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結拜(1 / 2)

加入書籤

謝玉軒的話,完全顛覆了辛坦夫和陳汝能的觀念,他們一直隻想抗金,以收復中原為己任,卻從來沒想過,收復中原之後,將要麵臨這個世上最強的軍隊:蒙古鐵騎。

北宋立國之初,所麵對的主要敵人是契丹。

契丹人作戰恃騎兵沖鋒,在高粱河戰役中,給宋軍步兵陣型造成了不小的威懾,而仁宗以降的西夏擾邊中,夏軍重裝騎兵鐵鷂子的沖擊,也與前者類似。

遼與夏的騎兵固然厲害,但是,在不少宋軍將領的觀察中,他們有著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配合能力極差,往往是注重劫掠金銀財寶和糧草,而不注重殺傷敵人有生力量。

所以北宋的敵人相較其強大,但傷筋動骨的打擊很少有。

南宋所麵對的敵人就不一樣了,首先,金與契丹不同,契丹人深受遊牧傳統影響,而女真人是從漁獵社會過渡到農耕文明的。

這樣一種社會形態,最重視集體協作的能力,因此阿骨打在反遼之戰中總能以弱勝強,靠的就是團結與配合,而對手人數雖多,可鬆散不堪,最終隻會被各個擊破。

到了金滅北宋和金兀術南侵的一係列戰爭中,一部分宋軍誤以為對手一戰擊潰,所以在和金軍剛開戰幾個回合後,就明顯鬆懈下來,結果金軍反復攻擊,給宋軍不小的損失。金軍這樣一種頑強作戰的能力,就連南宋名將吳玠都挑大拇指贊譽。

至於金亡後直接與南宋作戰的蒙古軍團,其組織與作戰能力等,更是甩了遼夏金幾條大街。

幸好南宋天下第一的江防係統,否則,最先被滅亡的,估計就是宋國。

謝玉軒結合歷史,將自己的觀戰慢慢表述出來。

辛坦夫和陳汝能對天下大勢深有研究,可聽謝玉軒這麼一說,他們突然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謝玉軒沉吟道:「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這個觀點,早被證明是無比正確的。

隻不過,很多人在第一次聽到時,會覺得不可思議。

他們講究臥薪嘗膽、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既然成了敵人,怎麼可能為了利益變成朋友呢?

陳汝能愣住了,疑惑地問:「這個……,是不是就成了主和派?」

他覺得謝玉軒說得有點道理,可他早把金國當成永世仇人,怎麼可能為了利益,跟他們成為朋友呢?

謝玉軒搖了搖頭:「不,這絕不是主和,而是為了大宋的利益,作出的最正確的選擇。如果我們與金國鬥個你死我活,隻會便宜了蒙古。如果與蒙古聯合對付金國,就會唇亡齒寒。最好的辦法,是讓金國和蒙古兩敗俱傷,哪方敗了,我們都要暗中支持他,直到他們流盡最後一滴血。」

辛坦夫喃喃地說:「這樣做,是不是太卑鄙無恥了?」

謝玉軒說道:「我們跟雙方都是朋友,都與他們交易。蒙古的戰馬最好,我們就用茶葉、酒、布匹與他們交換。金國需要更多的弓弩,我們可以跟他們交換糧食、鹽、毛匹等。隻要是為了國家利益,為了民族大義,我們做的任何事,都是正確的。」

陳汝能突然一拍桌子,大笑著說:「對,就算他們知道,也沒有辦法。這是陽謀,頂級的陽謀,就算知道,也沒辦法破解。」

謝玉軒微笑著說:「他們打仗,我們賺錢,他們流血,我們還是賺錢,他們死人,我們依然賺錢。大宋的軍隊不用流血,百姓不用流落失所,但我們的財富會增加,民眾會更有錢。他們越來越窮,我們越來越富,何樂而不為?」

辛坦夫突然眼睛一亮:「最後,是不是兩個國家都要向我們俯首聽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有一個廢土世界 我在偉大航路摸屍那些年 大盛通天錄 原神,但是真實世界 從成為方寒之父開始無敵諸天 蟲族在晶壁係世界 穿越權遊:開局賣了眾神 全人類縮小一百倍 福運太子妃 重生九一從娶媳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