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三萬精銳,發兵東北!(1 / 2)

加入書籤

朱棣是真的繃不住了,他現在覺得大明不亡國,都對不起太子一脈這些好兒孫的「豐功偉績」。

張居正風輕雲澹的鬥倒了群臣,把國政搞了起來,把飯餵到你皇帝的嘴邊上了,結果……沒過幾年就擺爛了?

你是真該死啊!

【從同年起,為爭立皇太子,演成了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朝堂上門戶之爭日盛一日,互相傾軋。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名目眾多。】

【因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爭執長達十餘年,最後索性三十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

【萬歷十一年,努爾哈赤以祖、父遺甲十三副起兵,對建州女真各部展開了兼並戰爭,統一了建州各部。先後兼並海西女真和東海女真,統一了東北地區的女真各部。天命元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金,建元天命。】

【遼東後金迅速崛起,不斷出兵南犯,向明軍發動進攻,遼東戰爭爆發。萬歷四十四年正月初一日,後金政權正式建國,自此遼東的形勢也隨之每況愈下。尤其是經過東征援朝戰爭和礦稅使高淮亂遼以後,遼東邊防空虛,軍民困甚,供應艱難,邊軍屢屢敗北。】

【萬歷四十七年三月,薩爾滸之戰,明軍四路大軍,三路全軍覆沒,喪師九萬,敗局遂成。】

【遼東戰爭每年約需銀四百餘萬兩,為了應付這筆龐大的軍費,自萬歷四十六年九月起,你先後三次下令加派全國田賦,時稱「遼餉」。三餉(遼餉、剿餉、練餉)加派非但無濟於事,反而激起了各地的民變,猶如一把烈火燒在了煤礦上,一旦點燃再也無法平息。】

【你很累,因為你知道,偉大的帝國已經腐朽至根脈,大廈將傾。】

【大明完了。】

【這一次沒有祁王來力挽天傾,因為你那親愛的爺爺嘉靖皇帝已經用一場討伐西南的戰爭,將大明與祁王府之間的最後一點恩情泯滅。】

【自己的老父親隆慶帝一朝,倒是有幾位閣老想過加五省之土地於祁王,隻不過他們不是為了緩和與祁王府的關係,而是單純的為了利益,但是這項計劃也因為你的老父親忽然駕崩而被迫中止。】

【在位四十八年,每日都是在群臣的壓迫度過,你抗爭過,也妥協過,最後的結果便是三十年不上朝的萬歷皇帝。薩爾滸的戰敗,是壓倒你的最後一根稻草。】

【你終生未曾踏出京城,生於深宮,死於深宮。】

【萬歷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你崩於弘德殿,終年五十八歲。二十二日發喪,二十三日頒布遺詔,命皇太子朱常洛嗣位。九月初十日尊諡號神宗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廟號神宗。十月初三日,安葬於定陵。】

【朱翊鈞的皇帝人生模擬完畢。】

大明要亡了。

朱棣對於這個結果毫不意外,讓他意外的是「張居正」這個人。

如果沒有張居正,大明或許不用再等下去了,在萬歷死之前就可以宣布亡國了。

隻可惜大明已經病入膏肓,良醫也救不了國。

當他看到薩爾滸戰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盤算大明還剩幾年的國祚了。

「努哈兒赤……建州女真?」

朱棣勃然大怒,向殿外的大太監湯承喝道,「傳朕旨意!召太子、祁王,戶部、兵部尚書,及英國公、成國公,於禦書房覲見!」

建州女真,祁王所言果真精辟。

這女真該殺!

……

不多時,眾人紛紛趕到了禦書房議事。

皇帝陛下一共召見了兩位皇子與四位大臣,且所屬派係涇渭分明。

以祁王為首的鷹派,有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支持。

以太子為首的鴿派,有戶部尚書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支持。

二者看起來似乎相當均衡,雖說小摩擦不間斷,但大矛盾從未擺到台麵上,比起之前和漢王時的黨爭,祁王府與東宮的黨爭更加的含蓄與陰狠。

朱棣坐在金鑾椅上,開口即是王炸:「咱們商量一下吧,朕想滅了女真,你們給出個主意。」

太子爺椅子還沒坐熱,聽到這話就連滾帶爬的站了起來,正色道:「事關重大,請皇上三思!」

「放心,朕這次不是要禦駕親征。」朱棣悠哉悠哉的說道。

太子爺聞言方才鬆了口氣。

皇帝陛下的做事風格大家都很了解,一碰上讓自己不滿意的事就要打仗,一打仗那八成是禦駕親征,一旦禦駕親征必定牽一發而動全身,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人規模的戰役,家底兒再厚也頂不住這樣去消耗啊!

就算把仗打贏了,可如果因為打仗帶崩了國內經濟,那還不如不打呢!

「朕打算……」皇帝陛下忽然一笑,說道,「讓祁王擔任主帥,英國公、成國公輔助軍務,領三萬精銳,發兵東北!」

太子爺頓時頭都大了,若是祁王掛帥,打贏了祁王的威望高漲,打輸了損失的是大明的國力,無論勝負對於太子來說都不是啥好事。

戶部尚書夏原吉緩緩說道:「陛下去年剛剛從漠北打了勝仗歸來,所耗餉銀之虧空堪堪填平,如今邊鎮一片祥和,又何故發兵東北?恐入不敷出矣。」

夏老大人把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漠北的仗才打完過了多久,咋的又打仗?沒完了?

現在你永樂大皇帝已經把咱們大明朝的那些老鄰居全都揍了個遍,誰見到明軍的旗幟都得丟盔棄甲的跑路,你說你還打啥?

夏原吉還是保留以往的態度:「沒錢!」

朱棣這次沒慣著這夏老摳,冷聲道:「你這話湖弄鬼呢,又不是三十萬大軍的糧秣,三萬人的糧秣你戶部拿不出來?」

夏原吉反問道:「這三萬人的糧秣也可以省去的,為何陛下執意要去發兵東北?」

朱棣一時語塞,看向了朱高燨。

小子,發兵女真一開始是你出的主意,現在老子替你扛了大頭,還不出來給你爹說話?

「我朝以奴兒乾都司包圍北元,然如今之北元餘孽已經是待宰老狗。日後對於奴兒乾都司的政策,無非就是以夷製夷,以此來節省國力。」朱高燨說道,「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此放任下去,定然會使東北醞釀出我朝大敵。與其等待未來荼毒,不如趁著現在女真弱小,快刀斬亂麻!」

朝廷在建州和遼東的策略,一直玩的都很眼花繚亂,甚至到了明末的時候,依然保持著這種築壘推進戰略。

隨著努爾哈赤不斷擴張,勢力越來越強橫,他其實已經引起了朝廷的注意,不過朝廷此時仍然沒有直接插手的想法,而是繼續讓他們相互撕咬。

一方麵,朝廷大力扶持海西女真哈達部,用以牽製努爾哈赤,即使在哈達部領袖王台死後,哈達部陷入內亂,進而被葉赫部趁機奪取海西女真大權的情況下,仍然沒有放棄這一既定策略,繼續扶持著哈達部領袖王台的子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家學姐,不是人! 我被病嬌女友愛的死去活來 極道長生之唯我獨仙 末世:我的能力畫風清奇 海賊:讓你去臥底,你成了大將? 擁抱你的夏天 娛樂圈大清醒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我在大虞長生 我拒絕戀愛,我隻想搞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