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傳承交接(1 / 2)

加入書籤

回想下山這三年來,自己走訪了全真七脈的其他六脈,闊別多年,諸位師兄弟對本門功法,以及內練要義的研究都有了不少的進步。

可惜就是沒見著自家丘師叔,慶幸的是李誌常師兄把長春觀打理的很不錯。

憂慮的是李誌常師兄的來信,此次參與蒙古諸王大會的宗教確實有些多,像什麼拜火教,薩滿,月神教等等一些聽過的沒聽過的教派都出來了。

其中有一位西域胡人,據說很是厲害,自家這位李師兄被他看了一眼,差點道心失守。

要不是他也是入了道的,怕是有些難以招教,不過也就這樣了,真正動起手來,他卻完全不是李誌常的對手。

他們和符籙一脈不同的是,他們沒有觀想法,如果硬要說有,那就是觀想己身!不過丘誌清更願意稱之為「養神」,中心思想其實是一個水滿則溢……

開始習練全真《基礎心法》之後,每次打坐搬運內力,便是開始了初步的觀想。入了道境,可以內觀之後,便開始了進一步觀想。

之後的一切便都順理成章了起來,這種效率的話和存神的修煉是沒法比的,比如五味子道長,要論打鬥丘誌清能打他十個!

可論存神,或者說單純的道境,五味子能甩他八條街,當然,這其實和能不能打之間的關係,有,卻也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大。

猶記得丘誌清第一次在臨安宮中,看那些道士施展法術,著實把他驚呆了,雷法之類的就像個電火花,就這他還是他們門中練得最好的一人了!

個中原因他也不是很明白,不過在丘誌清的死纏爛打,以及誘惑之下,他倒是把怎麼用教給自己,怎麼他沒說,丘誌清也不問。

用隻是術,這個隻要不是心術不正之人,傳了也關係不太大,可練法,那就是法,非親傳不傳,這點他還是清楚這個底線的……

看著闊別已久的終南山,丘誌清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回去整理自己這些年的所得了!

一路上很是順利,便沒有人跳出來攔路嘲諷,也沒人無故跳出來挑釁。

沿途山路風景依舊,時不時亦能遇到幾個香客,再漫長迷人的山路,也有走完的那一刻,當丘誌清來到重陽宮門前時,卻見門前石階下已經站了六人……

「見過師兄/師弟,我等恭迎首座回山!」

在門口迎接的,真是房誌起等人,丘誌清有些不明所以,他們全真什麼時候也講排場了?抬頭看了看,太陽依舊東升西落。

「諸位師兄弟,這是何意?」不懂就問,一直是丘誌清的優良品德。

尹誌平笑道:「師弟還不知道吧,前些日子郝師叔來信,言你在華山,不日將歸。

年前幾位師叔伯亦來信有言,師弟已有了一絲『真人』之蘊,掌教師伯已決定年底把掌教之位傳與師弟……」

房誌起補充了一句:「信件都已經送往各脈了!」

丘誌清一邊隨著大家一起前往重陽大殿,一邊笑問道:「那諸位師兄弟認為什麼樣的才是『真人』呢?」

「真人者,出本心、修道心、體天心,以道心平衡天人二心,而又萬物不縈於心,行止皆發乎於本……」這是道錄閣的陳誌益的回答。

這裡陳誌益所說的「天心」並非上蒼的那種「天心」,而是指人摒棄所有外界是非觀念影響之本心,有的人天生「第六感」很強,這就是「天心」的作用。

反之,「人心」便是了解世俗之後,被自己的認知改變的「天心」,而所謂「道心」就是介於天人之間的一種求真之心。

一麵照見本性,一麵守德操,知榮辱。借用王陽明的一句話就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裡說的「心之體」便是對應陳誌益所說的「天心」,「意之動」則是「人心」,「格物」便是對應著「道心」。

事情沒有絕對,這個解釋必然不會全對就是了,且各家有各家的稱呼,不說佛門,就道門之中都有不同的稱呼……

回到重陽宮的丘誌清,又過上了日復一日的平澹修道生涯,偶爾給內門入門較晚的師弟們教學,講學,和諸位師兄弟論道等。

不知不覺間,他發現以前自己一些不理解,或者以為已經理解的東西,隨著自己的教學與討論,又有了新的理解與釋義。

心也愈發的靜了下來,偶爾還能聽出落在自己身上小鳥的話語,都很有意思,比如有的小鳥認為這塊「石頭」有點軟,差點沒站住。

有的小鳥認為這塊「石頭」很像那些兩腳猛獸,竟然還有鬆鼠認為他這個「木樁」不適合築巢,等等,這些在丘誌清聽來,皆有如稚孩囈語,充滿童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我在農村燒大席 聖女大人,請聽我解釋 美漫從斬魄刀開始 我能無限合成超凡基因 北美槍俠警探 從同窗開始的影視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我在凡人垂釣諸天 悠閒人生從小金剛身開始 足球之我喝口水都能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