助,

作為航天工程方麵的人工智能,探測器的設計,模擬,測試等工作是小尹的強項。

楊猛隻需將自己麵臨的情況告訴小尹,

如他需要有東西可以進入那金屬圓球中。

而小尹則根據楊猛的要求,

利用之前水下探測器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探測裝置的設計。

此時的楊猛已經將自己的要求告訴了小尹,

而通過飛船上的超算,小尹也很快,提供了初版方案,供楊猛預覽。

在瀏覽過後,楊猛見第一版探測設備的開罐過程較為暴力,

可能會導致金屬圓球的內部安全問題,

楊猛又提出了一些列問題,讓小尹進行修改。

而小尹對於的楊猛提出的問題,有的進行修改,有則是用數據證明可能無法修改……

就這樣,在多次討論中,

設計方案便出爐了。

而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對設計方案,在虛擬環境中模擬測試

……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

尤其是在忘我的忙碌中,

一轉眼又過去了七天的時間,

經過這幾天的忙碌,

一個新的探測器,經過設計論證、模擬演算、三維打印、測試改進,終於被楊猛搞了出來。

此時在設備艙內,

楊猛正在對「開罐器」進行著最後一遍的檢測:

「接下來便是實際驗證了!」

看著眼前這個自己從未接觸過的設備類型,楊猛還是無法百分之百保證其能達成最終目標,,

航天工程是一項十分嚴謹的事情,

而他之前使用的那些探測器,之所以能不出問題順利使用,得益於人類數百年航天工業的積累。

但對於在深海中,用柔和的辦法破開一個巨大金屬圓球技術,

人類在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多少先例。

若是人類未曾突破可控核聚變技術,

依舊困在地球上,

也許會因為各種矛盾的升級,加強海洋深處的對抗,也許那時會迸發出各種深海技術,

但現在人類向往的是更為廣闊的宇宙星辰,深海探測也不是人類的著重點。

……

「開罐」探測器被的設備艙內的吊臂運送,到了之發射艙內。

隨著燃料加注,發射確認,再到最後發射的指令。

開罐器很快變成了一個亮點。

此時飄在舷窗前的小光,見楊猛又發射了什麼東西,它微微的閃爍著問道:

「這次應該能探測到裡麵的情況了吧?」

聽到小光問話,

依舊在忙碌什麼的楊猛,頭也不抬的回應道:

「這次應該沒什麼問題!」

話雖這麼說楊猛心中還是有些不安,

對於探測器能否開罐成功,他到不是很擔心,,

那點水壓對探測器並不會造成什麼危險。

真正讓他不安的是,

之前看到的那大型復合多孔菌內情況,

這讓他心中產生了一些不好的猜測。

「希望這些猜測是錯誤的!」

……

與之前的氣動探測器一樣,

新的開罐探測器,也是從夜半球進入。

不過,因為這次不需要探測羅斯128b行星的地表狀況,

開罐器直接從的夜半球的20點的時區進入。

等探測器上因為與空氣摩擦所產生的火焰全部消失後,探測器已經進入了19點時區,

沒用多長時間,探測器便進入了晝半球與夜半球可交界的18點時區,

開罐探測器的飛行速度很快,

不到三個小時,便從的18點時區進入了12點時區,

若不是需要製動減速,

整個開罐探測器到到達12點時區的速度將會更快。

「已經到達1號金屬圓球的上方,準備進入海洋!」

小尹的語音再次在楊猛的耳邊響起,

此時飛船上的小光和楊猛再次聚集在了一個大屏幕前,

看著開罐探測器的探索過程。

與之前氣動探測器需要在空中釋放水下探測器不同,

這次的探測過程中,

整個開罐探測器,在進行了四次墜落製動後,整個進入的海洋中。

隨著海水的沖刷,

黑色且泛著彩光的油性物質在探測器進入的地方快速散開,

這部分黑色物質,

是探測器在進入大氣層時,與空氣摩擦燃燒而產生的東西。

而隨著黑色物質被沖開探測器接近銀色的外貌顯露了出來,

這個是圓底半橢球體的結構,

因為不需要麵向廣大人類進行直播,上麵也未有任何標識類塗層,

隻是單純的銀色。

此時這個橢球體從中間裂開,露出了裡麵真正的開罐器,

這是一個頭大一頭小,有些類似葫蘆的探測器,而這便是楊猛與小尹在這段時間內搞出的開罐探測器。

通過小尹設定好的路徑程序,

探測器較大的一頭,出現了一些明顯的氣泡和不怎麼明顯的漩渦,

隨著這種現象的出現,

整個探測器向著目標點移動而去。

……

按照常用的邏輯,楊猛按照發現的順序,

將自己第一個發現的金屬圓球,命名為1號金屬圓球。

此刻,1號金屬圓球與它的多孔菌,正處於兩百一十米深度的海洋中,

而這樣的深度並不算深。

很快開罐探測器便到了多孔菌的附近,確定了一個孔洞,而後鑽了進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深海大章魚:我能無限進化 奮鬥在港片時代 我沒想在諸天當英雄啊 時空穿梭到1984 亂入凡人,還能活一年 瞎眼宇智波與白金之星 修仙我的識海空間 諸天從猿擊術開始 活著全網黑:死後你讓我成為傳奇 家族修仙,我要成為種植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