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你除了能弄我一身唾沫還能乾啥?(1 / 2)

加入書籤

「孔山一天能有多少產鋼量?」朱棣迫不及待的問道。

朱高燨豎起了一根手指,笑而不語。

朱棣有些懷疑的問道:「一千斤?」

一千斤這個數字,已經很高了。畢竟孔山產出來的鋼料質量屬於上上乘,越上乘的鋼料,鑄造花費的時間和成本就越高。

朱高燨平靜的說道:「不,是一萬斤!」

皇帝陛下倒抽了一口涼氣,真想把祁王的腦袋撬開看看裡麵裝了什麼!

一萬斤!

朱高燨還真沒吹牛逼,孔山煉鋼廠五個煉鋼爐,一爐日產兩千斤,如果煉鋼廠繼續擴建下去,這個產量還會更高!

當然,想要擴建煉鋼廠,相應的是要在采掘煤礦、洗煤煉焦,以及采購鐵礦上都要擴建,這是流水線的工程,如果哪個環節出現不均衡的情況,剩下的幾個環節都會被殃及魚池。

朱棣又追問道:「孔山的煉鋼技術,可以在其他的煉鋼廠落實嗎?」

老爺子在乎的不是孔山的產鋼量,他在乎的是孔山的煉鋼方式,能不能普及。

從洪武二十八年的詔令:「詔罷各處鐵冶,令民得自采煉,而歲輸課程,每三十分取其二」開始,官營鐵礦減少,民營鐵礦增加,民營鐵礦的課稅率為十五分之一。

開放民營采煉鐵礦,雖然把鋼鐵的年產量數倍暴增了上去,而國庫的收入也豐裕了許多,但這也就意味著官營的衰弱,朝堂已經逐漸失去了對煉鋼的控製。朱棣是個有遠見的皇帝,他很清楚這一點。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永樂元年時,民營鐵礦的課稅量為8萬斤,到宣德九年,民營鐵礦的課稅量為56萬斤。根據鐵的課稅率推算,永樂元年民營鐵礦產量為120萬斤,宣德九年則為833萬斤。

到明朝中期,官營鐵礦已經全麵落後,民營鐵礦快速發展,貢獻生產鋼鐵的主力,山西陽城縣的民營鐵礦的課稅量就有50至60萬斤,反推產量為800萬斤,還隻是一個縣的產鐵量,相當於宣宗時期全國民營鐵礦的總產量。

到嘉靖年間,民營鐵礦的課稅已經可以用白銀抵交,換算下來,全國的生鐵課稅量為500萬斤,相當於產量7500萬斤。

而如果孔山的煉鋼方式能夠普及,隻需要先一步普及到官營體係,讓官營與民營達到均衡的程度,便可遏製住民營體係帶來的影響。官營體係不需要完全覆蓋全國,隻要能成為民營體係的領頭羊,朝廷擁有煉鋼的壟斷就足夠了。

這才是朱棣看重孔山煉鋼廠的原因!

在老爺子期待的眼神中,朱高燨緩緩開口:「可以!孔山煉鋼廠可以普及!」

孔山煉鋼廠的煉鋼技術,其實也沒有太高的難度,無論是洗煤、煉焦,亦或者是煉鋼,最難的技術環節,大明朝都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這也是為何明朝煉鋼技術能遙遙領先歐洲三四百年的原因!

隻可惜如此豐厚的底蘊,到了滿清完全被遺棄,清朝不思進取,完全靠著明朝留下來的技術吃老本,甚至還在倒退!

嘉靖年間的鋼鐵產量為9000萬市斤。但是到了清朝,鐵礦進一步民營化,很多鐵礦被廢棄掉,清朝鐵的產量為4000萬市斤,比起明朝減少了5000萬市斤!

與此同時十九世紀的英國已經進行完工業革命,歷經幾百年的時間,終於追上了明朝的鋼鐵產量,開著鋼鐵戰艦用火炮轟開了清朝的國門。

這特麼是人能乾出來的事?!

朱棣一想到未來大明煉鋼的前景,不由興奮的深呼吸。

但他很快就冷靜了下來:孔山煉鋼技術不是他的,是祁王的。

這也讓朱棣對祁王又愛又恨,愛祁王的才華橫溢一肚子的神仙主意,連孔山這片廢土都能變廢為寶,創造出無限的利益。

可讓朱棣心裡刺撓的是,祁王不聽話,很不聽話!

朱棣差點就沒忍住爆發出骨子裡的土匪本性,直接下旨去把孔山搶過來,他最擅長乾這種無本生意。若問天底下誰是最大的土匪,那肯定是朱棣了,搶了親弟弟的朵顏三衛,搶了親侄子的大明江山。

不過朱棣最後還是壓製住了內心的土匪想法,他的理智告訴自己:如果他敢去搶祁王的孔山,以後就甭想著能讓祁王給他做事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家學姐,不是人! 我被病嬌女友愛的死去活來 極道長生之唯我獨仙 末世:我的能力畫風清奇 海賊:讓你去臥底,你成了大將? 擁抱你的夏天 娛樂圈大清醒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我在大虞長生 我拒絕戀愛,我隻想搞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