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殿試(2 / 2)

加入書籤

禮部尚書溫彌高聲說道:「諸位,此次殿試辰時開考,午時末收卷,交卷之後陛下賜膳,辛苦諸位了。」

雲驍帝因趕著上早朝,於是緊跟著他對貢士們說了幾句勉勵的話,帶著左右丞相等人離開了文華殿。

禮部給貢士們分發了筆墨紙硯,墨用的是姚墨,衛景平一看便知,之後就發了刊印的試題,讓他們去做。

題目隻有一道策論,兩百來字,要求貢士們寫一篇千餘字的對策。

衛景平展開試題,題目為「製曰、朕惟帝王誕膺天命,撫禦四方、莫不以安民興賢為首務。……而多士月匈蘊經術,其各抒所見。詳切敷陳、朕將親覽焉。」,二百多字含蓄地說了一個事兒,那就是「朕登基以後發現國庫是空的,先帝在位四十六年揮霍完了沒給朕留家底兒,諸位看看有沒有辦法搞點銀子給朕花花。」,涉及的是國庫、稅收搞錢的問題。

看到這個題目,貢士們的頭上刷地一下冒出了冷汗。

以往的殿試策論題目,都是出自四書五經,摘一句話或者一件事出來讓他們發表看法,隻要熔經鑄史,文法不落旁人窠臼就能出頭,莫說一千字了,三千字都一揮而就,但這……朝廷的財政來源就那麼幾項,你知道的別人也知道,你能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得到,一不小心就成陳詞濫調紙上談兵了,極難下筆。

衛景平逐字逐句讀了一遍題目,陷入了深思。

他腦中閃過唐初時國庫空虛,京官發不起俸祿,各府衙隻好紛紛以本衙公款放貸出去給官員補貼一點兒生活費,到後來經過府兵、均田等一係列手段搞錢,到唐玄宗年間富得流油,後麵經歷了安史之亂後復又變得一貧如洗,不得不從造船搞漕運,改革鹽鐵白手起家……套了套眼下朝廷的財政困境,擇出一兩條可借鑒的來,在心裡頭默默打著腹稿。

如今太平的年景,沒有對外打仗糧草輜重的耗費,各地也沒有百姓棄田逃亡的事情發生,所以府兵、均田等唐初的經驗沒用,造船搞漕運,抑或鹽鐵,似乎又動作太大,牽扯太多,大刀闊斧的改革對於今上一個守成之君主來說接受度可能很低,能苟著誰願意費那個事瞎折騰呢,提出也近於空談

,白白浪費紙墨罷了。

衛景平很快又將打了個開頭的腹稿推翻,廢棄不用。

思路卡殼,他有點煩躁地抬頭看了看其他的人,發現竟無一人動筆,都還在苦苦思索對策呢。

有貢士見是論錢論銅臭的事,實在按捺不住清高的毛病,帶頭發問:「溫大人,這試題是否太偏了些?」

翻遍四書五經都做不出來,分明要為難他們。

溫彌眯著眼,冷聲喝斥他道:「文華殿不得出聲喧嘩。」

此言一出,嚇得那位發問的貢士麵無生色,其餘揣著話想說的也都噤若寒蟬,隻好硬著頭皮又讀一遍題目,大氣都不敢出了。

太子太傅裴頌走到衛景平跟前看了看試題,和稀泥道:「本官瞧著陛下出的題目不偏,以諸位的博學,作答這題小菜一碟嗬嗬……」

他說著意味深長地看了吏部侍郎鍾行舟一眼:看看哪個不老實的拉個黑名單,以後授職給他扔個冷板凳坐!

鍾行舟會意,立刻用目光巡視起文華殿,虎視眈眈地盯著每一位考生。

這下貢士們徹底老實了,直愣愣地瞅著試卷,連頭都不敢抬一下。

國子祭酒張得看著不忍心,出麵安撫道:「這殿試策論不像你們先前會試做八股文章,句句要落在繩墨之內,隻要是經世致用的,大膽靈活一些寫就是了……」他說完看了看沙漏道:「時辰不早了,你們潛心作答吧。」

全場噤聲。

大約過了小半個時辰之後,貢士們陸續動筆開始打草稿,禮部尚書溫彌見狀才命下發答題紙,題紙用的是上好的宣紙,幅麵考究,行列皆用暗線分隔,一行限定書寫字數,衛景平默數了數,大概一頁紙能寫300來字,一共五張,也就是說此次策論的上限不讓你超過1500個字。

衛景平還沒想好怎麼寫,是以尚未動筆。他不是一點兒思路沒有,而是想了太多的路子,比如行儒家治國之正道重視農桑,勵民間多種地多生孩子多交賦稅的辦法,再如從戶部調動轉運使、鹽鐵使,叫他們去為國庫賺錢,又或者暗戳戳施法家之手段叫大理寺抄幾家斂財多的世家,收繳他們的銀子充盈國庫,不是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例子嘛,更有來錢最快的辦法——把主意打到西北邊關那些動不動就乾一架的胡人小國家頭上,賣給他們兵器換銀子……但有些事情沒法擺在明麵上說,更拿捏不好尺寸。

他猜多半的貢士都會在考卷中長篇大論重視農桑這件事,區別就隻剩下文筆了,作為考了這麼多年試的人,衛景平覺得他想靠文筆獨占鰲頭很難。

再者,重視農桑使民間人口增長,大概從雲驍帝開始實施,到他的皇子皇孫即位才能享受到紅利,屬於澤被子孫之事,而從題目中看出,他眼下手頭就沒銀子使了,能等?

必然不能。

所以重視農桑這一條猶如隔靴撓癢,屁用沒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

本章報錯

科幻相关阅读: 美絕人寰白月光(快穿) 穿成龍傲天幼崽的反派繼母 在舊神遊戲中扮演NPC 穿成主角攻受的室友 旅行琴蛙 折芙蓉 重生後,小師叔在修仙界搞內卷 權相之子(清穿) 偏執竹馬他又瘋又寵 替嫁後我笑得想死