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2章 道佛辯經分文武(2 / 2)

加入書籤

因此墮入魔道,屢見不鮮。

張君寶的住處都由苗道一安排,這是苗道一後來跟過來說的。

這個安排是情理之中。

自己和他年紀相似,而且一路過來也算是比較熟悉了。

張君寶也明白,這是祁誌誠想要讓苗道一和自己打好關係。

誰讓自己是師父唯一的弟子呢?

這讓張君寶心中感慨。

在山上的時候,知道師父是高人,可其他的沒太多的了解。

下山之後,先是遇到峨眉掌門慈心師太,兩人以師兄師妹相稱,著實讓他震驚了一把。

後麵的震驚是一個接一個,一個更甚一個。

自己抱著的大腿足夠粗,連全真教都得過來蹭好處。

第二天,張君寶沒出門,在屋中閉關了。

師父什麼時候離開他不知道,可他清楚,師父離開不用自己去送,更不需多問。

想想師父要對付六道宗,張君寶心頭忽然多了一份壓力。

將來自己是要繼承師父衣缽的,得到了師父和純陽宗的好處,自然要擔負起責任。

而這個責任便是對付六道宗。

師父是強,可想要覆滅六道宗,怕是難。

畢竟連師祖都未做到。

純陽宗的弟子還得和六道宗繼續糾纏下去。

自己現在實力太弱,必須盡快提升功力,好幫師父,幫純陽宗出點力。

甚至等到自己七老八十功力大成之後,就得沖到對付六道宗的第一線,成為主力。

他可不想給師父丟人。

師父威名之盛,不可想象。

若是教出的弟子無用,太說不過去了。

兩日閉關,張君寶在練功的同時也在琢磨師父交代的事。

就是道佛辯論中,要是自己出聲該說什麼?

他仔細回想後世的一些記憶,可惜搜遍腦瓜,都沒得到太有用的信息。

因為網上對此次辯論的過程基本上沒什麼描述,一筆帶過,然後便是結果,全真教為首的道門落敗。

不過,自己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至少知道了一些歷史的走向。

可對於這裡的歷史,張君寶心中存疑,有些地方似乎不是自己記憶中的那個歷史,有些偏差。

就這些武功而言,歷史中哪有如此厲害的人物?

不管怎麼樣,就目前來說,大部分歷史走向還是沒問題的。

自己知道一些辯論的事宜,可以從這方麵入手,反駁佛教的觀點。

「難~~」一天之後,張君寶覺得自己頭昏腦脹。

雖說是一天,但他已經是在夢中參悟,抵十幾天時間。

想要破局基本上沒可能,因為忽必烈已經定調了,誰也無法改變結果。

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讓結果稍微好一點,不會那麼殘酷。

哪怕如此,張君寶也沒什麼把握。

一切還得等到了現場,見招拆招,最好是能夠抓到對方的漏洞還擊。

可惜,佛教擅長辯論。

佛教早期和婆羅門教辯論,失敗的佛教徒會割頭斷舌,在如此殘酷的代價刺激下,佛教弟子需要經過大量地獄般的辯論訓練。

所謂平時多流汗,辯論之時少流血,久而久之佛教便有了成體係的因果邏輯和各種辯論之法。

而道教弟子不同,道教一般講究清靜無為,不大和人爭辯,大多是個人隱修。

依靠的也就是理論,很難與佛教匹敵。

也就是說嘴上功夫,佛教甩道教十萬八千裡。

用自己的短處去碰對方的長處,就是自己找抽。

可惜,這是朝廷的命令,無法拒絕,硬著頭皮也隻能上。

道佛鬥爭,道家想要勝出,一般要玩武鬥,不能文鬥。

所謂武鬥,便是所謂的道法符篆之術,呼風喚雨等等。

這才是道教擅長的領域。

當然,這些在後世人看來其實就是一些魔術戲法之類,再加一些化學反應的知識。

而呼風喚雨則是對天氣的了解,從環境、動物等各種細微的變化中推斷出有雨,或晴天。

這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倒不是完全說是騙人的。

可在古代,世人並不了解其中的奧秘,視為神仙法術。

隻可惜,這種武鬥其實也就是早期有點用,後麵也沒有了優勢。

因為這些手法用得多了,總會被人察覺其中的玄機。

除此之外,道教是誕生於本土的宗教,不論佛教弟子,還是道教弟子,對道教的思想和道文經典等都比較熟悉,而佛教是外來宗教,道教弟子對佛教的經典、理論等較為陌生,並不熟悉,可不是誰都像火龍真人學貫古今,精通釋儒道三教經典。

所以辯論過程中,佛教弟子可以做到知己知彼,而道教弟子由於缺少對佛家的了解,辯論時處於劣勢就沒什麼好意外的了。

當然,這是排除外部乾擾,單憑辯論而言。

實際上,歷史上的道佛辯論基本上都受到了朝廷的影響,皇帝的喜好才是決定因素。

這次便是文鬥,而不是武鬥。

忽必烈的偏向可想而知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絕世唐門之鐵血日月 CSGO:從RA替補走向世界! 從流浪地球開始的諸天 貧僧還俗了 輪回,我隻想長生! 港綜:我穿成了龍五的弟弟! 重生,我真在努力拒絕了 大夏憨婿 抄家流放前,炮灰庶女搬空將軍府 他們都想我成為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