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借宿(1 / 2)

加入書籤

這年頭,鄉下的野人與城郭內的國人之間,關係涇渭分明。

這些野人通常來說不是從虞、夏等前朝留下的遺民,就是打仗從小部落掠來的奴隸,自然也就和城牆內那些與統治者有親戚關係的國人所受待遇截然不同。

這些人連參軍的資格都沒有,除了殉葬和乾活時能想起他們外,城內的國人平時連看都不想看他們一眼。

至於像獵戶那種因為貧困而跌落階層的,盡管依然和國人有親戚關係,但總體來說也是被瞧不起的。

如果史料記載不錯,商朝末年時因為領主剝削,從國人身份跌落而變成野人的戶數越來越多,頂尖的貴族所擁有的財富反而越聚斂越多——歷朝歷代不外如是。

姚遠明顯感覺得到,這戶城裡人就非常瞧不起鄉下那窮親戚,在楊戩他們提出要借宿時,對方表現得很傲慢,給他們安排的也是一間養豬的老房子。

這房子中間挖了一個半人高的地穴,地穴中還養著吃食的豬,供人睡的地方也在豬圈旁邊的茅草堆上,環境不可謂不惡劣。

楊戩一看就皺起了眉,不過姚遠卻覺得很親切,因為這讓他想起了旅遊時見過的地主家大宅院和舊式的農村。

「家」這個字,拆分一下其實就是「屋頂下有一頭豬」。

在原始社會,幾乎家家戶戶都住在養豬的屋子裡,「家」裡養豬才是常態,不養的反而是不夠格的窮人。而後來當生產力有所提高後,人才從「家」裡搬了出來,住到了給人住的屋子裡去,「家」則是留給了養豬的奴隸住。

這樣的「家」,直到20世紀中國的某些偏遠農村依然可以見到。

「算啦,我們就住這裡,反正不過一晚上,明天我們就辭別師兄先回去。」姚遠寬慰道。

那國人的家仆本來還想叮嚀兩句,但看到楊戩不用引火便直接點燃了火塘後,他才發現事情可能有些不對,飛奔著過去匯報給了主家。

主家這才復又派人過來,說是可以給他們換間屋子,不過卻被楊戩他們拒絕了。

主家唯恐得罪了有道行的道人,連忙讓那獵戶的女兒送來了山楂果茶以示賠罪。

楊戩把果茶留了下來,順便和這位主家的妾室聊了聊。

理所當然的,這位妾室的地位並不高,除了要侍奉丈夫和公婆外,繁重的家務也讓她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老媽子。

但為了不讓自己父母擔心,她還是要求楊戩向自己的父母轉告,說自己過得很好。

「至少這裡有吃有喝,柴草也沒短少過,比城郊那些務農的野人強多了。」她這麼解釋道。

雖然她過得很艱難,但人就怕比不是嗎?有人比我過得差多了。

楊戩聽了默默地點點頭,對人生的艱難也認識得更多了一些。

姚遠在她們說話時一直默不作聲,因為他覺得這樣的經歷對楊戩來說屬於成長的一部分。

商朝早年中,武丁和祖庚兄弟之所以能成為賢君,就是因為他們年少時就經常和「小人(平民、奴隸)」生活在一起,了解他們生活的艱辛,所以作出的施政措施都非常接地氣,國家也很快就繁盛了起來,達到了國力的巔峰期,對外用兵也是屢戰屢勝。

如果沒有武丁的話,如今的HUB省這一帶不會成為商朝的勢力範圍。但等到武丁、祖庚故去後,商朝在一幫生長於宮廷中的國君治理下,國力開始漸漸衰退。

自此,這一片的領主和居民就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性,不得不獨自麵對來自於南方諸邦的侵襲,連年都需要打仗,領主也不得不加大了征稅的力度,國人和野人都是苦不堪言。

楊戩現在肯定想不明白這些事中的關聯,不過等她這種事見識多了,姚遠再加以引導和講解,她應該就能想明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仙俠相关阅读: 黑科技農場 家父隋煬帝 永夜神行 快穿之大佬手撕炮灰劇本 重生在高考:帶著糙漢發家致富 朕的愛妃太能卷了 我,呂布,開局被雷劈 詭異提示:我瘋了,詭異更瘋了 巨星從港娛97開始 職業選手,加載了電競經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