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改立高麗省!(1 / 2)

加入書籤

朱高燨在朝鮮設立的製度,和在建州省設立的製度沒什麼區別。

撤銷朝鮮王以及朝鮮國,改為高麗省,設立四司,將朝鮮原有的製度全部廢除。

朝鮮八道,分別是鹹鏡道、平安道、黃海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道、全羅道、慶尚道,全部改道為府,以京畿府為省城。

四司當中,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歸化使司三大衙門設在原來的朝鮮王宮之中,而都指揮使衙門,則設立在了平安府。

平安府與遼東為交界處,是朝鮮邊軍駐紮最多的地方,將都指揮使衙門設立在平安府,能鎮住邊軍,確保萬無一失,不會引發兵變。

都指揮使衙門的官員,要麼是從建州來的,要麼是從遼東來的,這些人可不是隻會動嘴皮子的文官,是長期在邊境磨礪的武將,隻要這些人留在平安府,就可以保證化夷為漢的製度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

「王爺,蘇先生來了。」

「蘇武終於來了?」

朱高燨精神一振,揮了揮手,「讓他過來見我。」

未過多久,著一襲灰白色長衫的少年走了進來,十七八歲的男孩長得眉清目秀,正是祁王府的首席幕僚,蘇武。

「臣蘇武,拜見王爺。」男孩雖然看上去青澀稚嫩,但動作上卻成熟老成,乍一看倒是頗有官場老油子的氣質。

京城裡流傳著一句名言:「跟祁王府混,白衣變尚書!」

這句話雖然有些誇張的成分,但意思沒說錯,祁王掛著監國的身份,又在軍中極有威望,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將,隻要有能力就能上位,先去建州省跑一趟鍍金,鍍完金直接回京城提乾上位,如果能力足夠連鍍金都不用,直接破格提拔。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蘇武、呂朝陽二人了。

呂朝陽就不必多言了,短短一年的時間從西南軍先鋒營中不起眼的把司官提拔到如今錦衣衛一把手的位置,這升官速度誰聽得都得犯迷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 換源A】

而蘇武更離譜,幾個月前還是流落京城的一個小乞丐,被祁王相中以後直接到禦書房批紅侍奉,手中權力不亞於六部大員,要知道,這小子才十八歲!

「不必客套,調你來東北,是有份差事要交給你。」朱高燨道。

蘇武點了點頭:「臣明白,請王爺吩咐。」

「如今改朝鮮為高麗,改國為省,按照本王的規劃,依照在建州省的製度,設立四司,分別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歸化使司、都指揮使司。按察使由京城調來的都察院官員擔任,歸化使司則是從建州省漢文書院的院長中挑選一人擔任,都指揮使司更簡單了,建州軍或者遼東軍中適宜官員大有人在,唯獨這高麗省中最重要的官員——布政使沒找出來人選。」

朱高燨頓了一下,道,「本王想讓你擔任這個布政使,你意下如何?」

大明建立之初,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為地方最高行政機構,設平章政事和左右丞為地方最高長官。

太祖朱元章為削弱和分割地方的權力,廢除行中書省,設布政使司,改參知政事為承宣布政使,經理全省事務。因而,參知政事實布政使之所自來也。

朱元章把布政使看作是「國家磐石」而委以地方重任,因而布政使被視為「古之牧伯」,是朱元章在地方的代理人,故布政使亦稱藩司或方伯。

按照以前的製度,為防止布政使權力過大,要分左、右布政使,而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朱高燨在建州省隻設立了一位布政使來統轄大權,高麗省沿襲建州省的製度,也隻有一個布政使的名額。

先滅國而後立省,本身朝廷在當地就很難管轄,要是再分權,化夷為漢還搞不搞了?

正因如此,布政使成為了四司當中,權力最大的一把手,甚至可以直接管轄其他三司!

蘇武愣在了原地,他知道跟著祁王爺一直都很欣賞自己,但沒想到直接給自己提乾到了高麗省一把手的位置!

十八歲的布政使?

聞所未聞!

「怎麼,你覺得自己無法勝任這個位置嗎?」朱高燨挑眉問道。

如果是那樣,他會很失望。

他看重蘇武,是因為這個小子不僅有才能,還有年輕人的傲氣,祁王府需要的不是隻會因循守舊被禮製禁錮的老人,他們要乾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事,乾這樣的事,需要的就是傲氣的年輕人!

隻有想乾什麼就乾什麼都年輕人,才有魄力去打破思想的禁錮!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女生相关阅读: 我家學姐,不是人! 我被病嬌女友愛的死去活來 極道長生之唯我獨仙 末世:我的能力畫風清奇 海賊:讓你去臥底,你成了大將? 擁抱你的夏天 娛樂圈大清醒 重生八八從木匠開始 我在大虞長生 我拒絕戀愛,我隻想搞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