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救亡(1 / 2)

加入書籤

原本,把自己的「歷史任務」完成了後,已經成了廢人一個的黃小石,整天就在洛陽坐著吃瓜,靜等朝廷和誠王分個勝負。

沒想到,真的是人在家中坐,瓜從天上落,突然爆出如此驚天消息,黃小石心中一陣驚慌。

遊牧部破關入中原,在本朝這百年的時間裡,也不是發生一次兩次了,隻不過以前都是從西北入侵的,這次發生在京畿重地。

外族蠻人侵入中原,必然是沿途燒殺搶掠,這也是老百姓的驚慌所在,更不提這發生在繁華的中原腹地。

但是,黃小石心中的慌和其他人的不同,他心中的慌要更大。

黃小石心中的驚慌,是因為他看到了這即將引起的一連串連鎖反應,很快就會將劇本推向最糟糕的結局。

這是一個天下將崩的噩兆。

……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區區幾萬倭人,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破壞力,但是這事情真不是這樣算的。

首先來說,維持統治和造反,它們的難度是不一樣的。

如果,同樣有一支異族大軍在誠王的占領區燒殺搶掠,誠王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造反的本質就是搶劫,誠王對此認知的很透徹。

既然是搶劫,最重要的是不斷地去搶新的目標。

歷史上很多起義軍為什麼一開始能迅速壯大,為什麼一旦進攻受阻又會迅速崩潰,都和這個原因有關係。

誠王對於已經收刮過一遍的地區,不會再感興趣,他需要保衛的僅僅是自己囤積物資和士兵的幾個重要節點,至於其他地方,生死由命,你們愛咋咋地。

大家可能要問,既然是造反,難道不需要民心嗎?

還真不需要。

先把天下砸爛,再把地盤搶到手,最後把敢於反抗的人全部殺掉,把頭鐵不聽話的人全部殺掉,把有異心者全部殺掉,把看不順眼的人全部殺掉……

殺,殺,殺,把人一批又一批的殺掉,殺到最後還活著的人,自然就會很乖了。

而到了這時候,整個國家因為人口驟減,出現了大量的閒置土地,也不再存在資源緊缺和分配矛盾,地多人少,大家出多少力就能多收多少糧。

隨後,老百姓就會拚命生娃,生下的娃長大了後,繼續去種更多的地,收更多的糧,國家就會漸漸進入繁榮期。

有一首詩講得好: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人不就是草嗎?

既然人和草一樣,那就隨便割。

反正春風吹又生。

所以,別看造反的風險很高,它的收益也是高得離譜。

為了不讓世間所有有歪心思的人走上這條「發家致富」的康莊大道,歷來王朝對於造反都是采用最最殘酷的鎮壓。

一旦朝廷試圖用「招安」這種手段來平息叛亂,最後的結果就是叛亂者越來越多。

但是另一方麵,維持統治則很難。

破壞永遠比建設容易,而當某地的生存環境惡劣到一定地步後,治下之民也會自動轉化為暴民,走上造反這條路。

這個無解的難題,直到千年之後依然沒有改變(強烈推薦《反叛公司》)。

既然是天下萬民之主,那就要擔負起保護天下萬民的責任。

現在,朝廷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阻止數萬倭人在中原燒殺搶掠,很快就會讓中原腹地大亂。

中原大亂,又會進一步削弱朝廷的各種統籌能力,朝廷征伐誠王的大戰極有可能會打輸。

誠王在打敗朝廷大軍後,如果長江以北依然是亂作一團,他完全可以坐視不理,專心沿著長江西進。

這叫隔岸觀火。

對岸越亂,反而不是越顯得誠王仁義麼。

這就是比爛。

到了最後,朝廷終於挺不住,掛了,那麼亂世就結束了嗎?

並不會,而是會更亂。

在東南西北中,各種被朝廷壓製的內外勢力會全部乘機跳出來,想方設法從這頭巨屍上分得一羹。

有人言:一鯨落,萬物生。

然而這生的是萬物,死掉的是鯨,被吃的連渣都不剩的,也是這頭鯨。

不管老百姓願不願意,朝廷這頭巨鯨一亡,他們就是擺上的肉,就是被萬物競相吞食的美味。

這就是最糟糕的結局,是所有亂世劇本中亂得最徹底的大亂之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鬥羅:開局殺戮之都,被迫成魔 老僧修個佛 我在聊齋世界長生不死 剛造出六代戰機,被校花追尾 撩欲小嬌嬌,被厲爺抱懷輕輕哄 秦時:成為嬴政的影子 少女的基因要怎麼拯救世界 至尊刀道 漫威裡的機械狂潮 領主的種田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