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z章遊說荊州(1 / 2)

加入書籤

衛宣在拿下沛國和汝南之後突然收兵,讓驚惶未定的袁術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過衛宣沒有窮追猛打,回到壽春的袁術總算鬆了一口氣。

衛宣當然不是心慈手軟,更不是養寇自重,而是從戰略位置上講,揚州已經很偏遠,而冀州和荊州才是衛宣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比較而言,荊州的劉表雖然沒有稱王稱帝,但心中沒有朝廷沒有天子已經是人盡皆知。而衛宣取益州之後加上如今豫州全景在手,已經對荊州形成半包圍,有一種壓迫之勢,所以現在的劉表比袁紹還要緊張。

但是讓劉表沒有想到的是,朝廷或者說衛宣竟然派遣了使者前往襄陽。

當孫乾與郭嘉作為朝廷使者抵達襄陽的時候,劉表示一頭霧水的。

孫乾上一次作為使者邀請劉表共同討伐袁術,當時盤踞南陽的袁術是衛宣和劉表的共同敵人。或者從某種程度上袁術是劉表的宿敵,但劉表卻想坐山觀虎鬥,在‏​​‎​‏‎‏‏‎‎​‏‏‎‎最後關頭出手撈取最大的好處。

結果是衛宣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占據了南陽,並且將渡江北上的劉表打得落花流水,最後不得不籌集大量的糧草講和。

現在的衛宣已經完全不能和當初同日而語,而荊州還是那個荊州,一個被衛宣吞了最大地盤南陽的荊州。盡管劉表一個擺個不願意,但孫乾和郭嘉代表朝廷,代表衛宣前來,他劉表沒有稱王也沒有稱帝,接待也是必須的,而且規格不能低,蒯越、蔡瑁、伊籍、向朗等荊州文武重臣都來到了州牧府。

孫乾在轉達了天子和丞相衛宣對劉標的問候之後就直奔主題:「劉荊州,諸位,汝南袁氏累世三公,卻不思報效皇恩,如今兄弟兩人一人稱帝,一人成王,禍亂天下。丞相奉天子之命討伐不臣,先破袁術大軍,再削其地盤。但朝廷消耗甚大,將士傷亡慘重。

而背麵還有更加強大的逆賊袁紹。所以天子和丞相想懇請劉荊州興義兵討伐二袁。」

劉表心中腹誹,現在這衛宣挾天子以令諸侯玩的時候爐火純青啊。隻是他還不能反對,他是漢室宗親,又沒有公開稱王稱帝,那麼至少從名義上獎他劉表就還是大漢朝廷的人,荊州也是大漢的荊州。衛宣作為大漢丞相要求他出兵討伐二袁並不算過分的要求。因為袁紹和袁術都稱王稱帝了。

不過劉表當然要拒絕,他現在是自身難保,討伐二袁對子絲毫沒有好處,而且劉表希望看到的就是諸侯兵力,而不是衛宣一統天下。但又不知道如何拒絕,於是看向了下方的蒯越和蔡瑁。

蒯越和蔡瑁心中發苦,原來衛宣在征伐涼州和益州的時候早早的就不斷派遣錦衣衛和說客。而蔡瑁和蒯越實際上是傾向於統一的。並且對於出身河東名門衛宣非常仰慕。對於衛宣的拉攏並不排斥。

如果衛宣是派遣大病直接前來奪取

荊州,他們可能還要做出艱難訣,是賭上家族命運支持劉表,還是見風使舵支持衛宣。但現在衛宣是想拉著劉表去打袁紹和袁術,這樣雖然會讓劉表有些損失,但對他們兩人而言卻不需要賭上家族的命運得罪衛宣或者劉表。

所以他們從一開始就傾向於支持衛宣的,即便劉表最後不同意衛宣的建議,他們也不打算公開支持劉表。現在劉表看向他們分明是想讓他們表態,這不是為難人嗎?

所以蒯越和蔡瑁同時選擇了低頭沉默。劉表見狀心中不悅,轉而看向了更下方一些的伊籍和向朗,這兩人和蒯越、蔡瑁不同,蒯越是荊州的首席謀士,蔡瑁是襄陽第一家族蔡家的代言人,是襄陽第一將領。伊籍和向郎則屬於名士流,平時也比較擅長經營人脈和內政,對於戰略方麵並不擅長。

伊籍率先回應劉表的征詢,小心翼翼地朝著劉表拱拱手一邊沉思一邊說道:「主公,天下大亂多時,荊州在‏​​‎​‏‎‏‏‎‎​‏‏‎‎主公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然後丞相衛宣、二袁都是野心勃勃,如今之局麵我荊州已經不能獨善其身。主公上一次曾經響應袁紹組成聯軍討伐衛丞相,然在此之前主公卻沒有參與到聯軍討伐董卓,這本就對主公名聲有損。而隨後作為曾經的討伐董卓盟主袁紹對董卓的種種惡行無動於衷卻在衛丞相河南對決擊敗董卓正要關帶兵追擊的時候扯後腿,後來以為衛丞相斜坡天子為明組成聯軍,失敗之後不思如何營救天子更是擅自稱王。如今二袁在天下士人心中已經無信用可言。

籍以為為了主公的名聲,我荊州應該站在朝廷和衛丞相這一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其他相关阅读: 龍族:第五魔法使路明非 陪你打到世界之巔 火影:我怎麼可能是男二 白天冷冰冰的霸總帶崽哭唧唧 星源戰神 惹哭 花開鬆林陀 臨界行者 帶著拚夕夕去古代 華娛之燦爛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