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祁王憑什麼不狂?(1 / 2)

加入書籤

朱棣心裡一盤算,還特麼真如祁王所言一般!

永樂朝出征這事,想來是朱棣一人在推動,後麵所有人都在扯他的後腿,仿佛生怕大明帝國能疆域遼闊,在對外戰爭中取得勝利。

實則不然,群臣們心裡的小算盤打的啪啪響。

他們不傻,能坐在這個位置上都是猴精猴精的。打仗圖啥,朱棣圖的是將所有的外敵打垮,為後世鏟除煩惱,事實上他還真做到了。頻繁騷擾中原數百年的北方敵人,在永樂這一朝把威脅壓製到了最低,蒙古人被打的抱頭鼠竄,幾乎就要喘不過氣來。

但他也沒想過,自己把蒙古人的精銳殺光了以後,絲毫不影響後世那位留學生皇帝打敗仗啊!

看不到眼前的利益,群臣們能樂意嗎,不願意乾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千方百計的去阻撓出兵。可如今朱高燨在建州省的累累碩果證明,這種製度的收益,不僅不會空耗國力,而是會讓大明日漸鼎盛!

當下和未來,我全都要!

「好,好,好!」

朱棣一想到這裡,看向祁王的眼神愈發火熱,這老四越看越順眼,能治國,能打仗,文武皆上流!

還得是我朱棣會生兒子啊!

「父皇,您收斂一下哈,我有點害怕……」朱高燨被老爺子盯得有些不自在。

朱棣看朱高燨的眼神,就仿佛是飢渴難耐的嫖客在貪婪的注視被扒光衣服的青樓花魁!

朱棣愣了一下,給朱高燨的後腦輕拍一下,笑罵道:「臭小子,連我都敢調侃,我看你真是膽大包天!」

「你這小崽子給老子個準信,到底打算什麼時候繼續發兵?」朱棣問道。

在他眼裡,朝鮮和倭國已經不是擁有獨立性的國家了,而是桉板上的肥肉,待宰的羔羊,肥的流油的金山銀山。

這一切,都是祁王帶來的,朱棣看向朱高燨的眼神愈發覺得炙手可熱。

瞧瞧,祁王這孩子,要長相有長相,要學識有學識,要腦子有腦子,要英武有英武,要人品沒人品……

咳咳,好像亂入了什麼東西,不過這都無關要緊。

朱高燨沒有直麵回答,而是旁敲側擊:「鄭和什麼時候回國?」

「鄭和?」朱棣微微皺眉,「鄭和應該是今年下半年回國,估扌莫著就幾個月的事了,你問這個作甚?」

鄭和,原名「馬三保」,靖難之初,在鄭壩村戰役中出謀劃策,幫助朱棣大破南軍主帥李景隆,斃敵數萬人,賜姓「鄭」。因此,鄭和也被稱之為「國姓爺」。

雖說是個太監,但是鄭和有智謀,有勇武,還擅長外交,能領水師,為人謙遜忠誠,堪稱是大明朝的「六邊形戰士」,唯一的缺點就是生理上的缺陷,除此之外再無缺點,神中神!

這位六邊形戰士,如今尚還帶著船隊在外遠洋,尚未歸國。

「陛下,朝鮮和倭國不同於建州,打這兩個國家,得有水師啊。」朱高燨苦笑道,「您總不能讓我重新帶出來一支水師吧,光是打造艦隊就得花費多少銀子?」

打造艦隊容易,可如果想要打造一支滅國級的艦隊,即使國力強盛如大明,也有點吃不消。

一旦國力消耗嚴重,必然會引起巨大的反彈,無論是朱棣還是朱高燨,都不願意看到那種局麵。更何況,想要打造出一支滅國級的艦隊,又豈是一年半載能造出來的?

不過這並不代表大明的海上實力羸弱,正相反,大明的海上實力,前所未有的強大!

後世某個流氓大國也承認:「15世紀的中國海軍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在明朝重臣三保太監鄭和的率領下,中國海軍曾7次下西洋。明王朝初期製訂了向外發展的政策,希望保護貿易航線,為一個不斷壯大的中國進口奢侈品和原材料。當時,中國海軍的技術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其造船技術已領先歐洲100年。」

鄭和船隊。這是當今世界最強大的水師,沒有之一!

大明寶船長超過了100米,排水量超過萬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製帆船。而87年後才出現在大西洋上的哥倫布船隊,僅僅由三隻帆船組成,最大的聖瑪利亞號隻有100噸,噸位隻有鄭和寶船的百分之一。

有這樣強大的水師,又何必去消耗國力重新打造艦隊呢?

「你想要鄭和的水師?」朱棣的笑容耐人尋味。

朱高燨不用腦子想都知道,老爺子這話是帶刺的,解釋道:「兒臣沒有這個意思,但是不可否認,如果有了鄭和帶領的艦隊,拿下朝鮮與倭國,輕而易舉,其中道理,還請父皇三思。」

鄭和船隊,朱高燨壓根就沒想著染指。

這是大明在海上的根基,想要把鄭和船隊拿捏在手上,不亞於把上十二衛捏在了手裡,這跟建州省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級的,朱棣也不可能放給他。

朱高燨想要的,隻是暫時借助鄭和船隊的力量,這就足夠了,讓鄭和去滅了朝鮮和倭國,花費的時間超過三個月,對鄭和來說都是一種侮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家學姐,不是人! 我被病嬌女友愛的死去活來 極道長生之唯我獨仙 末世:我的能力畫風清奇 海賊:讓你去臥底,你成了大將? 擁抱你的夏天 娛樂圈大清醒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我在大虞長生 我拒絕戀愛,我隻想搞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