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殺機浩盪(2 / 2)

加入書籤

一聲鷹唳響徹長空。

天空上墜下一道箭失,離得這麼遠,盧野甚至可以看得見箭失的箭頭上一點毫光在綻放,正以恐怖的動能當空而來,箭失尚未到,一股強大的壓力已經壓蓋而來。

一道氣罩驀然間出現,盧野抬手間,精純無比的純元真氣展開三層混一純罡,箭失破開兩重,來到第三層時再也無法前進一寸,崩碎在半空之中。

*

*

*

這邊廂,一群身著獸皮俯視的草原種族正全力奔馳於紅霞原之上。

當中一人身形高大,高鼻深目,頭戴一頂日月冠,枯黃的長發從帽子裡露出來,背上掛著一把大弓,此刻正看著天空之上遠處的雄鷹。

忽然間,他扯下背上的大弓,張弓搭箭,朝天射去。

箭失離弦遠去,消失在天際。

「述勒老師已經看到前麵的人了嗎?」

一個掛著輪狀兵器的鐵蠻人問道。

名叫述勒的鐵蠻人微微一笑,道:「我沒看到,但我的鷹兒已經看到了。」

另一邊,一個身背長矛的人笑道:「我真怕述勒老師的小鷹兒被人給打下來。」

述勒傲然道:「格倫大人好像是第一次知道我的鷹兒,世上隻有一人可以將它射下來,那就是我本人。」

名為格倫的鐵蠻人對述勒的自信感到理所當然,語帶尊重的道:「述勒老師不愧是被可汗封為阿帕古,前方那人是否是大離的鷹揚將軍盧野?」

阿帕古在鐵蠻人的語境中就是英雄的意思。

述勒道:「不,還有一個人,當時鐵意軍的橫海將軍桓鋒,哦?這個盧野的確有兩把刷子,難怪被鐵蠻戰士稱為大離的阿帕古,竟然能抵擋我的箭失。」

格倫冷哼道:「哼,盧野!我的小師弟阿史那就是死於此人手中,師父交代我等這次出來必須拿著此賊的頭顱回去。」

述勒點頭道:「國師此次派出了如此多的高手,此子就算插上兩翼也難逃一死,咦,那兩個家夥已經分頭逃走了。」

格倫道:「我們幾個師兄弟前去追逐那盧野,述勒老師可以領著餘下的人馬前去追逐桓鋒。」

述勒笑道:「不必心急,大乘教那幫禿驢已經馳往大金剛嶺,那桓鋒難逃一死。」

格倫發出草原人獨有的爽朗大笑,「走,咱們追那盧野去。」

*

*

*

自蒼壁會戰以來,北境的局勢,堪稱是一鍋粥。

三月,曾經像幽靈一樣揮之不去的大離仁義王終於在其老家舉義,義軍迅快無比的征服了燕州西部的廣大地區,並很快開創政權,國號為大燕,以重振燕州往日榮光為號。

四月,衛州破離王響應仁義王的號召,於衛州舉義,號稱衛王。

五月,趙州大族陳氏陳輝襲殺趙王李雋,極為迅速的控製了趙州的大部分地區。

幾乎同一時間,昌州的幫會首領,綽號通天霸王的裴翎唱義,此人來歷極其神秘,傳言出身於神農宗,又有舞陽宗的背景,強橫至極,在當地大殺門閥,出道沒有一個月,就有了人屠的美名。

彼時的大離中軍神衛方才徹底的解決了南境的平等道,又在雲州發動了舉世聞名的朔城大會戰,擊垮了鐵蠻的進攻。

這一戰,玄都劍神李道沖重創鐵蠻國師沙羅耶,劍神之名壓蓋四海,此前,他同樣帶領正道高手於南境圍殺了縱橫一時的平等大道主。

惜乎,神衛連戰連捷,大離卻越戰越亂,越戰越衰。

到五月之時,車騎大將軍王玄渾於衛州陣斬破離王,碾碎了衛州的義軍之火,可惜,他沒有在將衛州的所有義軍消滅乾淨便馬不停蹄的馳往趙州,於此地以自傷八百的方式大敗趙王陳輝。

不料衛州戰火重燃,僅僅一個來月的時間,破離王的長子繼承了乃父的雄風,在大乘教高手和魔宗眾多強手的扶持之下,於王玄渾所率領的神衛圍困義軍與荊棘原之時大破神衛後方,車騎將軍王玄渾僅以身免,自北境退回了鐵羽城。

五月中旬,在接連擊敗了大道主和鐵蠻國師之後,身兼國師和天下儒宗、龍驤大將軍的李道沖再度出征,於鐵羽城下陣斬神農宗宗主炎帝田錯,以一己之力,平定了衛州和趙州的叛亂,此戰大乘軍和仁義王的軍隊也到場,不過在略作交手之後即率兵遁走。

隨後神衛軍兵鋒橫掃昌州,通天霸王兵敗之後架船出海逃避,被李道沖孤舟海上追擊了八千裡,終於遁入了星羅棋布的迷霧海群島,逃得一命,

一時之間,大離竟然有了中興的跡象,就連大乘軍和仁義王的義軍也停止了活動。

不過至此,神衛軍幾乎殘破不堪,諸將幾乎再難堪一戰,未得再入燕州。

自六月開始大離皇帝李政就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革,要革除弊政,一掃頹勢。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以玄都為中心的大離僅僅控製的大部分地區如火如荼的開展了一場重新計戶,並開始擬定新的稅法,大肆啟用寒族,疏遠了玄談有餘,實乾無能的儒宗士子,並開始將儒宗和道宗整合,有將其變成武道宗門的意思,統合於國師的國師府之中。

結果到了六月中旬,年紀古稀的離帝吞丹而死,諡號曰安,後世稱為離安帝,廟號為宣宗。

當盧野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差點笑了。

李政在位期間堪稱是大離最為動盪的階段,大乘教,平等道橫行,各類魔宗勢力激流湧動,鐵蠻也是在他主政的時間內稱為草原霸主的,國內災害頻發,眾多地方都爆發了起義,大的謀反桉件幾乎每年都有。

像這樣一個皇帝諡號為安,而廟號則取為宣,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大的諷刺。

在一片腥風血雨的動亂之中,已經接近花甲之年的太子李振即位,所有改革全部戛然而止。

在此之前,朝野中讓皇叔李道沖即位的呼聲極其巨大。

李道沖,本名李威,入道門修行之後改為李道沖,為上代皇帝離成帝最小的兒子,年紀比起侄子李政還要小上十歲,為宮女之子,在他人聲的前三十年裡,其主要的身份為儒生,四十歲,被稱為劍道大圓滿,震古爍今,後遁入山門,卻被乃師上代劍神李祝強行拉進國師府。

按照大離的慣例,國師府的領袖都是大離宗室,因此李祝實際上就是李道沖的親叔。

國師府的領袖一向不得乾預政事,也不得從軍,自當年的霍龍聖之後,歷代國師一向潛心修行,追逐仙途,但李道沖不但是天下武人之首,自天下大亂之首稱為神衛軍的實質領袖,影響力威震朝野,人望一時無兩。

但所有的呼聲全被冷落一旁,李道沖親自將新皇扶上了皇位。

然而,事情的發展完全不由人。

李振即位之後方興未艾的改革全部廢止,那股剛剛掀起的革新麵貌一去不復返了。

所有平靜隻持續到了六月,燕王的求援信馳入玄都。

六月,大乘軍再度掀起風暴,鐵蠻族自燕雄嶺六關湧入燕州,關外的大離土地徹底成為焦土。

大燕政權已經占領浩水下遊所有的重鎮,兵鋒直指長空城。

神衛軍終於再度艱難的馳援燕州。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玄幻相关阅读: 影視:從新少林五祖開始 南宋第一密探 我有一個廢土世界 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 大盛通天錄 原神,但是真實世界 從成為方寒之父開始無敵諸天 蟲族在晶壁係世界 穿越權遊:開局賣了眾神 全人類縮小一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